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去年的树》分享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21471894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去年的树》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去年的树》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去年的树》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去年的树》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去年的树》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去年的树》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去年的树》分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语文去年的树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四、 让学生通过阅读,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感受语言美。二、 教学课题1. 认识“伐”字,会正确书写“融、剩”等字词。2. 读通课文,品味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学习如何深刻地认识、描绘朋友的关系。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角色语调,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4. 通过读读、说说、写写,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

2、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培养奇特的想象力。三、 教材分析去年的树是一篇朴实无华、优美动人的童话。它主要通过小鸟和树、树根、大门、小女孩的四次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告诉我们要信守诺言,珍视友情的道理。全文带着些许伤感的色彩,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作者略写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读完此文,鸟儿对树的那种深情跃入脑海,挥之不去。我把全文的教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感悟深情,作好铺垫。教学伊始,围绕关键词“天天”展开教学,体会小鸟与大树深厚的友情。鸟儿天天为树歌唱,树天天听鸟儿唱歌。一个倾情歌唱,一个百听不厌。他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日复

3、一日,度过了快乐的一天又一天。这是鸟儿和树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在学生反复朗读,触摸文本后,启发学生的想象,想象一下鸟儿在唱什么?树又会怎么说?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鸟儿和树的情意,为下面它们的依依惜别埋下了伏笔 。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这对相依相偎一年的好朋友不得不分别了。临行前,鸟儿答应树,明年春天一定会回来,唱歌给它听。抓住关键词“一定”,感受到这对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分别时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而离别之前的约定又让我们对来年的春天它们的相聚拥有了无限期盼。在学生领悟了这一点之后,让学生演一演鸟儿与大树道别的情景,进一步体会到他们之间的友谊,为下文鸟儿焦急地询问、执着地寻找作了铺垫。

4、 第二部分,感情朗读,逐层体验。春天又来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惊讶、担忧、着急鸟儿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随后,鸟儿开始了一次又一次地寻找。树在哪里,鸟儿也要去哪里。尽管她已经精疲力竭,但还是要奋翅疾飞,寻找树的踪迹。教学时,要紧紧围绕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研读感悟,把学生带入课文,带入作者的心灵。鸟儿一次次急切地询问树根、大门、小姑娘后,它知道了树的经历: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它的内心越来越忧伤。因此,学生的朗读要随着鸟儿心情的变化而变化,读出鸟儿一次比一次着急、一次比一次难过的心情。其余三个

5、角色,因身份不同,朗读也应各不相同。鸟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大树,不过大树已经消失了,大树做成的最后一根火柴点燃的灯火还在亮着。于是,它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那是鸟儿和树都熟悉的歌。可是曾经欢快的旋律变得如此忧伤,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和无奈的诀别。这首歌中包含着鸟儿对曾经美好生活的回忆,包含着鸟儿对失去朋友的伤心,也包含着鸟儿信守诺言的执着。第三部分 拓展写话 升华理解 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 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诚信。课文里写的全都是小鸟在焦急地询问、不停地寻找。如果你是那棵去年的树,你又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匝门一下子

6、打开了,思绪喷薄而出。当树再次听着鸟儿的歌声,树可能会说:“小鸟,我终于等到你了!我多想再听你唱歌啊!”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改编课文。课文中描写的是一个以鸟为主人公的版本,我们不妨来创作一个以树为主人公的版本,改编整个故事,让去年的树说话。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深刻地感悟了鸟和大树的深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带着淡淡的忧伤,带着无比的留恋,鸟儿飞走了。虽然鸟儿与树相聚时那么短暂,但我相信,这棵“去年的树”会永远长在小鸟的心中,也会永远活在每个人的心中。四、 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教师训练的意图

7、和训练的技巧藏起来,以读激情,以情带读,以读传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五、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追忆故事 ,突出“好朋友”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去年的树。2拿出听写纸,我们首先温故一下上节课学习的部分词语。融化 剩下 提示:书写时不光要把字写端正,还要尽量写美观。有自觉检查的习惯真好!写好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向大家示意,有错误的同学可以提示大家一下书写时得注意什么地方,请再端正地写一遍。(没关系,对于笔画复杂的字,要学会记住关键笔画)3.看来同学们词语掌握得不错,回顾

8、课文,我们还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板书:大树、小鸟)他们是?(学生板书:好朋友)说起“朋友”这个词很轻松,真正地要去体验它、感受它、实践它,那却并不轻松。二、重现画面,捕捉词句,初识“好朋友”1直观感受画面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对好朋友,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什么感觉?(幸福和谐愉悦,他们幸福的表情打动了你!)2.文字加深画面关于这对好朋友,课文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 出示: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自由读一读,看看这段话中有打动你的地方吗?(理解总是不同的理解。朝夕相处、情谊深厚)预设:你知道什么是“天天”吗?(刮风、下雨、嗓子唱哑了)只有谁才能做到?感情深厚的人!情深意浓,

