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经自我疏理方法一、 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探查线路穴 位位 置肺经前臂线路孔最穴前臂掌面拇指一线, 肘横纹下 2 寸( 3 指宽)肺经大鱼际部分鱼际穴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疏理手法、感受1、自我疏理时,请掌心向上,前臂自然放松平举,肘关节屈曲90 度,另一手握空拳以小指掌指关节由肘至腕,沿前臂掌面拇指一线轻敲 3— 5 遍,肺脏功能有异恙的人在“孔最穴”有明显痛点,痛感不上不下,就在肘下 3 指宽绝大多数人右侧比左侧疼痛明显,这也体现了气在体内左升右降的状态 对痛点可以采用按揉或点揉的手法进行疏理,每天一次, 3—5 天痛点可消失,同时意味着肺经被疏通在中国传统典籍的记载中(包括国家标准针灸图谱)“孔最穴” 在“尺泽穴”与“太渊穴”的连线上,在肘下 5 寸的位置处上世纪日本著名针灸大师泽田健, 对一些重点穴位的定位不拘于古人, 其中“孔最穴” 的位置被定位在肘下 2 寸的位置上 在我接触的肺经有恙的人群中, 几乎人人在肘下 2 寸有痛点 所以遵从泽田先生的定位方法,姑且将肺经肘下 2 寸的位置命名为“孔最穴”如果此处痛感不明显可以再试着探查肘下五寸的“孔最穴”2、按揉“鱼际穴”时,拇指要靠在掌骨上,肺有疾时此处也会痛感明显,不过有人开始时这个位置痛感不重,当把“孔最穴”疏通之后,感觉才会出现,这也说明当经气在上面阻滞后,经气的传导受到影响,所以初期“鱼际穴”反应不明显,但经络疏通后,气也就下来了。
二、 辅助调理疾患呼吸系统疾患、感冒、咳嗽、咽痛、肩背痛、凌晨 3-5 点规律醒来等三、 最佳探查、疏理时间凌晨 3 点—— 5 点气血在肺经最旺盛,那时我们应该在睡梦中, 因此自我疏理肺经时选择与手太阴同名的足太阴脾经气血循行的时间,即上午 9 点—— 11 点如果有寅时规律醒来等肺经异常的情况, 则应该随时发现随时疏理,不用拘泥于固定时间大肠经自我疏理方法一、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探查线路穴 位位置大肠经前臂线路手三里穴肘关节横纹下 2 寸( 3 指宽)大肠经第二掌骨合谷穴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在拇指尖下疏理手法、感受1、请将前臂立起,掌心向前胸方向,肘关节微屈,虎口向上,另一手握空拳,小指掌指关节从肘至腕轻敲 3—5 遍,导引气血流动起来,有大肠隐患的人“手三里穴”会有强烈的痛点,有些人经过疏理 按揉后在这个位置还会出痧连续疏理三天痛感可消失,经络顺畅2、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 上,在拇指尖下贴着第二掌骨就是“合谷穴”,拇指按揉“合谷穴” 会有胀痛的感觉, 如果有肠道问题但痛感不明显可先疏通 “手三里穴” 后再按揉此穴,感觉亦会出现,一般连续按揉三天,痛感可消失,表 明经络已疏通。
二、辅助调理疾患便秘、腹泻、小腹胀满、下牙痛、胃肠感冒等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早晨 5 点—— 7 点 疏理“手三里穴”、“合谷穴” 5 分钟/侧胃经自我疏理方法一、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探查线路穴 位位 置胃经大腿线路髀关穴腿根中点下 2 寸( 3 指宽),偏外侧胃经大腿线路梁丘穴髌骨外上缘直上 2 寸( 3 指宽)胃经小腿线路丰隆穴外踝尖与外膝眼连线中点, 胫骨前脊外 2 横指疏理手法、感受1、正坐位从大腿中线偏外侧一线,由腿根至膝盖用双手小指掌 指关节轻轻敲打 3— 5 遍,在腿根中点下面 3 指宽的地方或者髌骨上3 指宽处有明显痛感腿根中点下 3 指宽的地方我们称之为“髀关穴”胃有隐患时, 此处的反应十分强烈 一般时候“梁丘穴”痛感没有“髀关穴”明显梁丘穴”是胃经的郄穴郄穴都是气血深聚之处,有救急的作用,阳经的郄穴止痛效果很好初次探查的朋友, 如果胃有潜在疾患, 在这两个部位其中一个会有痛点,或在左侧或在右侧,两侧全部有反应的人不多急性胃痛发作或者前额部头痛者,这个线路上必有痛点,严重者会痛不可摸当把经络堵塞之痛点经过敲、点、揉疏通之后,上述症状会马上缓解 2、形体偏胖者,由于体内痰湿较重,沿着胃经小腿部分也是由上向下轻敲,丰隆穴会有反应。
