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上传人:星**** 文档编号:220868117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研究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研究报告主持人:刘艳红一、核心概念界定1.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2. 群文阅读课内阅读:是指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全新阅读教学模式的要义是立足于课内精读,做好方法引领,使学生的

2、阅读实现向课外多向度的有效迁移、拓展、整合,从而达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有目的的获取并概括信息能力,涵养人文情怀的目的。3. 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策略研究:是群文阅读的课内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的合理科学的方法、途径。它是针对课堂阅读量较少的问题研究出的一套能提高课堂效率的、实现有效课堂向课外延伸的一套高效阅读方法,它以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并以此类文章为精读文章,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进而综合其他教材版本,引入经典类文,拓宽阅读面,把优秀的文章汇集起来,是针对科学选文、选对文、选好文,合理设计,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

3、完美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并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的一套研究方案。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它改变了单篇教学的传统,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它是一种具体的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二、研究目标1. 探索出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标准、方法、途径。课内阅读如何合理地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结合点至关重要,所选文章必须要和课内阅读的一篇或者一组文章切合,从不同角度补充课内阅读不足,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阅读的兴趣爱好。2. 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以群文阅读为主的课堂新模式。实现群文阅读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把课外精选文章带入课堂,使课堂充满

4、活力与张力,从一个小小的点出发,从而洞见大的世界。3. 引导学生学习、发现、总结、提升自己的阅读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自觉地运用到实际的课内外阅读中去,从而大幅度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4.通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选文策略的研究,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三、研究内容实施过程我们课题组成员精诚合作,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经过一年的研究讨论实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老师根据自己学生实际,能够针对性的灵活运用课堂教学艺术,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个性魅力,阅读教学效果与以前相比有明显提高。(一)理论学习交流我们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多次通过网络、书籍查阅了解了国内外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讨论了我国小学阅读

5、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了解了中国台湾在多文本阅读教学方面的实践和成果,最后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最终确立了我们课题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此课题的研究找到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二)课上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指导阅读技巧1.指导阅读策略阅读策略大致可分为精读、略读、浏览、默读、跳读等,针对不同的文章或段落我们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不能像过去一样,片面强调精读,因此我们让学生练习默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从关键段落和语句中理清文章脉略,再把握文意,重要的语句和段落让学生精读品味,这即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又练习了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一堂课,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2.看“课文导读” 确定

6、“阅读类点”如果说“单元导读”中可以找到“阅读类点”,那是一个统领整个单元的“阅读类点”,相对于课文之间的整合,我们也可以找到它们的“阅读类点”,上成一个整合型的群文阅读课。我们知道,每一个单元之前的那段话就是“单元导读”,单元导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文性的要求,二是语文要素的要求。“精读课文”前的导读就是“单元导读”,所以,“精读课文”前一般是不安排“课文导读”的。那么,何为“课文导读”?“课文导读”就是安排“精读课文”向“略读课文”过渡的一些指向,虽是过渡性语言,但这段话指向语文要素的特点是比较明显的。先来看“单元导读”。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这样一个主题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导

7、读是这样要求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妙笔生花,为它们写下了一篇篇生动的文章。本组课文,有的是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有的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我们来认真读一读,具体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还可以试着比较一下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接着看本单元安排的课文。白鹅作为精读课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首先抓住了白鹅“高傲”的特点,接着写“饿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作者抓住白鹅特点,进行具体描写。那么,“抓特点,写具体”就可以成为语文要素的一个“阅读类点”。再看看教材中的“课文导读”。编者是怎样安排这一“阅读类点”的?“课文导读”是这样

8、安排的:“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真是架子十足,高傲得很。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白鹅又是怎样的呢?默读下面的课文,想想这只白公鹅有哪些特点。再比较一下,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段“课文导读”既是对白鹅课文中语文要素的一个总结,丰子恺抓住白鹅“高傲”的特点,写得栩栩如生。即“抓特点,写具体”。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笔下的白鹅又有哪些特点呢?作者是如何把这只白鹅写得栩栩如生的,一目了然。最后,想想课堂上的“课文导读”。课内大量阅读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无论是“链接阅读”,还是“拓展阅读”。无论是“比较阅读”,还是“镶嵌阅读”等等,教师都需要有过渡语言的,这些过渡性的语言,是否指向“阅读类点”将

