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任务名称数字绘画图层设置管理项目名称课时数字绘画基础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授课地点39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学习对观看者视觉中心、视觉流程的掌控,并将这种设计思路应用于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学内容 ( 1)图层命名方式管理( 2)图层混合模式设置教学重点 图层设置教学难点 图层设置教学准备装有Photoshop 等绘图软件的电脑及其他硬件工具教学课件 PPT教材:《数字绘画基础与项目实战(微课版)》作业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手段)课前组织做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打开电脑、打开课件、打开软件、打开授课计划、教案等),吸引学生注意力课程说明【课前说明】掌握数字绘画的基本操作,掌握观看者视觉中心、视觉流程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中目的】使学生从了解本章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考评方式等方面明确学习本章知识的要求和目标在进行数绘项目制作时,需要按照不同的项目特点进行图层的分层管理常用的分层方式有以下3种1. 按“高光”“填充色”“阴影”进行分类使用明暗分层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后期对“高光”“阴影”进行单独的色彩调整,如图所示。
这种分类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单独调整对象的暗部色彩倾向和亮部色彩倾向将明暗单独分在独立的层上,还可以通过修改高光图层和阴影图层来调整对象的光照效果课程内容描述图层管理方式——按填充色、高光、阴影分图层①绘制出大概造型②根据基本形设计出机械角色的造型线稿③新建一层,并绘制出填充色④在该图层上方新建阴影图层和高光图层,并绘制相应内容2. 按照对象的部件进行分类以人物绘制为例,单独将头发、皮肤、眼睛、服装等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图层中这样分层的好处是在这些部件单独修整时,不会影响其他的内容,并且可以在后期方便地使用图层剪切蒙版(详见3.5.2 节图层剪切蒙版)对这些图层添加不同的纹理,如图所示图层管理方式——按对象各部件分图层3. 按照“前景”“中景”“背景”进行分类这种方式常被用于绘制场景概念设计和一些三维影片的数字插画中这种分层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按照空间的远景来调整不同距离上对象的虚实关系以增加镜头感,如图所示图层管理方式 —— 按前景、中景、背景分图层3.4.1 图层命名方式管理对图层进行色彩标记和命名标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技巧它使得绘画者可以快速地找到对应图层,如图所示因为在数字绘画时,图层会累积得越来越多,虽然可以通过“合并图层”的方式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图层,但有时为了方便修改不得不保留大量的图层。
所以,为图层添加色彩标记和一个醒目的名字可以节省大量找图层的时间对图层应用色彩标记3.4.2 图层混合模式设置理解并合理地运用图层混合模式可以方便地为作品添加色彩1. 使用“正片叠底”保留描边线在数字绘画时,有时需要保留线稿,并稿基础上进行上色,此时就可以将线稿图层设置为“正片叠底”如图所示使用正片叠底后,线稿中的白色会被去除而黑色线稿会被保留使用正片叠底的方式保留描边线①在图层面板中,将线稿图层移动到最上层,并设置图层的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 Darken )②此时,可以看到原图层中的白色部分消失了,仅留下了黑色的线稿③稿图层下方创建阴影( Shadow)与高光( Highlight )图层,并绘制上相应的色彩,可以看到新绘制的色彩并没有被线稿图层中白色背景覆盖2. 使用“颜色”“叠加”和“柔光”为素描稿上色在素描稿图层上方新建一个图层,将其图层模式设置为“颜色”即可在不影响明暗关系的基础上对画面进行上色其中,“颜色”主要用于绘制对象的固有色,“叠加”和“柔光”可以用于绘制金属色、环境反光色等,如图所示使用“颜色”“叠加”和“柔光”为素描稿上色①绘制完成的素描稿②在素描稿上方新建一个图层,将其混合模式改为“颜色”,并绘制对象的固有色,此时色彩不会覆盖原有画面中的明暗效果,仅会改变色相属性。
③完成后,在“颜色”图层的上方再新建一个混合模式为“叠加”的图层,使用金色绘制角色身上的铠甲,可以看到铠甲变成带有金属质感和光感的色彩④在所有图层的上方新建一个混合模式为“柔光”的图层,调整一下画面的整体色彩基调总结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图层的基本操作,学会图层命名方式,能够设置合适的图层混合模式进行创作细菌培养 D .血清冷凝集试验阳性E.红霉素试验性治疗 21.下列关于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错误的是( ) A.青霉素为首选药 B.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C.抗生素疗程一般为 5~ 7天D.胸片阴影消散后停用抗生素 E.卧床休息,适当支持治疗22.女性, 30岁,右下大叶性肺炎,用青霉素治疗后热退, 3天后又发热,白细胞总数持续增高其原因首先应考虑( )A.