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对法院文秘工作几点心得体会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21499406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对法院文秘工作几点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年对法院文秘工作几点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年对法院文秘工作几点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对法院文秘工作几点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对法院文秘工作几点心得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对法院文秘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暑去寒来,春秋五度;光阴流逝,华发早生。我, 作为过去的一名办案人员,现在的一名法院文秘工作者,忆昔往事, 感触颇多。文秘工作应是我人生道路上最厚重、最珍贵的一页,无怨 无悔更无愧。今天,我怀揣平静心情,借法官论坛一角,向各位评委、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谈谈我对法院文秘工作的心得体会。一、法院文秘工作目前遭遇的“三冷”现象一是进“冷门”。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审判、执行等业务工作当然是 关键、重点岗位,文秘工作相对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有例为证,往 年全院竞争上岗时,办公室岗位不是无人问津吗?法院审判员难招人,文秘人员更难招人。正如有人说的是“一般

2、人不愿干 ,一般人又 干不了”。二是坐“冷凳”。法院文秘工作既然是无人问津的“冷门”,那么文秘人员就一定要把冷板凳坐得住:当别人发出鼾香时,他还在挑灯夜 战;当别人休闲娱乐时,他得照样加班加点;当别人在台前风光时, 他流露出对文稿被认可后的喜悦。每天总是迎晨曦首先叩问办公大 门,顶星星最后疲倦回家。两点一线,简单枯燥;周而复始,清贫孤 独。这,就是我们文秘人员的真实写照!三是遭“冷遇”。文秘工作大多具有被动性,这样就决定了时间上的 主动权不掌握在白己手中。为按质按量如期完成工作任务,我们牺牲 了大量休息娱乐时间,也同时失去了对家庭的关心照顾。也许经济收 入相比减少了,也许家人理解不了,回家了还

3、要遭“白眼”,甚至有 时还引起家人的猜疑。此情此景,令我心有余悸!二、法院文秘人员应有“三水”原则首先是心态上要“心如止水”。文秘工作是枯燥的,这就需要心态平 和,思想端正,把文秘工作上升到是审判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上 去认识,去热爱,把领导和同志们对白己的期望与信任转化为工作的 动力,淡泊名利,心静如水,绝无非份之想,不与他人争高低,不同 他人比待遇,而是要同他人比工作、比奉献。其次是为人上要“柔情似水”。文秘工作讲究细致周到,一丝不苟, 没有细心的态度、细腻的感情,没有常怀对组织、对同志的感恩之心, 对全县父老乡亲的厚爱之情,写出来的文章材料必然无情,至少是薄 情寡义。试想,一个无情无义

4、的剽悍人能写得出好的文章材料吗?再次是业务上要“笔如流水”。文秘工作对语言文字要求高,文秘人 员要具备一定的写作功底。为此,平时就应博览群书,了解不同岗位、 多个层面的工作,不断提高白己的感悟能力和写作水平, 如古人所说 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起来才会不咬笔筒,不会去东 拼西凑、生搬硬套,实现“下笔千言不畏难”的最高境界。三、法院文秘人员要备“五怕五要”精神一怕时间短,要只争朝夕。文秘人员除正常的工作时间应付日常工作 外,还要充分利用一切边角余料时间,加班加点,以便处理领导临时 安排的工作,完成大材料的撰写编辑任务,因此要每时每刻保持高度 临战状态。二怕营养不良,要时刻加强学习。文

5、秘工作具有较强的时代痕迹,应 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观念、新知识,学会抢在领导和同志们前面充 实头脑,做到时刻不忘充电,常备优质素材,好在临战时得心应手, 如鱼得水。三怕细节出问题,要增强责任意识。俗话说“魔鬼常常在细节上出 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文秘综合工作对细节,对环节要求 甚严,一个不经意的疏忽就会败在细节上,从而影响全面工作。如一 个电话、一个文件没来得及处理好,往往会带来整个工作的被动,甚 至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四怕语不惊人,要不断开拓创新。古人写文章曾追求“语不惊人死不 休”的境界,“推敲”一词的产生就缘于此。如果所写的材料毫无特 点亮点,毫无新意新义,陈词滥调,平淡乏味,难

6、以扣人心弦,使听 者倦怠,读者厌烦,你能说这是一篇好文章好材料吗?五怕言而不当,要提高业务水平。言为心声,字如其人。作为文秘人 员凡事要讲究言之有理,言而有据,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于杂乱无 章中找规律,用辩证法的方法慎思、慎言。这样的文章材料才会有生 命力,才会博得读者听众的喜爱,也才体现出文秘人员的真水平。四、法院文秘人员要克服“六忌”行为一忌做“留声机”。毛主席不仅是一代伟人,实际上还是一代文秘宗 师,他曾讽刺少数人是“留声机”的故事,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法院文秘人员在接受每一项文秘任务时,都要把撰写材料当做是对白 己知识的检验,是对白己能力的考验,坚持不讲套话,不打官腔,不 照抄照搬,

7、要把每一份材料放在白己脑海中认真加工,力出精品。二忌做“传声筒”。法院文秘工作尤其是公文这一大块,拟写时应注 重同县情、院情和民情相结合,切忌不加分析地搞公文旅行,蜻蜓点 水式的应付了事而成为空山回音。三忌材料不修改。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大凡好的文章材 料无一不是多次推敲锤炼的结果。在修改过程中要多向领导请教,多 与同志们交流,“文章不厌百回改”,得“一字”之师而受益终生, 实现零差错是文秘人员的永恒要求。四忌说“三话”。文秘工作应克服不切实际的假话,无法实现的大话, 令人掩鼻的笑话,对语言词汇要认真把握“度”,使文章材料老少皆 宜,雅俗共赏,力争成为语言运用之艺人。五忌“一个方子抓

