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文化校本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分享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21495851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文化校本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文化校本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文化校本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文化校本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文化校本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文化校本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文化校本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分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文化校本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王建荣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教学曾经历过由“知识教育”到“能力教育”的改革。如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曾经的以“双基”为主的教育教学思路,已经走到了“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关注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人”。但是在学校的数学教育中,由于受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影响,对知识、技巧等工具性价值的过度追逐,数学原本具有的丰富意蕴日益被单调、枯燥的数学符号所替代,并几乎成为了数学的全部,这使数学本该拥有的文化气质一点点被剥落、以致本属文化范畴的数学,正渐渐丧失着它的文

2、化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重申“数学文化”,呼吁“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就成为数学实践层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数学文化校本化建设的内涵及价值分析1.有关概念及其界定数学文化,是从文化视野中理解数学。它表现为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方面。包括对于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人的思维训练功能和发展的创造思维的功能,也包括人类认识和发展数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探索和进取精神。数学文化作为人类基本的文化活动之一,与人类文化是血肉相连的整体。从系统论的观看,数学文化可以表述为以数学科学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技术、理论等所辐射的

3、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动态系统。本文所指的数学文化主要是指在数学学习中,以小学数学教材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抓手,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从而使数学学习更富有情趣和意义,获得创造新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获得终身受益的文化力量。校本化,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所研究的问题源自于“学校中”,二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产生于“学校中”。建设,现代汉语辞海中解释为创立新事物或增加新的设施。校本化建设是指在学校中以课程资源开发为主旨,研究构建数学文化的途径和策略,让数学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

4、景。2.数学的文化价值。首先,“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由于数学并非对客观事物或现象量性特点的直接研究,而是通过相对独立的“模式”的建构,因而它有重要的思维训练功能,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尤具重要意义。其次,数学学习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智,需要数学地思维,因而其对于人类理性精神的养成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再次,数学看起来似乎与价值判断无关,然而数学依然具有至高无上的“善”,数学学习同样具有独特的“教化”功能:比如探索过程中的执着与坚韧;比如论证过程中的务实与谨严;比如数学规则推导过程中的理智与自律;比如数学创造过程中的开拓与超越,甚至于耐心、责任感、敬业品质、民主精神等。正是这些,见证着数学更为

5、深沉的文化力量,使数学可以超越知识本身,找寻到更为朴素、更为丰富,也更为动人的内涵。3.数学文化的存在价值。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是一个单独的板块,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世纪初的数学曾经存在着脱离社会文化的孤立主义倾向,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数学的过度形式化,使人错误地感到数学只是少数天才脑子里想象出来的“自由创造物”,数学的发展无须社会的推动,其真理性无须实践的检验,当然,数学的进步也无须人类文化的哺育。于是,西方的数学界有“经验主义的复兴”。怀特(L.A.White)的数学文化论力图把数学回归到文化层面。克莱因(M.Kline)的古今数学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6、数学:确定性的丧失相继问世,力图营造数学文化的人文色彩。 国内最早注意数学文化的学者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孙小礼,她和邓东皋等合编的数学与文化,汇集了一些数学名家的有关论述,也记录了从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角度对数学文化的思考。稍后出版的有齐民友的数学与文化,主要从非欧几何产生的历史阐述数学的文化价值,特别指出了数学思维的文化意义。郑毓信等出版的专著数学文化学,特点是用社会建构主义的哲学观,强调“数学共同体”产生的文化效应。 以上的著作以及许多的论文,都力图把数学从单纯的逻辑演绎推理的圈子中解放出来,重点是分析数学文明史,充分揭示数学的文化内涵,肯定数学作为文化存在的价值。 4.认识和实施数学文化教育。进

7、入21世纪之后,数学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从而在文化层面上的进行数学教学。数学文化在中小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著名数学家霍格本曾经说过:“数学史实际上是与人类的各种发明与发现、人类经济结构的演变、以及人类的信仰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确实,打开数学发展史,见到的分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完全有理由、也有必要让学生更多地去了解,使得数学的学习成为名副其实

8、的文化的传播。通过对数学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世界数学宝库中中外各国数学家令人神往的成就及其为科学事业献身的感人品格和不同寻常的经历,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数学惊心动魄的发展历程,探索先人的数学思想,有助于掌握数学发展的规律,指导数学的进展,预见数学的未来。(2)揭示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不仅让学生看到活跃的前台,还应让学生了解丰富后台.我们认为数学既是创造的,也是发明的,大到一门学科,小到一个符号,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出于某一种思考.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当努力还原、再现这一发现或发明的过程,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数学知识的源泉。(3)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明白,数学不仅仅是一些演算的规则和变换的