青霉素剂量不足 B .发生并发症 C.未用退热药 D.未用糖皮质激素 E.致病菌对青霉素不敏感 23.判断肺结核病人有无传染性,最重要的依据是( ) A.痰中带血 B.病灶有空洞C.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D.痰菌阳性E.X线胸片示浸润型病灶24.对肺结核痰中带菌者痰液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吐在纸上焚烧B.用土掩埋C. 用等量 1%含氯消毒剂浸泡 1小时后弃去D. 用等量 1%含氯消毒剂浸泡 30分钟后弃去E. 煮 沸 5 分 钟 后 弃 去25.诊断心律失常最主要的检查方法是( ) A.心电图 B.心音图C.超声心动图 D.心电图运动试验 E.心电图信号平均技术 26.早期心肺复苏的基本措施不包括(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 D.电除颤 E .补充血容量27. 人工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是( )A.1~2cmB.5~ 6cmC.7~8cmD.3~ 5cmE. 4~ 6cm28. 心肺复苏术的按压和通气次数之比为( )A.20∶1 B.30∶ 2C.15∶2 D.20∶ 2 E . 30∶ 1 29.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 )A.40次/ 分 B.60次/ 分C.100次/ 分 D.110次/ 分 E . 120次/ 分30. 24小时动态血压的正常值是( ) A.140/90 mmHgB.135/85 mmHg C.130/80 mmHgD.< 130/80 mmHg E.≤ 130/80 mmHg 3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收缩压在140mmHg 以上和舒张压在 90mmH以g 上B.舒张压在140mmHg 以上或收缩压在 90mmH以g 上C. 需要在不同时间测量 3次血压达到规定标准才能确定高血压D. 测量 3次收缩压都在 140 mmH以gE. 测量 3次舒张压都在 140 mmH以g上或舒张压在 90 mmH以g 上上或收缩压在 90 mmH以g 上32. 糖尿病或肾病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 )A.130/80mmHgB.< 130/80mmHgC.140/90mmHgD.< 120/70mmHgE .< 135/85mmHg33. 现场抢救高血压急症的首选药物是( )A.利血平 B.呋塞米C.硝酸甘油 D.卡托普利 E .硝普钠34. 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区域范围至少( )A.15 cm B .10 cm C . 8 cm D . 12 cm E .30 cm 35.小儿年龄分期中的婴儿期是指( )A.从出生结扎脐带到满 28天B.从出生到 1岁C. 3周岁到 6~ 7岁D. 从6岁至12~ 14岁E. 从6岁至12岁 36.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 A.围产期 B.新生儿期C.婴儿期 D.幼儿期 E .学龄前期37. 小儿出现第一个条件反射是( )A.觅食反射 B.握持反射C.拥抱反射 D.吞咽反射 E .吸吮动作38. 一个健康儿体重 7.5 kg,身长 62 cm,会翻身,能独坐很久,不会爬,能发出 “爸爸”、“妈妈”等复音,但无意识,能听懂自己的名字,其月龄最可能为( ) A.3~4个月 B.5个月 C .6个月 D .7个月 E . 8 个 月39.一健康儿前囟约 0.5 cm 0.5 cm,出牙 8个,体重 10 kg,开始能独走,能叫出物品名字,指出自己的手、眼,其月龄大约为( )A. 6个月 B. 8个月 C . 12个月 D .16个月 E .20个月40、患者死亡,医患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死亡后()内进行尸体检。
)A、12 B 、24 C 、36 D 、48 E 、3841、底热是指体温在( )度( )A、37.3-38.0 B 、37.0-38.0 C 、38.1-39.0 D 、38.5-3942、高度热是指体温在( )度( )A、39.1-41.0 B 、37.3-38.0 C 、38.1-39 D 、38.5-39.043、有机磷农药经呼吸道吸入式口服多在( )发病( )A、5min-2h B 、2h-4h C 、4h-6h D 、6h-8h 44、现场急救止血的方法不包括( )A、药物止血法 B 、指压止血法 C 、止血带止血法 D 、加压包扎止血法45、当数小时内出血量超过( ) 或循环血量的( )以上,伴有不同程度的急性循环衰竭称为消化道大出血 )A、1000ml .20% B 、1500ml .30% C 、2000ml.40% D 、2500ml.50%46、轴卷绷带包扎法扎肘绷带的第二圈一盖过前一圈的( )为宜A、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B 、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C、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D 、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47.关于体温测量正确的是( ) A.测试时间不超过 5分钟B. 正 常 体 温 为 35~ 36℃ C.体温测量一般以肛门温度为准 D.体温测量一般以腋下温度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