8、药”。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等各种材料,因各 种会议特点等原因,决定了文秘人员在撰写材料时要做到“四”看, 即看对象、看时间、看场合、看工作重点,尔后再因“看”制宜去执 笔,这样才写得出对口对味的好材料。六忌“闭门造车”。文章表面看起来是在办公室里造出来的,实际上, 如果没有平时对情况的调研,对素材的积累,“巧妇”是 “难 为无米之炊”的。“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文秘人员一定要多从事 调查研究,做到“广积粮”,多熟知法院各种工作特点,运用理性思 维,方可做到“有米下锅”,做成一桌美味佳肴!今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是 2008年 春节的冰冻雪灾,接着是奥运火炬传递遭遇抵制,西藏打砸抢事

9、件, 再接着是安徽儿童手口足病的传播和山东胶济铁路相撞事故,现在面临四川汶川的大地震。不知往后的多半年时间里,中国人民还将会面 对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2008对于中国的确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2008对于中国也是人民众志成城渡过难 关的一年。各大新闻媒体积极关注四川地震的事件,央视也在第一 时间发回了报道和画面。我们在镜头中看到身着绿色迷彩服的战士们 迅速投入到抢险援救的过程中去,从塌方的房屋中抢回一条条的生 命。巨大的瓦砾、坍塌的屋顶、破败的街道、受伤的人群。给人以 强烈的震撼。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平安无事,我们的同胞却承受着 天灾带来的痛苦。冰火两重天,使人唏嘘不已。

10、温总理在四川灾区慰问孤儿院的孩子,他抓住一个小女孩的手,说:“不要哭,不要哭,政府会帮助你们,解决你们的吃饭、读书问题, 不要哭。”温总理语速很慢,几乎一字一顿。小女孩用恐惧的眼神盯 着温爷爷,不停地流泪。一场灾难突然而至,不仅夺取了他们的家和 亲人,还夺取了他们纯净的心灵。这种双重的创伤怎样才能弥补? 有时觉得这个世界很可笑,人们亲手改造了白然,创造了家园,但白 然发怒了,人们亲手创造的家园又毁灭了白己。平时看起来多么美轮 美奂的山川风景,可能成为泥石流和塌方巨石;费劲心思装修的房屋, 可能成为坠落的杀手。大白然真的发怒了吗?我们真的要不断地接受 惩罚吗?救援部队说:“时间就是生命”。可是,

11、我们用来缩短时间的汽车、 火车、飞机在大白然面前都束手无策。道路经不起汽车的倾轧,断桥 经不起火车的运输,天气逼迫飞机半路返回。我们看着时间一点一滴 流过,却盘算不清这每一粒时间里死去的人们有多少个。专家说:“被压在瓦砾下的伤者需要听到声音来鼓舞心灵,稳定意 志。”不知道在这个漫长的黑夜,有谁来敲一敲被毁灭城镇的路面, 哪怕说几句话,让挣扎在死亡边缘的人们保持生的希望。对于受难的大多数人们来说,能获救的是少数幸运者。当我看到战士 们花费了 5个小时来抢救12个孩子时,心里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在 一座灾难的城市里,如此多的鱼儿都搁浅在岸边,我们不会放弃,一 条一条地救,认真对待每一个生命。中国人民

12、不是愚民,中国人民是有血性的。在关键时刻,我们的血性 总能被激发出来。如果说我们平日里像散沙,那么,内外夹击的种种 困难是带着腥味的浆,把我们混成一团紧紧的泥土。在这困难最终消 失的那一天,我们也被凝固成泥土的样子,不再分开。胜利闭幕了,我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一定会把握重要的历史机遇,继承和发扬优良传 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必定能赢得宝 贵的发展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必将变为现实。胡锦涛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社会价值导向 的集中体现。并且具体提出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 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

13、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 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 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八“荣”八“耻”标准。胡锦涛同志的谈话精神,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人心 的坚强纽带,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是全体公民为人处世 的精神指南。诚实守信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一贯提 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并身体力行,把此提到为 人处世的一个规范和准则。一代哲人陶行知先生,曾称赞“傻瓜种瓜, 种出傻瓜,惟有傻瓜,救得中华”。当今,在这个充满金钱物质诱惑 的

14、世界面前,大家的目光开始变异。的倡导告诉我们,要下大 力气宣传公民道德规范,还要在社会文明问题上出题目、做文章,在 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抓好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 会文明建设,使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都能与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接 轨。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与针对性当今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 个关键时期,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欺诈耍滑与事无补而有害,只有实干才能克服困难,加快发展,夺取胜利。为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的三老作风, 努力营造支持、保护诚实人的良好氛围,让其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的 关心、社会的爱护,使诚实人能够实实在在地干成事业,踏踏实实地 干好事业,真正让其流汗而不流泪,吃香而不遭殃,使诚实之人无怨 无悔。首先要从领导干部做起,率先讲正气、讲诚实、遵纪守法,以 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坚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同时对规矩本分,与人为善、以诚待人者要予以尊重、保护、 使其得到实惠。对不诚实的失德失信、搞歪门邪道之人课以重罚,使其得不偿失,付出沉重代价。只有这样,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 事的良好风气,才能越来越浓,社会风气的好转才会有明显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