《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1)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222030737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 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2.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3. 城市规模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4. 城市人口规模在城市地理学研究及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所指的一个城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大小)。一般指一个城镇现状或在一定期限内人口发展的数量,后者与城市 (镇) 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现状特点等密切相关。5.

2、 历史地段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和地段。6. 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7. 文物保护单位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地面、地下不可移动文物的总称。8. 七通一平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是指土地 (生地 )在通过一级开发后,使其达到具备上水、雨污水、电力、暖气、电信和道路通以及场地平整的条件,使二级开发商可以进场后迅速开发建设。9. 中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

3、业活动进行的地区。10. 城市绿地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狭义的城市绿地,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公园” 。11. 城市景观规划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 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12. 绿地指标(三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绿地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13. 城市用地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

4、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14. 城市规划区我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指出: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15.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 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16. 再城市化也称“再城镇化” ,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所谓

5、再城市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过度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始凸现,城市发展开始倾向分散,最终导致“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工商业向农村分散,而城市中心区发展缓慢,甚至开始衰落。在此背景下, 国家与城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总言之,再城市化就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的功能和内涵。17. 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18.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

6、部署。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 ;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 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 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19. 国土规划是指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也是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国土规划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区的自然、社会、 经济、 科学技术条件,对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综

7、合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性计划,是编制中、长期计划的重要依据。2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 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21. 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22. 交通量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或某断面的车辆、行人数量。 通常仅指机动车交通量。它是随时变化的。 常以平均交通量、 高峰小时交通量和设计小时交通量作为有代表性的交通量。23.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对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功能的干道、支路

8、、广场以及附属交通设施所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规划。24. 交通规划确定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发展目标,设计达到这些目标的策略、过程和方案。25. 干道网密度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在城市用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表示。26. 道路红线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永久性建筑。27. 城市公共交通城市中供公众乘用的、经济方便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总称。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 出租汽车、 轮渡等交通方式组

9、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28. 绿波交通绿波交通指在某条干道方向上,协调各个路口的信号灯设置,使一队车在绿灯时间通过一个路口后将一路通过接下来的路口的绿灯,而不会遇到红灯。29. 渠化交通在平面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方法。渠化交通是在道路上划线,或用绿带按交通量来分隔车道,使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像渠道内的水流那样,顺着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30. 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31. 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

10、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32. 遥感技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结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33. 信息技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34. 用地平衡确定各类用地的合宜面积分配与比例关系,编制用地平衡表, 从而得出以人为单位的用地面积数,以资分析和比较。35. 城市远景规划城市扩展到稳定阶段对城市总体发展做出的结构、布局、形态的设

11、计与安排。它要求展望更远的时间空间(50 60 年)、审视更广的地域空间、透视更深的内部空间。从经济、社会、 环境的等方面思考城市化的全过程,预见城市增长到稳定态的进程,从而进行战略性的空间、环境结构布局,一指导城市总体规划。36. 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37. 可持续发

12、展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所以, 由于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 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 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38. 城乡一体化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39.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40.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

13、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41.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 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42. 道路宽度在城市规划中是指: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只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43. 路幅宽度在建筑设计及其城市规划中是指: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44. 城市交通由私人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和货物专业运输3 部分组成。45. 步行街在城市商业繁华地段设置的不准车辆通行,只许行人步行的通道。46. 土地开发从广义上来讲指因人类生产建设和生活不断

14、发展的需要,采用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经济手 段,扩大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或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深度所进行的活动,包括对尚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垦和利用,以扩大土地利用范围,也包括对已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经营程度。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土地开发主要是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未利用土地开发是补充耕地的一种有效途径。47. 法定图则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要求编制,对分区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和城市设计等方面作出的详细规定。48. 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 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

15、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49. 城市结构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主要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 空间结构。50. 城市形态指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或实体环境以及各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形成。广义可分为有形形态和无形形态两部分。前者主要包括城市区域内城市布点形式,城市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后者指城市的社会、文化等各无形要素的空间分布形式,如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社会群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社会分层现象 和社区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由此而构成的城市生态结构。狭义一般指城市物质环境构成的有形形态,事实上它们也是城市无形形态的表象形式。51. 城市布局形式指城市建成区的平面形状以及内部功能结构和道路系统的结构和形态。城市布局形式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或为自然发展的结果, 或为有规划的建设的结果。这两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