9、直接成为本节课整合阅读效果的一个关键所在。综上所述,“阅读类点”是可以从教材“课文导读”中寻找的,更是我们课堂上过渡时所要强调的,因为她的作用在于可以采用“串珠式”阅读,更主要的是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3.合理组文我们的孩子普遍缺乏阅读兴趣,所以在组文方面,老师们要精心,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文章入手,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层层拔高。4.增加广度同一主题的不同文章,在写作手法,文字风格方面都存在异同;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的文章也会有思想和写法上的不同;同一体裁的一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也会有差异。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发现相同和差异,比较表达效果,学

10、生会有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广度,他们能更深刻地认识一种文体,了解一个作家。5.挖掘深度课堂的功能只相当于一个例子、一个实验题、一把钥匙,更广阔丰富,更生动多变,更精彩的世界在课外,在生活中。这样,在群文阅读课上,我们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用词和情感,并在班级固定的读书时间内谈心得体会,开展阅读兴趣小组,阅读教学相结合,这样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心得”多了,“体会”深了,阅读的能力也自然增强了,阅读的兴趣也随之进一步强化。(三)家校联合促进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意识到,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1、单靠老师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家校联合机制,沟通和交流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阅读状况,并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改变家长落后的观念,强调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上的重要作用,号召家长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课外书籍,并推荐了一些适合孩子的书籍,同时建立家长微信群,及时交流和反馈信息。四、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1.以课文阅读为基点,进行扩展延伸,筛选大量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让学生的阅读目标更为明确。打破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以某个侧重点为选文标准,构建群文阅读的新模式。2.构建以课堂为主阵地,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素材中寻找共同点或者不同点,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现、总结阅读方法,并自觉运用于以后的阅读。3.积

12、极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阅读的技能。4. 通过群文阅读中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驾驭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审美趋向。5. 形成同经典对接,与时代同步,视野开阔,触类旁通,有效阅读表达创见的整体语文素养。五、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1.文献查阅法在课改的今天,群文阅读将是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不仅在于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学生阅读文本的数量发生质的变化,更在于它应该具有推陈出新的划时代意义。用文献法进行理论的搜集和学习研究,查阅、了解群文阅读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和实

13、践现状,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以及存在问题,掌握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方面的相关理论,使我校课题研究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2.调查分析法调查分析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内阅读及课外阅读,对学校的学生、教师等进行调查,弄清当前小学生阅读现状及学生阅读力水平,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研究实效。3.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渗透在参研教师研究过程当中,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并组织参研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开展协作式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4.访谈法对参研班级进行实地考察

14、,通过与教师、家长的访谈及对学生阅读学习的访问,分析并提炼影响学生阅读力的因素。5.实验法结合中高段学生语文学科教育实际状况尤其是阅读教学实际,在学校语文课堂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验,考察对学生阅读力的影响。6.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主要是通过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较有效的学校的研究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在学校推广应用,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六、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学校经过一年以来的课题研究,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结合,通过全体语文教师的实践与研究,整理出来了七大课型:单元预习课、丛书预习课、精读引领课、阅读分享课、阅读拓展课、读写结合课、主题实践课。并根据七大课型,各年级教

15、师群策群力编写整合教案。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内。没有了繁琐的课文分析,立足于学生的“学”,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老师“简简单单教语文”,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案,课上采用1加1、1加X、X加1或X加Y的模式,瞄准学生“发展点”,精选“读点”、“讲点”、“练点”、“辩点”,严把时间的“三分之一”(即:课堂三分之一的时间学教材);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严把时间的“三分之二”(即: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读丛书或课外书),学生有了充足的读书时间,课堂上,书声朗朗。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读出了情,读出了趣,读出了美,读出了味。把课外时间充分利用,将读书情趣延伸课外。学生在读书中学会了读书,

16、“晨诵”“午读”已成为习惯,阳台上,松树下;操场上,栏杆旁,同学们手捧丛书或整本的书,专心致志,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多种渠道保证有书可读。除了读主题丛书外,每学期初,我都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在班里建立图书角,创立“空中图书馆”,最大限度保证学生有书读。七、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我们研究的课题紧扣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际和小学生的阅读现状,研究内容具体、明晰,研究目标合理、可行,而且得到了我市教育界前辈及林州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的悉心指导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经过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深入、细致的探索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使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加强了课堂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对学生的影响,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潜能,发展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阅读教学质量,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