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初探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1702444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初探 吴成国所有初中地理教师都知道,初中地理教材不管是湘教版、苏教版,还是人教版,它们排版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七年级是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部分;八年级为中国地理。按知识结构先大再小、先详细再简略,似乎很符合情理。然而对于刚从小学升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要他们在地球上用经纬网来确定地球的任一点;用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的形状;根据等温线图总结世界气候分布规律,学生觉得太难了。这跟我们认识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这一规律不相符。学生一开始就感觉地理科学习难度大,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丧失信心,对该科有抵触心理便产生排斥,这对该科学习非常不利。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树立学生对地理科的学

2、习兴趣,已成为七年级地理教师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就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教会看图,培养兴趣我上七年级地理的第一堂课的时候,不是按课本的与同学们谈地理的这个内容来上,而是用地图册带学生去图上“旅游”,带学生“坐在飞机上”鸟瞰整个世界乃至整个地球的样子,学生根据地图顺着指尖找到了七大洲、四大洋,再根据课本“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的箭头,和麦哲伦来一次环球旅行,学生兴趣来了,感觉到地理课是旅游,是玩的。图会看了,地球的形状看出来了,我这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学生很开心。只是对教材的内容顺序作了一点调整,备课的时候要花费心机。二、有的放矢,设置技巧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课本是第一要素,引导学生以

3、课本为主来记图和掌握知识点是关键,至于方法和技巧的点拨就需要教师花一些精力和时间来备好课了。一般来说,教师和学生手上都配有一本新课程学习与测评的同步学习练习册,教师不妨在讲课之前先预计学生做练习时会遇到的难题,有针对性地提前讲解,或者拿来小组讨论,再结合课本内容把知识拓展延伸,等到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就不觉得很难了。提前解决困难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个技巧。好多知识点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展开,课本上是不可能提到的,比如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地处北纬23542603,东经1083211028,位于地球的东半球和北半球,这个学生能够理解,但是要学生确定柳州有没有太阳直射,有无极昼极夜现象,一

4、年四季变化情况,学生一般很难把握。这就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讲到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时候,马上就要把课本知识结合本地进行讨论。搞不好,学生学完了地理,连自己家乡的天文、气候现象都不懂。三、利用资源,辅助教学网上下载课件,这是许多教师偷懒的手段之一。一般来说,课件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表面上看,利用现成的课件既省力效果又好。殊不知,正是这种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往往会变成一种走马观花的形式而实际效果却不理想。我的方法是,下载别人的课件后要大胆地删除内容和图片,每节课三五张图片就可以了,选的图片一定要有代表性,尽量用课本上的图。整节课的重点、难点都围绕这些图片来分析、讲解。试想,如果课堂上三五幅图反反复复分

5、析、总结过、老师讲解过,等到自己复习、做作业时还会感到陌生吗?如果老师利用别人的课件一字不漏地照搬,浏览式地放给学生看,过后学生复习时,既没有课件来看,对课本又不熟悉,那等于这节课白上了。所以,选择课件一定要结合课本图,教学生边看课件边对照课本在课本上做笔记,写写画画,以便今后复习。四、师生互动,学生为主课堂教学不能搞一言堂,重点是要让学生动嘴、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多课件把课堂内容设计成游戏的方式来教学,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这些课件可以使用。课堂上,分组讨论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列出问题分组讨论,每组由组长整理答案归纳、总结。检查的时候可以通过抢答、点名方式回答问题。点名也是灵活多样的,我在网上下载点名软件,每次检查由软件滚动抽出学生名字,学生感觉到中奖一样的心情,非常高兴,效果很好。只是设计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时间,每个环节控制好需要的时间,免得到时手忙脚乱的。总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有创新意识、超前意识;要懂得“取舍”,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但是要懂得该拿什么,怎么樣拿才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学生为主,处处为学生着想,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思考、探索、创造,有放有收,有的放矢,每节课掌握好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学习新知、掌握学习技能,我们的地理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编辑 谢尾合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