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言文一课一练手打版考前复习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221137115 上传时间:2021-12-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文言文一课一练手打版考前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下文言文一课一练手打版考前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下文言文一课一练手打版考前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下文言文一课一练手打版考前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下文言文一课一练手打版考前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下文言文一课一练手打版考前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文言文一课一练手打版考前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下文言文一课一练21 与朱元思书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缥碧()急湍甚箭()轩邈() ()泠泠()嘤嘤()千转不穷()鸢飞戾天() ()二、解词1、从流飘荡: _ 2、任意东西: _ 3、猛浪若奔:_ 4、负势竞上: _ 5、互相轩邈轩:_ 邈:_ 6、千转不穷: _ 7、鸢飞戾天者: _ 8、经纶世务者: _ 9、窥谷忘反:_ 10、横柯上蔽: _ 三、翻译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_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_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 _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_ 四、填空及问答1. 本文作者,字,朝文学家。其文章风

2、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2.“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会“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3. 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22 五柳先生传一、解词1、何许人也: _ 2、不详其姓字: _ 3、每有会意: _ 4、或置酒而招之:_ 5、造饮辄尽(造:_ 辄: _)6、期在必醉: _ 7、曾不吝情去留(曾不:_ 吝情: _ 去留: _)8、环堵萧然:_ 9、箪瓢屡空: _ 10、晏如也: _ 11、不戚戚于贫贱: _ 12、不汲汲于富贵: _ 1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_ 14、衔觞赋诗: _ 二、翻译句子1、好读书,不

3、求甚解。_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_ _ 3、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_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_ 5、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 6、衔觞赋诗,以乐其志。_ 三、填空及问答1、 五柳先生传 的作者是,名,字,世称。他是(时期)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 ,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2. 文中最能表现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特点的四字短语是( 2个) 。3、从文中可以看出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爱好)是达到了 “” 的程度;二是,达到了 “”的程度。三是,目的只是 “” 。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4.五柳先生“好读书” ,为什么“不求

4、甚解”? 5.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 “葛天氏之民”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3 马说一、解词(1)写出本课的四个通假字并解释: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2. 骈死于槽枥之间:_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 4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 5执策而临之: _ 6 以其道:_ 7通其意:(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1、食一食或尽粟一石:_ 食马者: _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 食不饱: _ 食之不能尽其材:_ 2、见才美不外见:_ 见往事耳: _ 3、策策之不以其道:_ 执策而临之:_ 4、道策之不以其道:_ 不足为外人道也:_ 5、能安求其能千里也:_ 虽有千里之能:_ 二、填空及问答1、马说

5、作者_,_代文学家。“说”是古代的一种_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文体的看法。2、马说通篇用的是_ 的写法,千里马比喻_,伯乐比喻_ ,食马者比喻 _ 。3、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 4、请用文中原话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_ 三、翻译句子: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_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 _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 24 送东阳马生序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6 分)无从致( )书以观每假( )借于藏书之家弗之

6、怠( ) 走( )送之不敢稍逾约( ) 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益慕( )圣贤之道执经叩( )问先达德隆望尊( ) 未尝稍降辞色( ) 援( )疑质( )理,或( )遇其叱咄( ) 礼愈至()俟( )其欣悦负箧曳屣( ) 四支( )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 )沃灌( ) 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4 分)1.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5.故

7、余虽愚,卒获有所闻。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7.盖余之勤且艰苦此。三、理解( 10 分) 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2、本文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想说明什么道理?3 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26 小石潭记一、填空(每空1 分,共 7 分)本文选自_ ,作者 _,字 _,河东人。_代文学家,“ _”之一。与 _共同倡导 _运动。二、词语解释(每空1 分,共 27 分)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水尤()清()冽()卷()石底以出坻()屿()嵁() 翠蔓()潭中鱼可()百许头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犬

8、牙()差互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三、翻译(每个2 分,共 16 分)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7.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8.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四、简答1、本文作者通过写小石潭环境的,表达了作者的心境,这种手法是。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

9、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4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答:5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答:清澈、清冽。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27 岳阳楼记一文学常识填空。1、 本文选自 ,作者,字,谥号,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家、家、家。二、解释加点词语。 (44 分) 谪()越()明年()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此则岳阳楼之()

10、大观()也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若夫淫雨() 霏霏()连月不开()浊浪排空()薄()暮冥冥忧谗()畏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鳞()郁郁()青青长烟一()空()宠()辱偕()忘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微()斯人吾谁与归()三、翻译句子 (20 分)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上下天光,一碧万顷;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11、哉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10、微斯人,吾谁与归?四、问答1. 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地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2. “迁客骚人” “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3.本文中心:五、用原文语句填空(12 分) 1、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千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3、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

12、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28 醉翁亭记一、填空(每空1 分,共 6 分)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作者 _,字 _,自号 _,晚年又号 _,谥号 _,_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词语解释(每空1 分,共 33 分)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山()行六七里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作()亭者谁名 ()之者谁饮少辄()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至于负者()行者休于树()伛偻提携()临溪而渔()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宴酣()之乐弈()者胜觥()筹交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已而()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谓()谁三、翻译句子: (16 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五、简答( 4 分)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