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表达中的中式错误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1649739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表达中的中式错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表达中的中式错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表达中的中式错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表达中的中式错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表达中的中式错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表达中的中式错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表达中的中式错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表达中的“中式”错误 梁书嫣摘 要:当前,口头表达能力偏低已经成为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普遍问题。即使是成绩优异的同学,在表达时也存在磕磕绊绊、语法错误百出等诸多问题。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典型的“中式”错误,而造成这些错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缺乏对两种语言对比的知识积累。有许多口语表达中常见的“中式错误”,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一分析便一目了然。本文将从英汉语言的对比的角度分析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容易犯的典型“中式”错误类型。关键词:英语口语;英汉对比研究;中式英语;大学英语专业当前我国大学英语专业学

2、生口语能力普遍较低,即使是成绩优异的同学,在表达时也存在磕磕绊绊、语法错误百出等诸多问题。然而,口语表达作为一种语言输出,在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日常交流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里弗斯(W M Rivers)对人们用语言交际时听、说、读、写所占比重进行统计,其结果显示,听与说占的比例最大,分别占45%和30%。可见“说”即口语表达在交际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对英语学习来说,加强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十分必要。作为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对英语基本的语法、词汇、表达的掌握程度不错,但是在口语表达中还是会犯具有明显“中式”特色的基础性错误,而这些錯误往往在书面表达与测试中可以避免的。究其原因

3、,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缺乏对两种语言对比的知识积累。有许多口语表达中常见的“中式”错误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一分析便一目了然。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讨论分析错误的主要类型和产生原因。一、口语表达中典型的“中式”错误与分析所谓“中式”错误,往往是受到了母语汉语的影响而造成的错误表达,在语言学领域中称为“母语负迁移”现象。因此对于英语专业学生,为了克服这种影响,需要充分了解英语与汉语各自的特点并进行对比,以便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可以进一步明确为改进方向。以下便是典型的错误类型与分析:(一)从综合语与分析语对比的角度现代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synthetic

4、-analytic language),有形态变化;词序更多变,但是较典型的综合语来说更稳定;有大量的虚词且使用频繁。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语法意义不是通过形态变化来实现的,因此词序相对固定。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学生口语表达中最常见的错误主要可以分为三类:1.忽略形态变化而造成的错误由于汉语不同于英语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学生在口语表达输出时往往会无意间忽略应有的形态变化而造成明显的语法错误。有时这些错误并不影响说者意思的表达,但会给听者一种英语水平不高或态度不认真的感觉。这些错误主要体现在:忽视动词的人称、时态、语态、数等的变化;忘记名词单复数的变化;误

5、用形容词以及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以下是笔者对某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某班同学在英语会话课上即兴发言的记录:时间:2019年4月8日地点:某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某班话题:分享清明节假期的有趣经历学生1(成绩一般):During my holiday, I went to Zhengzhou with my best friend. Im (was) very happy because it is (was) the first time we two travel (had traveled) together.学生2(成绩中等):My friend say (said) he enjoys (en

6、joyed) learn (learning) history very much so we visited the Kaifeng Museum together.学生3(成绩优异):It was wonderful except that we were trapped in a (the/ a shower of) rain. But it doesnt, didnt spoil our day, instead, made our trip more memorable and happy (happier).从以上实例,我们可以大概看出,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即兴口语表达中都存在着因忽视

7、形态变化而出现的“无意之失”,程度较高的学生有时可以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并加以纠正,但是要做到完全正确是比较困难的。形态变化上的失误就目前而言,是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中最基础最常见的错误。2.词序不当引起的错误英语的词序比较灵活,而汉语相对固定。在表达多层逻辑关系时,英语可以可以通过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来表达,配合使用分词式,从句等构成长难句;汉语表达则主要借助词序和虚词,常用短句、分句、流水句等。两种语言在表达同一逻辑时的词序语序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是造成一些“中式”错误的主要原因。在表达逻辑关系时,英语常常是表态部分(判断、结论等)在前,叙事部分(事实、描写等)在后,即先总提后分述,汉语的顺

8、序往往相反;如果句子中的成分长短不一,汉语往往较长的部分在前,较短的部分在后;英语则相反;汉语的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按照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事实推出结论等,而英语可以利用屈折变化和各类功能词,虚词,根据句意灵活排列。由于此区别,许多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一方面很容易用汉语的逻辑思维生硬的套用英语的表达模式,另一方面又会用许多短句表达独立的意群而失去了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这两种失误都会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和交流障碍。然而,鉴于英语灵活的词序,学生可以在口语表达时充分运用形态变化、虚词和必要的逻辑连接词来使句子的逻辑更明晰,更贴近英语的表达。3.虚词误用英汉中都有大量虚词,但用法迥异。英语中冠词、