“丰隆穴”是化痰要穴,不论是我们能咳出的有形之痰还是体态肥厚的无形之痰, 经常疏理这个地方益处颇多,初次疏理此穴可能有红肿的现象,严重者还会影响走路,这也 是正气足的表现,不要恐慌,一两日也就没事了解释说明: 在“审微恙”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对胃经反应点的寻找,我首先想到的是“足三里穴”,此穴是公认的保健养生要穴,现 代研究亦证实此穴可以双向调节胃肠功能 但很多人这个穴位感觉并不明显我接触的朋友,他们常让我帮助找“足三里”,因为他们按 照标准定位来寻找时并没有明显酸痛感觉, 所以不确定此穴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直到发现“髀关穴”或“梁丘穴”痛点的存在,我 就明白了,和道路堵车一样, 顺着车流方向前方的道路是空旷无物的, 因为车辆都被堵在上面了, 所以当经气被堵在大腿部时, 膝盖下方的足三里自然反应不明显了 只有把上面疏通了, 足三里才可能有感觉肝经的“太冲穴”也是这样,明明这个人肝火旺、脾气急,按常理太冲穴会很痛,但就是没感觉,这是经气被堵在膝盖上方的“阴包穴”穴了二、辅助调理疾患胃痛、胃酸、胃胀、吞酸嗳气、酒后前头痛、乳腺增生、口苦等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上午 7 点—— 9 点 同时疏理双侧胃经大腿部分 5— 10 分钟即可。
脾经自我疏理方法探查部位:一、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探查线路穴 位位 置脾经小腿线路地机穴胫骨内侧缘, 膝关节内侧下 3 寸( 4 指宽)脾经小腿线路三阴交穴胫骨内侧缘,内踝尖上 3 寸( 4 指宽)脾经足内侧线路太白穴足大趾后,内侧核骨下,赤白肉际陷中脾经足内侧线路公孙穴太白穴后一寸探查手法、感受1、脾经自我探查线路以 小腿内侧 这一段为主,微微弯腰,沿着胫骨前缘用同侧掌指关节或翘起二郎腿用对侧掌指关节从膝关节由上至下一直轻敲至内踝, 注意紧贴骨头下缘不要敲到骨头上, 大多数人疏理 3—— 5 遍后在膝关节下方的“ 地机穴”有痛感有一部分女性朋友在内踝尖上 4 指宽的“ 三阴交穴 ”有酸痛的感觉膝关节下 3 寸的“地机穴”是脾经的郄穴, 内踝上 3 寸的穴位是著名的“三阴交穴”地机穴”,顾名思义是“大地的机关”这 个穴位太好了,脾属土,只要脾的功能有一点儿变化, “地机穴”会最先有反应 气血功能相对旺盛人的这个位置胀 痛感明显, 如果气血虚弱、有过失血、严重脾虚的人则 酸痛三阴交穴”是脾经、肾经、肝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故有“三阴交”之名多数女性此处酸痛感明显,这是因为受寒、劳累、情绪波动等因素直接影响女性肝、脾、肾三个脏器。
