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文冲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1202669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6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文冲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文冲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文冲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文冲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文冲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面是“海洋某区域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图”,有关该区域所在半球和洋流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参考答案:D解析:由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看出,该海域属于南半球,洋流由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较高的海区,应为寒流。 2.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功能区沿街道垃圾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 该功能区最可能为 ()A. 文化区B. 商业区C. 住宅区D. 工业区12. 下图中能够反映该功能用地付租能力的是 ()A. B. C. D.

2、 参考答案:11. B 12. A【11题详解】根据楼房层数,该功能区建筑物高大密集,且占地面积较小,说明该功能区地价高。高大建筑物和垃圾桶沿交通主干线密集分布,交通便利,最可能为商业区,B对。文化区往往分布在地价较低的区域,住宅区付租能力低于商业区,且建筑物高大密集程度低于商业区,A、C错。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外缘,不在市中心,D错。【12题详解】商业区在市中心付租能力最高,高于住宅区和工业区,距离市中心越远,付租能力越低,能够反映该功能区付租能力的是,A对。、在市中心的付租能力低,不能表示商业区,B、C错。不能表示基本功能区付租能力变化,D错。点睛:建筑物高大密集,且占地面积较小,说明该

3、功能区地价高,是商业区的特征。商业区在市中心付租能力最高,高于住宅区和工业区的付租能力,距离市中心越远,付租能力越低。3.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海上丝绸之路”东端处,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优势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A、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D、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14、关于“一带一路”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运输方式上看分别为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B、有利于提高中国大陆沿海港口体系的国际地位C、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间经贸合作D、有利于促进中国

4、不同区域经济水平的平衡协调发展参考答案:C D4.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2325题。23图中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A火电、天然气、水电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24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火电站”适用于()A输送线路 B输送线路 C输送线路D三条线路均可25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C解决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参考答案:23.A 24.A 25.C5. 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6.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

5、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江苏省流动人口总规模在2000-2010年中增加了95.4%,而以长江为界的苏北和苏南流动人口格局不同,苏北地区流动人口持续向地级城区、县(市)级城市集聚,农村输出人口减少;苏南地区城镇流入人口快速增加,农村流入人口普遍增加的特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0. 促使江苏流动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 国家政策B. 经济因素C. 交通发展D. 气候因素21. 与苏北相比,苏南地区农村流入人口普遍增加的原因有( )乡镇企业繁荣 交通通达性较好 农村环境优美宜居条件好 经济发达逆城市化发展A. B. C. D. 参考答案:20. B 21. A【20题详解

6、】促使江苏流动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人口总是向经济水平高,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的地区迁移,B对。江苏人口流动是自发性的,国家政策、交通发展为人口流动提供了便利,不是主要因素,A、C错。与气候因素无关,D错。【21题详解】与苏北相比,苏南地区农村流入人口普遍增加的原因有乡镇企业繁荣,需要的劳动力多,对。交通通达性较好,便于人口流动,对。流动人口主要目的是务工,不是居住,错。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错。A对,B、C、D错。点睛:促使江苏流动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人口总是向经济水平高,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的地区迁移。苏南地区农村流入人口普遍增加的原因有乡镇企业繁荣,需要

7、的劳动力多。交通通达性较好,便于人口流动。7.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 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 性。 A相对一致 差异 B绝对一致 相对一致C差异 整体 D地带 非地带参考答案:A8. 下图为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5-7题。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或 B. 或 C.或 D. 或6.若此图表示近地面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 或 B.或 C. 或 D.或7.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 与气压梯度力方

8、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参考答案:5.B 6.C 7.A9. 上海世博“零碳馆”利用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并且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及的天然“空调”。馆内的剩菜剩饭可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下图为世博“零碳馆”设计效果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2世博“零碳馆”的设计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23世博“零碳馆”的设计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人类崇拜自然B.地理环境决定论 C.人类主宰自然D.人地协调思想参考答案:BD10.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

9、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图11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920题。19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区20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C丙区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参考答案:B C11. 阅读以下资料完成911题。资料:1972年8月7日,太阳表面突然出现增大、增亮的斑块,使强烈的太阳X射线、紫外线和射电波伴随着大量带电粒子流,连续猛烈轰击地球达一星期之久在爆发开始后5小时之内,有一股约粗16千米、长达7万多千米的

10、带电粒子流,以6500千米/秒的高速闯进地球大气层顿时,地球上几乎所有飞机和轮船上的磁盘指针都动起来,全世界的电报通信彻底中断,极地上空出现美丽的光带。9资料中所描绘的太阳表面发生的活动现象和其对应太阳大气层是A黑子/光球层 B耀斑/色球层 C日珥/色球层 D太阳风/光球层10当太阳活动增强时,资料中没有出现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是A旱涝灾害 B磁暴 C极光 D无线电短波11下列地区能看到美丽的光带(极光)的是A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B中国的长江流域C赤道地区 D加拿大的高纬度地区参考答案:B A D12. 为降低生产成本,在汽车工业城最适宜布局的工厂是( )A甜菜制糖厂 B钢铁厂 C电子工业 D有

11、色金属冶炼厂参考答案:B13. 右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区简图,其中P地为钢铁厂,据此完成3435题。34.图中农业区分布的地形主要是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35.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是 紧临矿产资源 沿河流建设 紧临农业区 沿交通线分布A. B. C. D.参考答案:A D14. 图13是某海区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图中纵横直线表示经纬线,曲线表示海水等温线(单位:),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问题:(6分)图13(1)图中洋流A的性质是(寒流或暖流)_。(2)图中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间隔为5,中间一条纬线的度数为20,则A点的纬度位置为_。(3)假如该图所示洋流在太

12、平洋某海区,该洋流的名称为 ;简述它对周围地理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3分)。参考答案:(1)寒流 (2)25S (3)秘鲁寒流 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对秘鲁太平洋沿岸成为荒漠环境起一定的影响; 上升流把海底营养盐类物质带到海洋表层,形成著名的渔场; 海轮向北航行的速度,比向南航行的速度快的多; 加快沿岸海水的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的范围扩大。(答3点得3分)15. 太阳黑子出现在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平流层参考答案:A16.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参考答案:C17.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3

13、. 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甲、丙、乙、丁 D. 丁、乙、丙、甲4. 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 教育压力大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困难 D. 死亡率高参考答案:3. D 4. A试题分析:3. 甲为人口金字塔图,塔基宽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为四个坐标的统计图,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丙为三角坐标图,0-14岁人口比重22%,15-64岁人口比重为72%,65岁以上人口比重6%,属于中年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D为柱状图,自然增长率是个负值。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丁、乙、丙、甲。4. 甲地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人口比重过大等问题。青少年及儿童人口比重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