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均村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1661736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均村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均村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均村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均村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均村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是人工进行基因切割、重组、转移和表达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遗传做人为干预B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C基因工程食品即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一定是不安全的D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界限参考答案:C2. 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B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会导致酶的活性下降C大量猎杀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D

2、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参考答案:D【考点】F2:种群的数量变动;DB:动物激素的调节;H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解答】解:A、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属于负反馈调节,A正确;B、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会导致酶的活性下降,进而导致终产物的量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调节,B正确;C、大量猎杀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这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D、湖

3、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D3. 下列有关实验与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操作步骤是:取材切片制片观察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需要利用甲基绿染色剂将线粒体染成绿色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参考答案:B4. 下列现象,可以证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是( )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参考答案:B5. 生物群落K到Q包含以数字1到8代表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中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每

4、平方米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危 害程度逐步增加)时,这些群落中的哪一个受到的影响最小()群落KLMNPQ种1509275000种2304525265种3100520320种4100520510种501520403种 60155502种7010000种8010000AK BL CQ DN参考答案:D略6.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取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生态瓶编号生态系统组成光照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甲+乙+丙+丁+A、甲瓶的氧含量比丁瓶的低 B、乙

5、瓶中生物比丙瓶的维持时间长C、丙瓶的有机物比丁瓶的多 D、丁瓶的抵抗力稳定性比丙瓶高参考答案:B7. 实验材料的选择在科学研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果蝇易饲养,繁殖快,所以遗传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B. 昆虫精巢中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很多,是观察减数分裂的良好材料C. 病毒结构简单,并且在培养液中可大量繁殖,因此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来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D. 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我们选择低温处理后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进行观察参考答案:C【分析】1、果蝇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研究的实验材料。 2、减数分

6、裂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详解】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的特点,所以遗传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A正确;昆虫精巢中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很多,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是观察减数分裂的良好材料,B正确;病毒结构简单,并且在寄主细胞内可大量繁殖,侵染寄主细胞时往往蛋白质外壳留在寄主细胞的外面,使蛋白质与核酸分离,因此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来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C错误;在“低温诱导植物

7、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我们选择低温处理后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进行观察,因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低温处理后可观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的选择、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特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及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把握教材中基础实验的过程、原理和注意事项等,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8. 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的是(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C2个,分别

8、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D2个,分别位于同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中参考答案:C9.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参考答案:C 10. 生物体内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A蛋白质 B脂质 C核酸 D糖类参考答案:D11. 下图A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9、和替换而引起的_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A基因和a基因最本质的区别是_。(2)若酶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基因的碱基数目不能少于_。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可通过直接化验_而达到目的。从图A可以看出,基因通过_,进而控制性状。(3)图B所示1因缺乏图A中的酶而患有苯丙酮尿症,3因缺乏图A中的酶而患有尿黑酸尿症,4不幸患血友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 用P/p、A/a、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_。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健康但同时携带三种致病基因女孩的概率是_。参考答案: (1). 基因结构 (2).

10、碱基序列不同 (3). 6n (4). 患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 (5).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 (6). PPAaXHXh (7). 1/12试题分析:明确基因突变的内涵,理清基因的表达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等相关知识,据此,从图A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题意进行第(1)(2)题的解答。以题意“1患有苯丙酮尿症、3患有尿黑酸尿症、4患血友病、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为切入点,依据图B中呈现的亲子代的表现型明辨有关个体的基因型,进而围绕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知识对(3)题进行解答。(1) 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A

11、基因和a基因为不同的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2)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基因的非编码区和内含子以及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则DNA(基因)碱基数mRNA碱基数多肽链氨基酸数631,据此可推知:若酶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基因的碱基数目不能少于6n。患儿缺乏酶则患有苯丙酮尿症,可通过直接化验患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而进行鉴定。从图A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3)分析图B可知:苯丙酮尿症和尿黑酸尿症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3患有尿黑酸尿症、4患血友病”可知:3相关的基因组成为AaXHXh,再结合题意“一

12、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可进一步推知: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PPAaXHXh。综上分析,2的基因型是1/3PP或2/3Pp、AA、XHY,3的基因型是PP、aa、1/2XHXH或1/2XHXh;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健康但同时携带三种致病基因女孩的概率是2/31/2Pp 1Aa1/21/4XHXh1/24。12. 右面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保持稳定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A13. 用样方法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A样方的大小B随机取样C五点取样D等距

13、取样参考答案:B【考点】F3: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样方法的注意点: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m2、灌木16m2、草本1m2;样方数量不易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解答】解:A、样方大小对种群数量有一定的影响,乔木100m2、灌木16m2、草本1m2,A错误;B、样方法最主要的是进行随机取样,要想使取样具有代表性,就必须保证取样是随机的,如果带有主观因素,那所测的数据会不准确,B正确;C、取样方法对种群数量有定的影响,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取样法,如正方形的地段采用五点取样法,C错误;D、长方形的地段采用等距取样法,取样方法对种群数量有定的影响,D错误故选:B14. 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B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由营养关系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参考答案:C【考点】G3: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主要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