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22016174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模板集合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模板集合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模板集合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模板集合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模板集合七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初中地理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初中地理教案 篇1 对于刚刚从小学走上初中的学生来讲,上好初中地理第一课对学生的来讲就更为重要。是为学生从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转换而设置的衔接课。通过给学生讲解有趣的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方面的地理趣味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新认识,提高学生上好地理课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地理科学、钻研地理科学的良好风气。 以疑激趣 教学片段一:(同步展示图片) 教师问: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人们把旅店的床位安排在屋顶上,大家说为什么呀? 学生1:他们那地方很穷,修不起房子。 学生2:不对,沙特阿拉伯很富裕,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所以不可能是因为穷。 学生3;老师,是不是因为那地方

2、环境优美,住在屋顶可以尽情地欣赏周围的风光,站的高,看的远。 学生4:不对,那晚上就不怕冷?也不怕下雨? 老师:同学们,要想搞清楚原因,就的好好学习地理,学好了你的知识自然就丰富起来了,你就能解释了这些奇怪的现象。 学生们:老师,我们现在就很想知道沙特阿拉伯为什么把床位安排在屋顶上? 老师:好吧,请同学们看地图,沙特阿拉伯位于热带、-带地区,终年气温很高;气候干旱,很少下雨,可谓“滴水贵如油”,人们把床位安排在屋顶上,没有被雨淋湿的后顾之忧,这是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 学生们:啊?原来如此呀! 教学片段二: 老师问:来自非洲东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经常能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是什么?

3、 学生1;他们没有鞋子穿,已经练出了赤脚走路,所以跑起来快。 学生2:不对,没有鞋子穿与跑的快没有关系。 学生3:可能是因为他们经常追赶野兽练出来的。 学生4:是不是因为他们经常没有水喝,锻炼出了忍饥挨饿的本领,在跑步中不觉得渴、饿。 老师:大家思维很活跃,老师感到很是欣慰,不过,你们说的还是没有科学的依据,要想弄清楚原因,大家就的学好地理。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为什么。请看图,非洲东部是高原地区,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大气中含氧量相对较低,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适应了缺氧的环境,中长跑运动员需要有较强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而来自高原地区的人,无氧耐力具有优势,比较适合中长跑运动,这也是来自东非高原

4、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师:通过探究一些问题,同学们,你们说,学习地理这门课好不好呀?有趣没趣呀? 学生:好,很有趣。 评析: 教师提出了一些的问题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以疑激趣使学生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老师让学生先七嘴八舌地发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谈话、聊天的形式来和学生对话,体现了师生关系民主、融洽。也很符合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引导学生明白学习地理的方法 教学片段: 教师问:同学们,既然地理课能让我们内知道很多道理,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地理课呢? 学生1:做好课前预

5、习 学生2:及时做作业和复习 学生3:上课认真听讲,不说小话、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学生4: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不能三天打鱼,两日晒网。 教师;如果你想了解一些地方或者了解一些地理现象,你还的必须首先知道它们在地球的什么地方,然后才能进一步去分析产生一些现象的原因,对不对呀? 学生们:对 学生5:老师,像我国南方为什么就热,北方为什么就冷,这要看地图才能分析出来。 学生6:为什么俄罗斯的东部地区人烟稀少,这也的看地图就能分析出来。 学生7:如果不看地图,我们就不知道西藏在什么地方,美国在什么地方。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对,学习地理离开了地图,就等与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师:要想学

6、好地理的确需要大家做好课前语系、课后复习、上课认真听讲,你们说的这些道理是学习每一门课程所要求的做到的地理学科除了要求做到以上几方面以外,我们还得重视学会读图,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评析: 长期以来,所有的课程的学习都好似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一言堂,根本没有学生发言的权利,以上对话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课堂充满了民主的气氛,从对话中也能感到学生的认识问题的能力还是很强的,那种把学生看成什么也不知道的陈旧的观念在这里荡然无存。 案例反思: 本课以“聊天”、“谈话”的方式,与学生共同研讨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尽量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遵循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再上升到理

