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4【高中物理必修1】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221471881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测试】《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4【高中物理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同步测试】《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4【高中物理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同步测试】《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4【高中物理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同步测试】《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4【高中物理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同步测试】《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4【高中物理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步测试】《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4【高中物理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测试】《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4【高中物理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第一定律(一)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B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C物体朝什么方向运动,则在这个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D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所受合力必为0解析:物体的速度变化,即运动状态改变,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必受力的作用,速度不变,则所受合力为0,A、D正确;物体沿某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移不断增大,但运动状态不变,该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B、C错误。答案:AD2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伽利略斜面实验”指

2、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的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C该实验证实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D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解析: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尽管是理想实验,但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反映了自然规律,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故选项B、D正确。答案:BD3下面

3、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运动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的惯性B物体受的推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推力越大,则惯性越大C物体的体积越大,惯性越大D物体含的物质越多,惯性越大解析: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D对;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受力大小、体积大小等因素无关,A、B、C错。答案:D4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

4、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解析: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和事实得出了一个结论,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够运动,如果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从表面现象看,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再加上他当时在学术界的权威性,因而这个观点持续了很多年,直到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得出了正确结论,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本题选项A、B、C都是亚里

5、士多德的观点,故选D。答案:D5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 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解析: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可以提高车速,但功率的大小与惯性无关。只要质量不变,惯性就不变,故A错;惯性与运动

6、时间无关,故B错;摘下或加挂车厢,会使列车的质量增大或减小,惯性发生变化,故C对;摩托车转弯时,身体稍微向里倾斜是改变其受力情况,惯性与力无关,故D错。答案:C6. 如图1所示(俯视图),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由A向B运动。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图1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向前运动,说明列车减速行驶,小球向北运动,则表明列车向南转弯。答案:A7如图2所示,一个劈形物体N,放在固定的斜面M上。物体N上表面水平,其上放

7、一光滑小球m。若劈形物体各面均光滑,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 图2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在水平方向运动状态不变,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故B选项正确。答案:B8如图3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转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可能是() A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图3B向左行驶、突然刹

8、车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解析:当汽车匀速运动时,摆锤与转轴相对静止,摆锤不会摆动,选项C、D错误;当汽车向右行驶,突然刹车时,转轴随汽车一起减速,由于惯性,摆锤以原速度向前运动,故会出现题图所示的情景,选项A正确;同理,当汽车向左行驶,突然刹车时,摆锤将会向左摆动,选项B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如图4所示,高为h的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匀减速向右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车厢顶部A点有油滴滴落在车厢地板上,车厢地板O点位于A点的正下方,问油滴落在地板上O点的哪一侧?此落点离O点的距离为多少?图4 解析:油滴未滴落时具有与车厢相同的初速度,油滴落下时

9、相对于车厢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a,落地时间为t,运动的距离为sat2,则油滴落在O点右方,与O点距离为s。答案:右10有两个瓶子,内盛水,一个铁球、一个与铁球体积相同的泡沫塑料球、两根细绳。将铁球和塑料球系好,铁球在水中下沉,瓶正放(如图5甲所示),泡沫塑料球在水中上浮,瓶倒放(如图5乙所示)。当瓶突然向前运动时,观察比较小球的运动状态。请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 图5解析:现象:小铁球的运动相对瓶是向后的,而泡沫塑料球相对瓶是向前运动的,如图所示。原因:由于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铁球质量大于同体积水的质量,更大于同体积塑料球的质量,所以铁球惯性大于同体积水的惯性,更大于塑料球的惯性,当瓶突然向

10、前运动时,铁球保持原来静止的趋势大于同体积水保持原来静止的趋势,同体积的水保持原来静止的趋势大于塑料球保持原来静止的趋势,因此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答案:见解析 5.1 牛顿第一定律(二)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力是物体获得速度的原因 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等严密的推理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B、D错误,C正确。答案:C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反映惯性大

11、小的,因此也叫惯性定律C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两方面问题: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故C错;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D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这样两方面问题,不是反映惯性大小,故B错。 答案:D3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小重力,使运动状态保持稳定B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C增大加速度,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D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解析: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丢掉副油箱可以减少其质量,从而减小惯性,运动状态更容易改变,D正确,A、B、C错误。答案:D 4. 某同学遇到一个难题:如图512所示,要求不直接用手接触塑料板和鸡蛋,手头只有一根木棒,利用本节所学的知识,将鸡蛋放入水中,请你帮助该同学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难题。解析:该同学可以用木棒猛击塑料板,使塑料板飞出,而鸡蛋由于 图512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就能使鸡蛋落入杯中,而避免手直接接触鸡蛋和塑料板。答案: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