所以妇科有问题时, 这个穴位感觉明显2、脾经在脚内侧的穴位也有反应点,常常给我们提供脾虚信号 的是“太白穴” 或者“公孙穴” 太白穴” 在大脚趾后的核骨后面, 赤白肉际处,“公孙穴”在“太白穴”后一寸这两个穴位的反应挺 有意思我们用拇指按揉时, 经常是哪个穴位更疼就按揉疏通哪一个据说“太白穴”可以双向调节血糖, “公孙穴”可以双向调节肠道功能(便秘、腹泻均可在此处寻找痛点),建议有糖尿病、便秘、腹泻 症状的朋友可以尝试找找痛点二、辅助调护疾患食欲不振、便秘、腹泻、月经不调、糖尿病、高血脂、倦怠乏力、失眠等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上午 9 点—— 11 点 分别疏理小腿部分、足内侧部分 5 分钟/侧心经自我疏理一、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探查线路穴 位位 置心经上臂线路无心经上臂部分的悬垂肌肉心经肘关节少海穴屈肘,当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心经腕部部分腕部四穴腕横纹,小指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依次向上1.5 寸的距离分布神门、阴郄、通里、灵道探查手法、感受1、很多人一过 40 岁,上臂开始出现悬垂肌肉,请举起手臂作敬礼的姿势,一定有人在上臂部分有松弛肌肉,左侧更明显些从腋下 开始向肘关节方向用拇指和食指一下一下捏揉这一条 “脱离组织” 的肌肉,会有捏棉絮的感觉, 手指一搓还有疙疙瘩瘩的脂肪颗粒,稍一用力疼痛难忍, 也许你每天都看到这悬垂下来的肌肉, 可惜却从没在意。
这种情况可不是自然衰老, 它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 产生原因是心脉气血不足,使局部肌肉失去营养,垃圾代谢不出去,堆积在此 就形成了没用的脂肪, 然后进一步影响气血的运行 如果每天坚持捏揉可以把松弛的肌肉捏实, 心的供血就会顺畅, 胸闷气短的现象自然会消失这是判断心脏功能最直观的方法也是预防心脏疾患最简便有 效的方法2、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更早期的判断心供血情况—— “少海穴”,这个穴位在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处 正常情况下用拇指按揉有微微酸麻痛感,按起来很舒服如果此处按起来没感觉,即使上臂还没有出现悬垂肌肉, 也已说明有心供血不足的隐患了 但少海穴很有意思:有的心脏病人,此处会痛不可摸,为什么少海穴有这样 的反应,我还没弄清楚3、腕部四穴——灵道、通里、阴郄、神门仰掌,请将拇指尖压在“神门穴”上,指腹会将其余三个穴位自 然覆盖心脏功能正常时点按这四个穴位只有微酸的感觉, 如果心脏有隐患或问题时此处会有酸痛的感觉在心经腕部这个地方很奇怪,总长 1.5 寸的距离从上至下分别是“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四个穴位,心经一共有九个穴位,在人 体其它经络上还没有这样短的距离分布四个穴位 而且这四个穴位的名字又是如此怪异, 难道身体在向我们传递特殊的信息吗?这四个穴是养心安神、保护心脏的要穴。
此处按揉、按压均可,长期坚持必有 益处二、辅助调理疾患心慌气短、胸满憋痛、失眠乏力、冠心病、高血压三、最佳探查、疏理时间中午 11 点—— 1 点 捏揉上臂心经 5—— 10 分钟/侧按揉腕部四穴 5 分钟/侧小肠经自我疏理方法一、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探查线路穴 位位 置小肠经手部线路后溪穴小指掌指关节后,当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小肠经肩胛部分天宗穴肩胛骨岗下窝中央疏理手法、感受1、“后溪穴”比较好找,握拳在第五手掌与手指间关节后 , 用另一手食指点揉横纹头赤白肉际 如果有颈椎、 肩胛疾患或小肠受寒严重者,按揉此穴 1—3 分钟有明显痛感一般当次按揉痛感就会减轻后溪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 什么是八脉交会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