7、性认识。尽量利用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思维、积极发言,学习有兴趣。坚持了“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的思维在前马脚市的点拨在、评价在后”的原则,使学生树立起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涉及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政策、民族分布和民族风情几个部分。其中,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局,小聚居”的特点;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边疆地区,对祖国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风情的学习,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又培养了学生加强民族团结,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农村的生源基础相对较薄弱。多年来,由于各种因素,成绩还偶的就转走了,留下的学生差异非

8、常大。所以在考试分数上和城区的学生比较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基础不是很理想,所以目前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地图掌握的情况不是和理想,对于地图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欠加。由于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所以综合题的难度不是很难都难以解决,加上目前教材与实际生活有些差距,学习觉得没有实际功用,所以学生学习缺少热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让学生在获取资料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9、,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风俗和生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1.本节要求掌握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及地区分布规律。降水的的测定、变化及分布,是天气预报的两大主要指标之一,也是研究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本节内容承上启下,上一节探究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本节通过探究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最后归纳出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2.降水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密切的联系,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交通是否顺畅,影响

10、农作物的生长。 学情分析 本节课规律多、知识容量大,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但是该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联系身边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激活书本知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具,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所学知识。 学生认知障碍点: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降水的概念及降水的主要形式。能举例说出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掌握世界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世界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情参与,了解降水,了解人类的生存条件,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教学

11、重点和难点 重点:降水的多少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球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难点: 绘制降水柱状图,总结各地降水的变化规律。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出全球降水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初中地理教案 篇4 一、分析本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位置 本节课放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的第一节,是为学生从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转换而设置的衔接课。通过给学生讲解有趣的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方面的地理趣味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新认识,提高学生上好地理课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地理科学、钻研地理科学的良好风气。 二、分析教学对象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由于环境的巨大变化,

12、往往给心理上造成了不适应。为了扭转这种情况,除社会、家庭、学校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外,作为地理教师也应从心理学、教育学、地理教学法上入手,从这节课开始就使学生认识地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教育他们认识地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三、分析教材内容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内容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 引导学生懂得学习地理课的方法,为学生学好地理课指出正确的途径。 2知识结构(如下表) 3教学重点 介绍学习地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4教学难点 教师要用“磁性效应”强烈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5教学思路 采用提问、讲解、读课文等综合方法,

13、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告诉学生,学习地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想一想”,利用彩色图片、地图册、电化教学等教学方法,演示一些有趣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初步掌握从5个方面思考的学习地理方法。课后组织课外地理兴趣小组。从课外阅读、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中增加地理知识的学习。办地理小专刊、黑板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地理课外兴趣小组。 6课程类型 阅读欣赏课。 7课时安排 1课时 8教具准备 自制本课知识结构图。自制学习地理五步法图表(贴在教室)。收集有趣的地理知识图片23张。 9学具准备 课本、地图册、填充图、红蓝铅笔。 10组织教学(3分钟) 四、教学过程 1.教师用信任的目光,将学

14、生看一遍,然后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道:“宁静的夜晚,我们看到天空密密麻麻的星星,它们每一个都像地球一样,甚至比地球大得多,满天的星星组成了庞大的银行系,银河系外面还有更大的河外星系。地球仅是银河系内的一个成员,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如果说,河外星系就像我们的学校,银河系就像我们的班级,太阳系则是班上一个小组,地球就是我自己”。我们今天就学习地理课第一节学习地理 认识人类之家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为什么要学习地理(13分钟)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对地球的真正面目还认识不清楚。例如,我国“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测量出我国大陆每年向东偏南运动8毫米;科学家预言地球轨道正面临陨石进入的高峰期,美国科学家自1994年开始利用卫星控测陨石突破大气层后的轨迹;我们附近的小造纸厂给我们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这些问题都是地理课中要研究的问题。教科书中讲了7个地理学中学生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就可以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教师板书7个问题将在地理课本中的那些章节详细讲解:地球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