9、技巧,它的实质内容、能够让人们终身受益的是思想方法一般来说数学学得较好的学生他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好,这也说明数学的学习、尤其是推理意识的培养,对公民的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大有帮助的。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数学教学应当在提高全体公民的推理能力这一基本的文化修养方面多做一些开拓性的工作,比如解决数学问题有很多思想方法,包括不同问题应用不同方法、相同问题可用不同方法、不同问题可用相同方法等。这会使学生开阔眼界,遇到新问题,除用原来的方法外,可促使他们想象更新的方法,这就是数学的创新能力。教学中的数学问题应走出封闭的体系,增加综合发展性和思维开拓性,改变呆板的单一题型,减少机械模仿,淡化技巧形式,

10、增加探索性、开放性的情景问题的研讨。(4)让学生有选择地掌握数学我们并不能奢望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数学家,但可以让每一个人有选择、有区分地掌握有价值的数学,以帮助全体公民文化修养的提高。作为文化的数学也应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数学发展到今天,纯数学已经不可能为普通百姓所接收和理解,传统的数学教学崇尚严格,但从整个教学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需求来看,学生要学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还很多很多,我们的教学在做加法的同时也应当学会做减法。这就要求数学的某些内容非得降低要求,冲破理论框架的束缚,适当地来改造数学,从高度抽象、极其枯燥的形象中解放出来,走下金字塔,走向生活、走向大众,更好地顺应人类

11、学习的需要。再从生活的角度来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数学,有些已被人们意识到,有的则有待进一步挖掘。因此,数学已不再是仅仅为选拔、淘汰式的教育服务,而首先应该帮助每一个人树立“人人都应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掌握必需的数学”这一信念。(5)让学生懂得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的文化意义不仅在于知识本身和它的内涵,更由于它的应用价值,只有用于社会实践、融入大众文化的学科才是有生命力的学科。如今翻开报纸,“拓扑结构”、“数字地球”、“随机变化”、“线性规划”等名词赫然在目,什么“股市走势图”、“价格分析表”更是随处可见,都在向人们呈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需要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

12、,数学学科独特的文化价值,决定了数学课程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数学课程除了应当作为一种科学工具去训练学生掌握和应用外,还应当发掘数学中无价的精神内涵.把数学知识作为结构材料,去构建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创新活动的过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把数学精神作为教化材料,去培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以形成一个人的科学态度,求实精神、顽强毅力、严谨作风、有条不紊的办事等“人之为人”的人格品质。二、数学文化校本化建设的特征1.数学文化的主要特征数学文化不同于艺术、技术一类的文化,它属于科学文化。它的特征是:(1)思维性 数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团结和应用人类关于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思维成

13、果。因此,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思维教学,思维教学必须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2)数量化 数量化是数学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区分个人是否具有数学素养的标尺之一。任何人应该具备运用数学的素养,其中包括具有用数学的意识,良好的信息感,数据感,以及数量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中所研究的数量化,包含了寻求一个个可序化、可运算、可测度和可运筹的相对封闭的系统。这样的系统往往成为解决烦难问题的钥匙。由于数学的数量化特性,使得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也有别于其他学科。 (3)发展性 数学家始终处于“寻求完美打破完美寻求新的完美”的循环之中,而每一个这样的循环,都使得

14、数学得到了拓宽、加深、添元、增维这些效益,大量的新数学分支由此涌现出来并得到应用。“发展”是数学的本能,是数学家和应用数学的人们的欲望。数学唯其不断发展,才有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4)实用性 数学文化的最大魅力,就是它的实用。它是人人必需,人人必用的一种工具。学习它就是为了利用它。它具备着有效、简捷,相容、互补、尊他,以及或可精确或可近似等诸多优良禀性,使得任何领域与数学都具有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水乳交融的关系。此外,数学具有育人的价值,它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面,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2.构建数学文化校本化体系的途径。在课程实施的层面

15、上对数学文化的校本化研究进行一些实践与思索,以增加数学教育的文化内涵,提升数学教育的价值,无疑也是必要的。那么如何构建校本化的数学文化体系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1)在数学教材中挖掘新课程的教材中,特别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文化的内容,一方面需要我们去挖掘其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和熏陶;另一方面教学本身就有许多数学史料、数学趣闻等内容,如课后会出现“你知道吗?”,用来介绍数学知识,数学历史背景、历史名人、历史故事等,向学生传递着数学文化,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了解数学家的探究精神,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作为教师要好好利用,不能忽视其文化价值。(2)在社团活动中感受除了课

16、堂教学之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数学文化活动,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开展数学文化活动,不仅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可进行一些数学文化的熏陶。我校就曾成立了“智慧树俱乐部”,组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每年都定期举行“数学文化周”和“数学节”活动。校园数学文化活动不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而是有了根据地,可以按计划开展大规模活动的阵地战和运动战。并以俱乐部为据“点”,以常规的活动为“线”,以大型的活动为“面”,构建了一张数学文化活动的大网,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形式渗透到校园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让数学文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一枝奇葩,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热衷开展数学文化活动的核心力量。以此带动全校学生也积极参与到数学文化活动中来,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在阅读欣赏中感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是学生通往知道世界的一个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