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主题性即兴舞蹈教学设计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0723544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主题性即兴舞蹈教学设计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少儿主题性即兴舞蹈教学设计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少儿主题性即兴舞蹈教学设计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少儿主题性即兴舞蹈教学设计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少儿主题性即兴舞蹈教学设计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儿主题性即兴舞蹈教学设计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主题性即兴舞蹈教学设计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少儿主题性即兴舞蹈教学设计研究 赵伟军摘 要:本文基于对美育的认知及少儿舞蹈教学的目标定位,通过对当下少儿舞蹈中“你教我学”,“重技能、看表象”的教学现状的剖析,提出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增设了即兴舞蹈教学,通过对即兴舞蹈教学的“路径设计、教学设计”两维度大来构建一种自主、创新的课堂范式,让舞蹈教学回归育人的初衷。关键词:主题;即兴舞蹈;设计舞蹈教育是少儿美育方法之一,是以获得素质健全、人格完善、终身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激发学员的兴趣,提升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下少儿舞蹈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手段就是“你教我学”,以教师为主体,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启蒙和初级段学员的专业

2、规范性,但对于中高段的学员来说,形式较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使学生处于动作记忆与演绎的状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技术技能,缺少情感的培育,创意思维的开发,形成了“重技能、看表象”的少儿舞蹈教学认知的偏差,弱化了艺术教育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的初衷,不利于学员的终身发展。基于以上的这样一种现状,提出在少儿舞蹈课堂中增设主题式的即兴舞蹈创编内容(环节),通过引导、启发等方式丰富教学手段,重塑课堂,构建一种自主、创新的课堂范式,提升舞蹈的教学质量,促进少儿自主发展。一、路径设计(一)明确教学目标,厘清专业内核少儿舞蹈教育与舞蹈职业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少儿舞蹈的主要任务是对少儿进行“舞蹈知识的横向与纵向的构

3、建”,激发兴趣与提升美感,懂得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不论是欣赏美、表现美还是创造美,除了人与生俱来的潜质外,更多的是需要在一种经过设置专业课程的环境中来提升其能力。那么如何设置课程成了重中之重。在明确目标之余,厘清舞蹈专业内核能更加有效的提升少儿舞蹈教学成效,在课程内设的设置上更加聚焦具象,做到有的放矢。舞蹈虽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更多的是感性世界的产物,但其肢体的表现形式是可以通过理性的分析寻找到规律的,所有动作语言都是需要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力量上完成,即舞蹈的“时空力”三要素。即肢体动过的完成是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可以是无声的世界,较为常态的都是伴有音乐伴奏,基本上与音乐是一种生来的

4、天然组合关系,节奏是舞蹈与音乐共同的基础。也有脱离音乐节奏之外的心理节奏,更多的是舞者内心自我表现的一种主张,是一种更为高级的音乐表现。同时肢体的表现是通过人体的动作在空间的运动完成的,被称为空间艺术,在教学中三位空间得到最为广泛的运用与认同(地面为一度空间;二度空间是以人体身高水平的空间位置;双脚腾空跳跃即为三度空间。通过对肢体动作理性的分析,有效地的为即兴舞蹈内容的设计做好铺垫工作。(二)依据儿童经验,筛选适宜主题所有的肢体表现都是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或是为某个主题而服务的。那么如何选择符合少儿舞蹈的专业特性,对位于授课对象的心理特征的主题内容,是通过实践研究与教学探索,依照以下设计原则进

5、行的。(1)教育性原则:主题内容积极健康向上,有助于少儿的身心发展,达到美育的目的,帮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2)先验性原则:内容的选择需符合少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方式,建立在原有的经验基础或是可感受的能力上,如闹元宵、下雨了,学生有过直接或间接体验的主题内容。(3)艺术性原则: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主题的选择是要遵循舞蹈的动态性、节奏性、造型性、抒情性及综合性等特征进行主题的筛选。符合于审美标准的特性,如最具江南特色的采茶舞舞曲中婉约、勤快的、积极向上的少女形象。舞蹈偶像中所表现出阳光健康、乐于助人的少先队员的舞蹈形象等。(4)拓展性原则:丰富的主题内涵与知识的交叉,有助于不同形式的

