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水平调查分析报告分享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21498912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习作水平调查分析报告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生习作水平调查分析报告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生习作水平调查分析报告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生习作水平调查分析报告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生习作水平调查分析报告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习作水平调查分析报告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习作水平调查分析报告分享(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习作水平调查分析报告本次期末质量检测,三至六年级习作具体要求是通过例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孩子,并以我是一个好孩子为题写一篇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虽说文章题目已限定,但孩子们可选的内容是很宽泛的,如勤奋好学、认真做事、热心助人、热爱劳动、敬老尊老等,很切合课标不同年段的习作要求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说是教研室多年以来的创新之举,目的在于对全市小学生习作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一、问题的提出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

2、容乐观。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老师怕教作文,写生怕写作文,是很普遍的现象。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了解我校学生作文的现状,促进教师作文教学的改革,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针对教研室本次期末卷面分析的改革举措,我们对全校三至六年级年级的班级中座位号带数字6的共152名学生的作文进行了抽样调查。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否真实、具体,有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积累运用的情况如何?等等,走近学生的作文,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想象和现状是有很大的距离的。二、调研目的1、了解小学语文学科学生写作能力的现

3、状。2、寻找提高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对策,促进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三、调研形式对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质量检测中三至六年级学生的作文我是一个好孩子152份进行抽样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学生作文的书写状况、字数的多少、标点的使用、内容是否真实具体、语句的通顺、语言的积累运用以及表达真情实感等七个方面进行阅读分析,以数据统计表和调查分析报告的形式呈现。四、调研时间2009年元月7日至元月12日。五、调查范围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考试时座位号带数字6的试卷共计152份。六、调查结果与分析(一)、我校学生作文的现状本次抽样的学生作文,我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评价与分析,根据调查进行了数

4、据统计。这些数据显示,我校学生的作文现状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1、学生的作文水平差距很大这种差距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一个班中,成绩高与低的差距较明显,满分者有,28分、29分的一等作文有,也有12分、18分的四等作文,其间最高与最低相差约15分左右;班级之间,有的班级一等的作文多,而有的班级则三等的作文占一大半;年级之间,有的年级一等的作文占3/5,如四年级抽样学生的作文反映教明显,当然也有的年级学生作文普遍是三等,如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学生优秀的作文可以写六、七百字,书写干净整齐,选材新颖,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而成绩差的学生作文则是二、三百字左右,书写凌乱,

5、龙飞凤舞,难以辨认,根本没有中国汉字方正的特点,错别字、病句也多。2、学生作文内容贫乏、空洞从抽样的152人的作文来看,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还是没内容好写。作文材料贫乏,不够典型,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分析原因便一目了然。如学生作文的来源大都是公交车上让座、送盲人、扶老人过马路、公交车上逃票、买东西售货员多找钱、帮家人做家务等。究其根底,关键是不具备独立选材的能力,眼皮底下的材料视而不见,不会发现捕捉有价值的写作材料,更不要说对事物的敏感和认识的分析了。我们知道,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作文材料同样也源于生活。他们的生活内容、生活范围决定了其写作的内容。由于学生的年龄特

6、点,活动范围相对比较狭窄,主要生活在家庭、学校之中,社会活动较少,对社会现象也只是表面的感知,用自己的是非观念做简单的评价。虽然说眼前即材料,身边即作文。只要动笔,生活这座宝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为什么作文效果不如人愿呢?归根结底还是学生不会选材,不具备独立选材的能力。3、学生写作技能较差本次三至六年级学生的习作是统一的题目我是一个好孩子,要求选择学习、生活中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自己是个好孩子,做到语句流畅,叙述清楚,具有真情实感。调研则从内容真实具体、语句通顺、具有真情实感、语言积累运用、标点使用、书写等七个项目进行百分比的核算。从各项的得分率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失分最多的是习作技能这项。学生

7、对小学阶段写作的基本要求:叙述清楚具体,语句通顺也做不到。许多学生作文叙述杂乱,语病较多。纵观全校三至六年级的作文,各个年级学生的作文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有不同。三年级学生的习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记叙时啰嗦,词语搭配不当,致使文章读起来不够流畅。四年级学生习作的主要问题是不会选材,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生活范围过窄,经历的事情甚少,导致学生选材仅仅局限于干家务及发生在公交车上的事情等。五、六年级学生的习作则是在叙述中缺乏细节描写及其他写作方法,表达平铺直叙,语言积累过于贫乏,所以习作平淡无光,泛泛而谈,缺乏新意。4、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意抽样的试卷中,不少学生的作文感情漠然,辞不言情或是笔是心非,