9、介词、连接词的使用很频繁,而汉语中没有冠词,介词也很少,有时一些连接词也可以省略,但汉语中有许多助词。这种差异使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容易犯以下两类错误:(1)冠词误用英语中, 冠词出现的频次最高(Master, 1997), 且对行文的衔接起重要的作用 (Halliday & Hasan, 1976)。然而汉语中没有冠词,很多冠词的用法都由量词代替,而英语中又没有量词,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冠词的用法最容易被忽略,这点不同也是冠词误用频出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冠词表达的意思通常是在微妙处的不同,教学难度也较大。根据学者朱叶秋,文秋芳对大学生英语口语中冠词的研究,学习者口语表达中对冠词的误用是以滥用和漏用

10、冠词为主,二者并存。一方面, 由于母语没有冠词, 学生受到了母语的影响, 在应该使用冠词的地方不用冠词; 另一方面, 因为没有掌握好冠词,而对冠词的使用过渡敏感, 导致许多不该用的地方又使用了冠词。比较而言, 学习者滥用 the 比滥用 a(n)的情况要严重得多。这可能是因为 the 可以在任何一种名词前使用, 但是 a (n) 则有一定的限制, 只能用在单数可数名词前。学者朱叶秋在 2001 年的冠词使用调查访谈中发现,當学习者不知道选什么冠词时, 为保险起见常会使用the。也就是说, 当学习者不确定某一名词前应该用哪一种冠词时, 常常会选择 the, 以使语句正确的可能性大一些。这种错误也

11、与英汉语言的对比息息相关,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实则是决定口语表达是否地道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作为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更要特别地留心。(2)介词误用英语中的介词使用广泛,用法灵活,可以连词成句也可以构成复合词等,是重要的功能词。由于汉语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介词,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经常会误用或漏用介词,主要体现在一些固定搭配的使用上。比如,学生总是习惯性的用to表示目的和对象,所以会习惯性的用to搭配许多看似类型意义相近的词而造成误用。具体例子有:the reason to (for); have zero tolerance to (for)等等。鉴于此类型的错误,学生须得重视起来,多记多背,

12、也可以同类归纳比较,找出规律,并能在口语表达中自觉地运用。(二)从形合与意合对比的角度英语表达重形合,汉语表达重意合。王力指出,“西洋语的结构好象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好象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的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中国语法是软的,富有弹性”。因此,相比较而言,英语句子的结构更为严谨,而汉语比较简洁。有时,学生会因为主要关注意思的表达而忽略英文中应有的结构形式,表达的准确性会降低。常见的错误有以下两种:1.“He”和“She”的误用在日常英语口语表达中,学生常常把该说she的地方说成he,把该说her的地方说成his。有时则

13、相反,即把该说he的地方说成she,把该说his的地方说成her。(陶文好,2003)这个错误也是典型的“中式”错误,而且其出错率很高,即便是程度很高的学习者也会犯错。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说英语时思维受汉语的影响和干扰,特别是汉语“他、她和它”的发音相同,于是脱口说出he较多;汉语口语中性别概念不强;而更多的时候,学生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表达意义上,尤其是动词的搭配上,而忽视了“男他、女她”的区别。这类错误看似微不足道,其实不然,它一定程度上映射着人的思维模式和对语言能力。这类问题的解决需要思维和实践层面共同作用,加上长久训练就会得到改进。2.短句堆叠,逻辑不明由于汉语注重意合,有时句与

14、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不明确,在口语表达转化为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忽略关系词和连接词的使用,造成逻辑不明确,比如:由于逻辑不明确而造成的短句堆叠,以及关联词语的误用。短句堆叠会使口语表达准确性和说服力大打折扣;而在关联词语的误用方面,有一类典型的错误是关联词的并用。常见的表达让步、条件、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在英语中和汉语中的使用也有不同,例如汉语说“因为今天天气不好,所以我们不去野餐了。”如果在英语表达时直接转换为“Because the weather isnt very good, so we will not go on a picnic.(误)”。显然,汉语中关联词并用现象(因为所以)被

15、学生习惯性的套用在英语里面,而未遵守英语中表因果、让步关系的从句里关联词只用一个的规则。相似的错误还有如:(误)Because Mary felt uncomfortable, so she couldnt perform her best. (误)Although he has achieved a lot in this area, but he is still an amateur. 这种错误在口语更常见,值得引起注意。(三)从替换与重复对比的角度一般来说,除非有意强调或出于修辞的需要,英语总的倾向是避免重复。这些重复涉及:音节重复、词语重复以及意义重复。而汉语中有时讲究语言的重章叠句

16、,四字格等使语言更具有韵律美,而并不过分在意词语或意义的重复。因此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容易重复使用词语或用许多不必要的词语即“Unnecessary words”。Joan Pinkham在其著作中式英语之鉴用很大的章节探讨了中式英语中的“Unnecessary words”,这些词包括名词、动词、修饰语、“redundant twins”(同意堆叠)等。以下是书中的几则典例:例1:living standards for the people (The notion of living standards applies only to people.)例2:We must make an improvement in our work.(improve)例3:advance forecasts; mutual cooperation (The use of advance or mutual is un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