6、舞蹈表达方式,也有利于智力因素的提升,需要通过知识的迁移与能力的转化、人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来完成主题性即兴舞蹈创编。它可以是传统的民间舞蹈、基础训练,教学大纲等内容的延伸。如中国舞协中的吹泡泡,根据这样的主题进行拓展,进行即兴教学,也可以从官方举办的舞蹈赛事中,从优秀少儿舞蹈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寻中找到主题,同样也可以跨学科类的寻找主题,音乐小鸟别哭就是一首专门为保护小鸟所创作音乐作品。根据这样的一种环保主题同学能即兴创作了小鸟不同时期的形象,成功的捕捉到了舞蹈动机,创作舞蹈作品哭泣的小鸟。为了能更方便课题内容的实施与操作,遵循上述的选题原则将主题内容主要分为人文和自然两大类,依次将人文类划分成劳作

7、、教育、职业、节日四项类;将大自然划分成四季、气象、风景三项类,且可将各类项进行聚焦细化,延伸拓展。(三)形成指导纲要,制定操作指南在明確了整个少儿舞蹈教学目标,厘清专业内核的基础上,梳理出主题内容,再依据学生的舞蹈基础,接受能力,心理特性等角度出发,从单一到复杂;从表象到内在;从外在内容表现到作品立意等多维度进行单元性的课程内容设置。从教学内容的安排,表现形式,所要达成的目标,及在课堂中时间占比等维度综合考量,形成了指导纲要。二、教学设计(一)三线交织的理念纵贯1.准确的角色定位从“跟老师学跳舞”转向“学生跳自己的舞”,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不再是老师背对学生,学生紧盯老师,规整划一的重复练

8、习某些固定的动作。同时打破了“舞种”的限制,启发和引导学生源自真实情感的个性表达,通过多种渠道想方设法的让学生舞动起来,表现出学生对主题理解的个性差异,可借助音乐、道具、图片、绘本等方法,用身体表现图画、处理节奏、用动作表演故事或绘本内容等,勾勒和演绎不同的主题舞蹈。如在即兴舞蹈实施一定阶段之后,学生对即兴舞蹈创作的主题及流程有了较为清晰的概念,可以让孩子自主的寻找一些适合于即兴舞蹈的主题内容,孩子们将其从独特视角出发,提炼出一些贴切生活和认知能力的主题。如在开展即兴舞蹈下雨了之后,让学生们自己寻找主题,他们结合现有的知识迁移法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找出一些角度新颖,富有童趣,内容聚焦,如主

9、题徐亿甜同学的被蜜蜂咬了、看蚂蚁搬家,凌心悦同学早晨的战斗等。舞蹈飘舞的落叶就是根据周灿灿同学提供的主题踩落叶拓展而来的,同学们将落叶铺满教室,手持叶子,仿佛置身于森林之中,时而扮演落叶仙子,时而化身成片片落叶,旋转于空中。2.明确的职责分工教学内容从“老师编、学生演”转向“学生编、学生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神帮助学生完成对动作的即兴创编,激发学员的表现与创作欲望,完成动作的创作、创新,在已呈现的动作上寻找创意、凸显主题、引导发展、提出建议辅助完善等工作。如在即兴舞蹈开展初期,学生还没有能力对即兴舞蹈的主题进行审阅,提出设想,主要以教师预设的主题内容为主,帮助学生获得发展。如主题为下雨了

10、的即兴舞蹈,是一个被学生所认知的生活场景,通过这样的主题开展,让不同的组别进行不同情感的体验,可以表现为雨前对雷声的惊恐,也可表现对雨中嬉戏的欢乐,更可通过对道具书包、衣服、及书本等在即兴中的运用,从中折射出每位或每组同学的对同一主题所持有不同的情感态度,表现不同的舞蹈方式。3.多维的评价体系提倡一种“真即美”的普适性身体表现美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形象佳、跳的好,一般都是站在最显眼的位置,而形象略差,协调感弱的学生总是游离在队形的边边角角,常使一些孩子受到伤害,打击自尊。主题性即兴舞蹈充分体现对学生追求美、表达美的尊重,感受到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建立舞蹈自信。关注学生能否理解艺术中蕴含的精髓,