9、你能把这句话读的很有情味吗?指名读“天天”还可以换做什么词?(每天)那你愿意换吗?味道不够了,童话中最爱用“天天”这样的叠词了,节奏美,读起来有一种甜甜的童话味道。3.想象补充画面引导想象:老师听出来那甜甜的小幸福了,你觉得他们生活中还会有哪些像这样甜甜的、幸福的事情?(老师听听还有没有不一样的,你很有童话细胞,这样一说,好朋友的画面就更清晰更具体了。)4.过渡:是啊,多令人羡慕的一对好朋友啊!可是冬天来了,鸟儿要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大树再也听不到她的歌声,你能体会到他们的心情吗?(2人读)出示: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

10、我吧!”回答问题的两个孩子读,把你体会到的心情放进这组对话里。(你舍得小鸟走吗?今后的一年你的生活里可就再没有歌声了!)生评价。他们读得怎么样?(不舍、难过、留恋)预设1:你觉得我们怎么读,可以把这段话读得更好吗?(这不是普通的一句话,这是一个保证,一个承诺。既然是承诺,该怎么读?读的坚定些!)预设2:老师也觉得他们读得不错,但我有个疑问,小鸟为什么不说我明年春天回来,而说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呢?这是小鸟对树的保证承诺。那应该怎么读呢?这样坚定的话语再读一遍,我想听着鸟儿的承诺,对他们的友情会有更深的体会。这时,看着板书,你能说一句话吗?三、随同寻找,品悟对话,感受“好朋友”过渡:守着这份承诺,

11、冰雪融化了,春天来了,鸟儿带着希望回到这里,可是她看到了什么?(树根、光秃秃的树根)1.出示图片 ,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加一个语气词,表达你的心情!(啊 哎 呀 咦 有不同的声音吗?)2.如果你就是这只鸟儿,此时你最想呼喊什么?这不是呼喊!3.师:让我们和鸟儿一同去寻找大树!指名读自读要求: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8-15小节,圈一圈小鸟都跟谁打听消息了,并划出鸟儿向别人打听时的话语。(1)鸟儿都跟谁打听消息了?(树根、大门、小姑娘)(2)师:鸟儿问树根: 生:“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第一次打听,没找到。)“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想找到你的朋友大树吗

12、?有多想?再读,但还没找到)“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眉头都皱起来了,语速也加快了!)(3)第一次打听,第二次打听,第三次打听,每多一次打听,鸟儿的心情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读出这种越来越着急)(童话特点:结构重复,但新意不断)(4)分角色读,读出变化。(三生和集体分角色)(5)鸟儿就这样一边打听一边飞向山谷村子,在它寻找的路上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说一个你能想到的最大的困难。但它心里始终只有一个念头用上一组关联词来表达鸟儿的想法,会让你的表达更连贯。(6)当你看到鸟儿一次次寻找,一次次落空,当你看到风在吹,雨在打,鸟儿寻找朋友的翅膀却一直没有停下,你想对这只鸟儿说什么吗?指

13、名说, 把想对鸟儿说的话写在课文纸插图旁,让鸟儿听得更清楚些。写多少,我们交流多少,指名读(怪不得别人说童话都是美好的,瞧这就是童话的力量)小结:这时,看着板书,你又想能说出一句和刚才不同的话吗?(出示图片)四、别后重逢,读中想象,深化“好朋友”1.过渡:让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这对好朋友,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范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2.这段文字里有个动词出现了两次(看)。看都看了,为什么要还又看一会儿呢?让学生充分地说第一个看,其实他想说,他还想说,我来给你唱歌了,承诺兑现第二个看,这是一种

14、怎样的看,你觉得此时鸟儿在想什么?你们体会到了,说明作家的语言传递是非常成功的!你觉得还会有第三看吗?五、回归课题,主题延伸,探索“好朋友”1终究,鸟儿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去年的树已经燃尽生命,只给我们留下这样回味无穷的结尾。如果此时你再来读课题,你会怎么读?(你好像很高兴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生命永在。)2.孩子们,今天走出语文课堂,你最想把这篇童话故事推荐给谁读?生答。(我想把这篇文章推荐给那些伐木工人,为大自然创造更多的好朋友;承诺,言出必行,我想我今后要慎重对待自己的承诺)4. 推荐阅读:看来这同学们已经看到了阅读的力量,还有向别人传播知识的欲望,向你们学习。像这样美好的童

15、话还有很多,我要向大家推荐一部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童话夏洛的网。在这本书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猪,还有一只伟大的蜘蛛。希望同学们课后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去认识他们,并在生活中将这一首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唱响。出示:这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六、趣味作业中国著名的童话作家孙幼军爷爷,也是这篇童话的翻译者,他拜托大家一件事。 “剩”是课后生字,一般生字都来自于课文,但在课文里却找不到他,孙幼军爷爷说,你们完全有能力给“剩”找个家,课后同学们可以对童话进行一个小小的改编,看看把“剩”放在哪里最合适!板书设计:大树 好朋友 鸟儿 思维短路 这是你独特的体验。六、 教学反思一堂课下来,我觉得本课的教学目标比较切实地完成了。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课文中的词句,并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种种情感。但设计毕竟是预设的,一到课堂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课虽已尘埃落定,课堂上不能忽略的细节让我更为难忘,也促使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