8、失真失诚。写假人假事假经历的“胡编式”作文,有些作文虽然写的是真实的事,可是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不是自我真情的流露和抒发,有些学生的作文选材陈旧,叙述老套,缺乏创新。当然,我们也从学生的习作中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太少,积累的不够,且没有养成认真修改的习惯。综合抽样的152份学生的习作中,从总体来看,学生对习惯不感兴趣,从内容上看,学生普遍存在着“无米之炊”的问题,从构思上看,存在不会安排材料的问题,从习惯上看,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即勤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反复修改的习惯等。(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1、缺乏丰富的写作材料古人云:“立言之要在于物”。物即写作材料。没有真实具体的材料,即使是

9、写作高手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实践证明:材料是表达的第一需要,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城市生活丰富多彩,色彩斑斓,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但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导致对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白白浪费了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到作文时便束手无策。2、学生的词汇贫乏,驾驭语言能力太差(1)由于不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所以写出的文章内容干瘪、不具体。又何来的真情实感?古人云:“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就是他思想感情最直接的表达。如果不在观察上下功夫、在练笔上用力气就写不到点

10、子上。(2)课外阅读量太少。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应达到146万字。而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学生习作中的好词佳句很贫乏,至于文学作品中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就更难发现了。学生在作文时,为了应付差事,只好移花接木、凭空想象,写出的文章效果自然就差。3、教学方法不得当,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我们的教师平时不擅钻研作文教学,也难怪作文教学一直是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又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模式,所以在习作指导时,不少老师不知所措。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哎,怎么又到作文课了,我最烦教作文了,怎么办呢?”但又不得不教,只好“糊弄糊弄”。有的干脆照同步作文的步骤给学生一个提纲,让学生照着提纲往里套

11、。这些方法对学生的习作固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不同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有的教师则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及技巧,至于作文内容是否真实自然则全然不顾。最终使得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学生任意拔高立意,泛泛而谈,失去了真情实感,让我们看到的只是千人一面虚伪的灵魂。 六、改进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对目前的作文指导进行改革,综合我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及作文指导,拜读了众多名家的作文教学经验,又参阅了多种杂志对于作文教学指导的理解与建议,我认为:1、加强宏观指导,激发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作文的内驱力。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习作要

12、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上。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加强读写结合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促阅读,使阅读与写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品,都是作者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亲身感悟写出来的。教学时,我们除了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外,还要认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即看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又是怎样写具体的?然后多找些与之类似的文章,让学生细细体会、揣摩,逐渐形成技能,解决不会安排材料的问题。如果文章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就不失时机地练一练,可仿写、续写、补写等。(2)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古人云:“读书破

13、万卷,下笔如有神。”著名诗人郭沫若也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两句话道出了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地引导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可读儿歌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书籍;中年级是儿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可读名人故事英雄人物等;到了高年级,学生已经有自我选择读物的能力,可自选书籍。并要求学生在读书时遇到好词、佳句多读读、多记记、多品品,并逐步把书面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必要时,老师跟学生一起赛跑,看谁读得多、记得多。这样习作时就能做到“先积而后发,厚积而薄发”。另外,

14、教师还要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可经常给学生找些精彩片段让学生赏析,提高鉴赏能力。还可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3)加强实践活动,丰富写作题材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创作理论强调: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这都是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丰富而又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如春天野外踏青;夏天聆听鸟叫虫鸣;秋天漫步田园;冬天雪中即景。那种感觉别提有多惬意!也可根据需要有的放矢组织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如做家务、办小报、贴叶子画、粘种子画等。

15、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留心观察、体验,同时把感受写下来。这样不仅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还做到了说真话“我口说我想”,表达真情实感“我笔写我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2、营造和谐、民主的表达氛围,树立写作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尤其少年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期,这就要求教师在低年级训练写话时要放宽要求,减少束缚。只要学生愿意写就行,至于篇幅、体裁、结构等都不必限制,即使写得不好,也不要挫伤他。目的让学生把思路写活,把笔头写顺。另外还要多鼓励勤表扬。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兴趣的产生,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老师对他的赞扬和鼓励。因此,教师应以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3、注重修改,使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三分文章七分改”。由此可见,修改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我们要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的形式多样,可自改、互改,也可集体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对学生习作水平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虚心汲取作文教学中好的做法,继续完善自己的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开辟出一条金光大道。上述调查报告可能不尽完善,也缺乏深度,在报告形成过程中,只在小范围内征求过意见,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