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__第11章_探究简单电路导学案2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21960664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8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__第11章_探究简单电路导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九年级物理__第11章_探究简单电路导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九年级物理__第11章_探究简单电路导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九年级物理__第11章_探究简单电路导学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九年级物理__第11章_探究简单电路导学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__第11章_探究简单电路导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__第11章_探究简单电路导学案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霍山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科目:物理11.1从闪电谈起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重点)2、知道摩擦起电现象及原因。(难点)3、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作用。4、了解静电的应用与防护。学法指导:本节课你可通过小实验亲自感知摩擦起电现象。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作用。课前学习:一、学具准备:小梳子、圆珠笔、绸布、玻璃棒、验电器等。二、预习提纲: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每一个问题和填空,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标示出来。在你有疑问的地方画上“?”;将你阅读时想到的新问题记录在“备注”里,以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探讨

2、。2、预习后完成下列问题: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 课堂学习与交流:一、摩擦起电1、 用自备器材完成活动1,观察到什么现象?2、我们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 ;与毛皮摩擦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自主活动:1、观察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2、观察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情况怎样呢?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情况又怎样呢?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可得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 。三、验电器1、观察验电器,它的构造如何?2、将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金

3、属箔是否张开,再用这种方法检验一下摩擦过的铅笔、钢笔、橡皮等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原理: 。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列举静电的应用:静电的防护:课堂检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纸屑,纸屑被吸起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梳子梳头,头发变的蓬松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很多灰尘D.用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2.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3.有甲、乙、丙三个小通草球,相互靠近时,

4、甲吸附乙、乙吸附丙,已知甲带正电,则丙( )A.带正电 B. 带负电 C. 不带电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把塑料绳撕成一根根的塑料细丝,然后用一只手抓住它们的上端,用另一只手握住它们从上往下捋几次,塑料细丝的下端将会 。5.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不断地与桶壁摩擦,使塑料桶带 ,造成火灾隐患。6.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的原理是 ;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本节课学习收获:本节课必记内容:1、自然界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作业;2、自制简易验电器。11.2

5、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学习目标: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2、知道什么是通路、开路、短路。认识短路及其危害(难点)3、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4、知道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画出和识别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图(重点)课前学习:一、学具准备:电池两节,开关一个,小灯泡若干,导线若干。二、预习提纲: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每一个问题和填空,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标示出来。在你有疑问的地方画上“?”;将你阅读时想到的新问题记录在“备注”里,以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探讨。2、预习后完成下列问题:(1)要想使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要有 、 、 和 四个部分,用导线把

6、电源开关和用电器连接起来。(2)画出常见的电器元件的符号。 电源: 灯泡:开关:课堂学习与交流:一、认识电路活动1:怎样使一个小灯泡发光1、什么是电路: 。2、电路各元件的作用: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二、通路、开路、短路通路: 。开路: 。短路: 。 判断下图中哪是通路、开路、短路?三、怎样画电路图1、电路图: 。2、画电路图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3、判断下图是否存在问题,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四、电路的连接方式活动2: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1、学生活动:给出两节电池、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设计两种不同的电路,看谁先使两个灯泡发光,画出电路图后比较它们的区别。2、串联电路

7、: 。3、并联电路: 。课堂检测:1.由一个电源,两盏相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组成的电路,当开关断开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两灯都不亮,则两灯一定是串联 B.如果两灯都不亮,则两灯一定是并联 C.如果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串联 D.如果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并联2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_ _;如果没有闭合开关,或者导线没有连接好,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做_ _,又叫_ _;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_ _;发生_ _时,会烧毁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因此在用电时一定要避免它。3在画电路图时,应做到: (1)使用统一规定的元件_ _

8、 (2)尽量避免连线_ _; (3)连线要_ _,尽量使电路图简洁美观。4请在下表的空格中,填上各实物元件的符号。5下列器件中,属于电源的是_;属于用电器的是_。(填字母) A拉线开关 B电风扇 C电脑 D干电池 E导线 F电视机 G发电机 H灯泡 I电动机 J空调 K汽油机 I洗衣机 M空气开关 N柴油机 O蓄电池6.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把图乙中的实物连接起来。本节课学习收获:本节课必记内容:1、电路的组成。2、常见电器元件的符号。3、电路的连接方式。作业布置:完成同步作业11.3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学习目标;1、理解电流的形成原因和电流的方向;知道电流的单位。(重点)2、通过阅读说明书,

9、认识电流表并归纳其使用方法。(重、难点)3、通过操作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会用电流表。学法指导: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电流的形成、方向、大小等。用阅读的方法归纳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学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并进一步学会连接电路。课前学习:一、 学具准备:电池、导线、开关、电流表等。二、预习提纲: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每一个问题和填空,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标示出来。在你有疑问的地方画上“?”;将你阅读时想到的新问题记录在“备注”里,以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探讨。2、预习后完成下列问题: 电流方向的规定: 。电流的单位 ,符号 。课堂学习与交流:一、认识电流1、导体中的电荷 ,就会形成电流,其方向 。2

10、、同一个灯泡使用时,灯泡越亮,电流越 。3、电流的单位是 ,符号 。常见单位有 、 ;其中1mA= A 1uA= A.二、怎样测量电流1、电流的测量工具是 ,其符号为 。2、认识电流表观察电流表,完成课本的活动2。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要注意:(1).在实际测量前,如果电流表的指针没有指在“0”刻度线上,需要调节表盘下面的 ;(2).电流表必须_ _联在电路中,且应使所测电流从_ _接线柱流入,从_接线柱流出; (3).绝对不能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两极上;(4).读数时,视线应_表盘。3、用电流表测电流:按课本的步骤实验,并交流使用电流表时具体该怎么做?如何选择量程?(完成活动3)课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电流的快慢。B.电流表示电流的大小。C.通过导体的电荷量越多,则导体中电流越强。D.通过时间越小,则电路中电流越强。2.一电流表有3个接线柱,分别为“、0.6、3”,用这个电流表测量通过某用电器的电流(估计1A-2A范围内),则测量时应接入电路的接线柱是( )A.标有“”和“3”的两个接线柱B.标有“”和“0.6”的两个接线柱C.标有“0.6”和“3”的两个接线柱D.三个接线柱中的任意两个均可3.8A= mA= uA. 320uA= mA= A4.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将电流表 在电路中,使电流从电流表 接线柱进,从 接线柱出,不能把电流表 电源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