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亲心得体会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221763860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家亲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家亲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家亲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家亲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家亲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家亲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家亲心得体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家亲心得体会一家亲心得体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 俗话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上下同心团结向上,才是最无穷的力量,才能真正的创造未来。只有团结的力量,才能创造那美好的未来,只有合作才能创造出最美好的和谐。在我们乌什县依麻木镇吉然村,也有着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有将国家领导人头像绣成织锦时刻牢记民族团结的吐尔逊

2、古丽 吐尔迪;有无私帮助汉族村民的毛里尼亚孜 伊斯马依;有不计酬劳为村民修枝嫁接的汉族老杨,当然还有许多民族团结的故事。这些事迹早已深深烙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传遍吉然村,将影响和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吉然村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身心状态,也关系到社会安定的维系。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阶段的教育,而在这漫长的一生当中,特别是学校教育阶段,老师可能会随时更换着,但父母始终是父母,没有更换过。因此,三个阶段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贯穿全程的,是最为关键的。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是与孩子最亲的人,母亲是孩子行为惯的榜样,也是孩子行为的监督人。母亲的一切举

3、动和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一个优秀的母亲胜过100个教师,作为母亲,就应当好好教育孩子。 无论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或者其他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局部,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都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任何民族都没有什么优劣之分,更没有短长之别,只有各民族团结奋斗,才有了今天这样安定发展的社会局面。也只有各民族发挥自己的聪慧才智,我们的生活才能一天比一天好。要教育青少年远离和抵抗那些以“ 维护本民族利益为借口,宣传消极民族主义的错误言论,要认清爽疆自古以来都是各民族大聚居、大团结共同创造繁荣美丽的边疆。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多个民

4、族,在历代抵御外敌入侵、反对祖国分裂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一块块砖只有堆砌在一起,才能盖起万丈高楼;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获得永存。这就是团结,团结可以铸就和谐,和谐才能促进发展。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子女作出表率,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增添色彩。 20xx学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

5、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制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稳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6、。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兴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将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如果在维护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中,做不了大海的滚滚波涛,那就做一股山间的潺潺溪流吧;如果做不了峰顶的参天大树,那做一棵河边的青青小草吧。让我们在凡中创造不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保卫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稳定的政治局面,一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乘着科学发展观学实践的浪潮,并肩携手、同心同德,共同担负起维护

7、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爱我中华,共创祖国辉煌的明天。 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 “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这句维吾尔族谚语道出新疆开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意义所在。 新疆开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感 身披“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红色绶带,韦志红激动地在自治区“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发动大会会场留影纪念。 韦志红是乌鲁木齐公路管理局燕儿窝分局的退休职工,去年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她资助了60多个贫困学生,还跟3个维吾尔族家庭“ 结对子,逢年过节总会给“ 结对子的朋友带去自己亲手编织的毛衣、毛裤等生活用品。 “ 只有各民族拧成一

8、股绳,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挑战。韦志红说。 在新疆,民族团结的荣耀传统源远流长,上世纪50年代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动人事迹,白衣圣人吴登云等民族团结典型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集中体现了新疆各族人民血浓于水的同胞情、骨肉情、团结情,形成了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一体多元格局。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 多民族、多文化是新疆的一大特色,也是新疆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新疆财经大学副教授苏宁说,新疆开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感。 让各级干部多接地气、多点泥土味 “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组织各种民族团结活

9、动。自治区民委(宗教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段红娅说,“ 在未来一个半月内,我们还要前往我们局“ 访惠聚工作组所在的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4个村,进行结对认亲户走访活动。 加强民族团结事关新疆发展稳定大局,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形式上,关键还是要付诸实践、见诸行动,落实到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扎扎实实做起来。 ,书,记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新疆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曾和认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族团结说到底就是人与人的团结,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开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首先由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与南疆四地州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各地州市行

10、政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全体党员干部与本地基层群众结对认亲,从而形成覆盖全区各族党员干部“ 结对认亲交朋友的生动局面和工作机制。 这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疆的生动实践和创新举措,这一举措就是要推动各级干部走出机关大院、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庭院炕头,多点泥土味、少点官僚气,与各族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养成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推动各级干部多层次、多方位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和群众愿望心声,进一步密切与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增进与各族群众的深厚感情。 曾和说,开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就是要解决好渡河的“ 桥与“ 船的问题,为加强民族团结搭建一个台、找到一个载体,就是要让各族干部群众通过手拉

11、手、心连心、交朋友,消除隔膜、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感受血浓于水的兄弟情、姐妹情,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结穷亲让各族干部群众走动互动起来 “ 11月底前,我要到结对认亲户家里去看看情况,还要把他们请来我家做客。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买合木提 吾斯曼说。 正如,书,记指出的,“ 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里面就有大政治。你离群众有多、群众就与你有多亲,你将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老百姓就会把你装在心里。 新疆开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突出强调要结穷亲,就是要通过一对一结对子,千方百计帮助群众摆脱贫困,让群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更加坚决地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 当前,我区民

12、族团结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区域发展不衡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日常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影响民族团结敏感、复杂而又微妙的具体问题等。 买合木提 吾斯曼认为,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当前最基础性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推动各民族干部群众之间走动、互动起来,只有加深了解、增进交流、促进互信,才能为解决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胜利。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新疆确立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需要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共同完成。 “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就是贯彻落实这一总目标的实际行动,也是顺应各族干部群众期盼的民心工程。 新疆将通过“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载体,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共同建设好我们的美丽家园,携手推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