11、能否运用艺术的语言去“思维”,能否反应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且将自己的创作在内的艺术作品与历史的、文化的和美学的联系起来。在即兴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对音乐感受力及认知方式等有差异,所呈现的舞蹈内容、形式及完整度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切忌用“对与不对”作为衡量标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自主思维,然后帮他指出技能或作品表现上的缺陷。如果以作品是否能做的“对与不对”为标准,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下次学生的作品就会失去个性,丧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分层次评价,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采用雷达图等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评价。(二)一课多例的教学设计1.教学思

12、路的“一课多例”课堂在原有基础之上增设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组舞及群体舞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表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是不尽相同。独舞: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内在情感的需要,自我的一种表达,侧重于肢体的解放与创作。双人、三人、四人舞:更多关注的是舞者之间的身体配合,正确处理舞者之间的人物关系,完成动作的默契度及空间造型。群舞:更多关注的是舞蹈在舞台上的画面呈现,队形的调度的运用。这其中除了学员自身专业能力的高低之余,对学员的综合能力有很强的挑战性,特别对学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都有极大提升作用。2.教材处理的“一课多例”主题内容的实践探索丰富广阔,有

13、利于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使之展现丰富多元的色彩。课堂在有意回避“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上,借助一个“主题”或是一个“动机”展开,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真情实意表达为美。根据教学侧重点的差异,授课对象的不一,课例也因人、因地等外在条件进行形式上的调整,形成了一课多例的创新特色教学。3.教学形式的“一课多例”主题性即兴舞蹈的开展适用于不同的场地与空间,除了常规的舞蹈教室之余,可以将活动拓展到室外的操场、剧场、博物馆及大自然之中。如在2016、2017杭州少儿艺术团暑期的文化探寻活动中,将场地置身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孟仑植物园内,让孩子们根据现场孔雀的主题进行现场的即兴与创编,孩子们根据自己对孔雀形态、动态

14、的不同理解,创作出不同风格的孔雀舞蹈,野象队的孔雀舞;彩云之南队的傣家女;雀之灵队的泼水狂欢;天鹅队的孔雀湖。不论是从音乐整合,还是后期队形梳理,都体现出孩子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可突破课堂的局限性,因便于专业课程内容实施,一般的少儿舞蹈授课都是男女分班,通过户外灵活的组织搭队,可以互补性别上所带来的局限。男生奔放粗线条式的表演可与女生细腻柔美进行互补,女生的保守缜密与男生大胆的开放的思维碰撞,呈現出不一样的即兴舞蹈作品,是一种全新的组合方式,丰富了即兴舞蹈的创作。从中所产生的即兴创编舞蹈都是另一个本版的教参,对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三、结论舞蹈除基本训练之外,应引导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抽

15、象的音乐和节奏变成鲜活的思维,在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诠释舞蹈,而即兴舞蹈有效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以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可以帮助孩子们完成了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形象的升华转换。让孩子跟随音乐,体验源自于内心深处自己对舞蹈的诠释,释放自己的肢体,表达出属于自己的舞蹈语汇。大大的提高了学习舞蹈的自主性,更使课堂充满了创作活力,而且对于教师来说,也有助于加强自身对舞蹈教学的研究,提升专研钻研能力。通过主题的设计让即兴舞蹈设计更加系统规范有序,为即兴舞蹈教学建构了较为完整内容体系。参考文献:1吕艺生主编素质教育舞蹈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2刘青戈.中国舞蹈通史中华民国卷M.上海出版社,2013.3【美】Lynnette Young Overby、Beth C.Post、Diane Newman.舞蹈与统整性课程设计101动作历险记M.刘淑英宗校阅.程宜莉,詹雅涵,译.台北:华腾股份有限公司,2008.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