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德育课程改革三十年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21513540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话德育课程改革三十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话德育课程改革三十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话德育课程改革三十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话德育课程改革三十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话德育课程改革三十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话德育课程改革三十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话德育课程改革三十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话:德育课程改革三十年【编者按】2020年第7期至第12期,我们开辟了“学校德育三十年”专栏,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就、基本经验和教训。在总结栏目开设的总体情况时,我们发现缺少了对“德育课程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梳理。于是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德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方面的两位专家蓝维教授和高德胜教授进行了一次“德育课程改革三十年”的专题对话,以弥补我们的遗憾,并希望通过他们的思想交流,为大家整体把握三十年的德育课程改革,为思考今后德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启示。一、文革后中小学德育课程重建的基本思路和特点高德胜:蓝老师,您一直在从事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研究,您觉得文革结束

2、后中小学德育课程重建遵循什么样的思路?蓝维:1976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有十四五年的跨度,可以被称为文革后中小學德育课程重建和第一次课程改革时期。这一时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76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始的几年,可以称为文革后中小学德育课程的重建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拨乱反正,全面恢复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政治课程中的地位。1985年至1990年是文革后政治课第一次改革的阶段,这次改革开启了一个为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而进行课程改革的时代。在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理论,在所谓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中充当了相互批斗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3、、斯大林和毛泽东的著作都简化为语录,一段一段,没有前提、没有对象的提供给需要相互斗争的不同阵线(当时叫不同路线)的战士们,他们在相互攻击中打的都是语录仗。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被断章取义、被误解,这对于1976年后带领中国人民走出政治泥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说是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xxx同志说,“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为破解政治困局,也为基础教育中的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当时,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原汁原味地教给学生。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走进了中学政治课的课堂,学习内容之全面是现在不能想象的。比如,马克思

4、主义哲学中就包括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真理论四大部分。考入大学的学生,在面对公共政治课时大有已经学过的感觉。人们笑称当时的中学政治课是“马克思主义的压缩饼干”。对于教这样的内容,广大教师是欢迎的。原因之一是文革刚结束时,社会对于政治的厌倦使政治教师们产生了职业危机感,他们非常想恢复政治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恢复政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使教师们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全力投入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当中。原因之二是教师们大多毕业于师范大学的政治教育系,大学为政治教师搭建的知识结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教同样的内容教师们感到得心应手。在这段时间,全国第

5、一批政治特级教师涌现出来了,他们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的表现是杰出的。高德胜:用现在的眼光看,那时的德育课程,其内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还比较浓,没有联系学生生活。但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从极左中解脱出来,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上来,这在当时确实是必须的,符合社会要求的。蓝维:是这样。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许多新的问题摆在了政治教师们的面前。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生活映入国人视野的时候,学生们在课堂上向教师发问:帝国主义是垂死的和腐朽的吗?世界上是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共产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有什么区别?教师向教研员发问,教研员向学者

6、们发问,教师们在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中尽其所能地讲授着帝国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的道理。对于课程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了。高德胜:这说明新的改革要求产生了。德育课程需要面对新的时代问题,需要加强自己的解释力。蓝维:1985年8月,中共中央回应了这一改革需求,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必须认真改革。通知要求:“中学生在初中阶段,要受到社会主义道德、民主法制和纪律的教育,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常识,要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树立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责任感。高中阶

7、段,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常识,要正确对待人生的意义,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观察社会现象,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勤奋学习并勇于献身的远大理想。”之后,国家教委在1986年制定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大纲规定:初一开设公民课,初二开设社会发展简史课,初三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课,高一开设共产主义人生观课,高二开设经济常识课,高三开设政治常识课。高德胜:那这次改革的主要思想和特点有哪些?或者说在哪些方面回应了当时的社会要求?蓝维:1985年的课程改革确立了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要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趋向。改革方案中将“青少年修养”改为“公民”,回应了

8、现代国家制度对公民成长的需求;将“政治常识”改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回应了社会主义建设对未来参与者的需求;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改为“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将“政治经济学常识”改为“经济常识”,回应了走出马克思主义的既有框架,走向学生和走向现实生活的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一改革方案还有许多不足,但在当时,改革带来的进步是历史性的,尤其是“公民”作为课程名称的出现,是全国解放以后的第一次。二、新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特点蓝维:高老师,您是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的亲历者、参与者,就您的理解,新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特点是什么?高德胜:有问题了,才需要改革。社会改革

9、是这样,课程改革也是这样。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在90年代进一步深入,但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政治教育对道德教育的挤压。产生于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时期的德育课程,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政治气息,日常工作中我们都将其称作政治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德育课程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解放思想的过程,但“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勤奋学习,热爱集体,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纪律,文明礼貌,诚实谦虚,勇敢活泼,艰苦朴素”等始终是德育课程稳定而核心的内容。这些内容里虽然也有一些道德教育的要求,但已经被政治教育的内容掩盖住了。更严重的是,被遮蔽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往

10、往也是按照政治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的。2.德育课程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节。这种德育课程在价值取向上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和社会要求,很难顾及到学生道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在课程标准的开发与设计中未能很好地研究学生道德学习的基本机制,只是直接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按条目罗列出来。3.讲授和记忆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德育课的改革过程中,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深入地改革,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但总体上看,始终未能摆脱教师传授、学生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蓝维:这些问题是德育课程结构性的问题。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杜威对作为“直接道德教学”的德育课程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这一论断影响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德育课程设置,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德育课程设置。这一论断提出了德育课程至今还没能很好解决的困局: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让学生学到“与道德无关的、对行为没有影响、既不使行为变得更好或更坏的观念和片断知识”。而“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的道德观念”是通过学校整体生活才能获得的。因此,如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找到开设专门德育课程学理上的合法性依据,其意义不言而喻。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