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0723542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 马磊小麦生长过程中,茎基腐病很容易出现,严重威胁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茎基腐病有着较多的诱发因素,种植人员需深入掌握其发病特点与规律,进而将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应用下去,促使茎基腐病的发生率得到降低,影响程度得到控制,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一、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菌及症状特点茎基腐病属于土传病害的范畴,具有十分复杂的病原菌,涵盖了黄色镰刀菌、假禾谷镰刀菌等多种类型。通常情况下,小麦植株的根部、茎基部是病原菌的主要侵入途径,受地块土壤病原菌分布的直接影响。免耕田块内,土表、地面的病原菌较多,所以容易侵入到小麦植株的茎基部及以下位置。而若地块内存在着大量的小麦植株残体,

2、则会侵入到小麦植株的根茎部。茎基腐病主要有这些症状:首先,死苗、烂种。若病原菌侵染到种子,将容易有烂种现象发生。小麦苗期长势较差,枯萎现象明显,茎基部叶鞘、茎秆等呈现出褐色状态,也可能会有腐烂现象出现于小麦植株的根部。其次,褐变。小麦植株生长期内,容易有褐变现象出现于茎基部的2个茎节,甚至会向第6茎节延伸,基本上穗部不会受到较大的危害。若地块内湿度较高,也会有不同颜色的霉层出现于植株的茎节处。二、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因素1、土壤条件由于茎基腐病属于土传病害,因此土壤条件会影响到茎基腐病的发生。部分地块属于砂质土壤,具有较高的粘度,十分容易传播病原菌。同时,洪水涝灾也影响到病害的出现,部分月份具有

3、较高的降雨量,导致低洼地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涝灾,进而带来严重的茎基腐病害,严重降低了小麦的整体产量。2、秸秆还田目前,很多地块开始实施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策略。但部分地块将旋耕机播方式应用过来,不具备较深的耕层,导致地块累积了大量的病原菌。这些地块不仅出现了严重的小麦茎基腐病,也存在着明显的玉米茎腐病。3、气象条件气象条件也会影响到小麦茎基腐病的出现,小麦播种期、灌浆期内最容易出现茎基腐病,主要原因就在这些阶段内降雨较多、气温较高。以某地块为例,2018年9月份降雨量较高,加大了田间湿度,有积水问题出现于低洼地块。11月份,由于积温较高,适当提前了小麦机播期,麦苗不具备良好的抗病性,进而侵染病菌。

4、2019年5月份,降雨量较多,迅速蔓延茎基腐病病害。4、土壤营养很多种植人员为增强小麦植株的整体长势,对氮肥大量施用,这样虽然小麦能够旺盛的生长,通风透光性却大大降低,更容易发生、传播小麦茎基腐病。过度施用氮肥,导致锌肥严重不足,加大了茎基腐病的发生率。三、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控策略1、农业防治首先,要对小麦品种合理选择。不同的小麦品种具有差异化的抗病性,种植人员要将地块土壤肥水条件、播种期、茬口安排等因素全面纳入考虑范围,合理选择品种,保证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且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要制定轮作倒茬制度,蔬菜、豆类等双子叶作物为最佳选择。通常情况下,轮作倒茬频率控制在2年一次即可。其次,要做好整地工作

5、。受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机械旋耕目前成为整地的主要方式,深度通常在15cm左右,容易传播病原菌。秸秆还田后,一般在土壤耕层上层部位留存,这样就会有大量的病菌积累,且土壤也会遭到翘空,进而对小麦播种、出苗等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收获前茬作物后,需将深耕工序落实下去,按照30cm标准控制耕层深度。同时,做好细耙、打畦等工作,促使整地质量得到提高,控制病原菌的传播。再次,合理施肥与浇水。小麦具有较长的生育期,需求的营养元素较多,若单一施用某一种肥料,小麦植株的营养需求将难以满足,不仅小麦长势得不到保证,也会降低其抗病性能。因此,种植人员需要科学施肥,搭配施用不同的肥料。要合理搭配有機肥与化肥、大

6、量元素与中微量因素,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结合小麦植株生长阶段,进行必要的追肥处理。要分层施用肥料,促使耕层内肥料均匀性得到保证。有机肥适用过程中,要对其腐熟度严格控制。此外,小麦生长的水分需求较大,种植人员需将小麦需水规律纳入考虑范围,科学实施浇水工作,促使小麦的出苗、生长需求得到满足。最后,科学控制播种期和播种量。种植人员要将土壤状况、气候条件、品种类型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科学确定播种日期。若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做到适期播种,则对播种量酌情增减。尽量将机械播种方式应用过来,这样下种均匀性可以得到保证。若小麦植株出现了零星的病害,则需于园外统一销毁处理发病植株,避免病菌向更大范围内蔓延和传播。2

7、、化学防治首先,要做好拌种、包衣处理。通过拌种工序的实施,能够促使种子抗病虫害性能得到增强。一般情况下,拌种过程中可以将多菌灵、戊唑醇等药物应用过来。其次,做好土壤消毒工作。部分地块出现了严重的病害问题,在整地过程中,可以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应用过来,促使土壤中的病菌得到有效杀灭。最后,及时喷洒药剂。小麦植株返青拔节期内,要结合地块实际情况,适量喷施井岗霉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药物,这样不仅能够防治小麦茎基腐病,又能够预防纹枯病、蚜虫等其他病虫害问题。要向小麦茎基部喷施药液,进行两次喷施即可,喷施间隔保持在10天左右。抽穗扬花期内,需喷药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问题。喷药过程中,需进行必要的追肥工作,分别追施锌肥、硼肥以及磷酸二氢钾等,这样茎基腐病的发生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控制药物的用量,借助于足量的水二次稀释药物和肥料。要均匀喷施药物,避免有冲喷、漏喷等问题出现。综上所述,小麦茎基腐病会对小麦的生长与产量造成严重威胁,种植人员要明确茎基腐病的发病特点,制定完善的防控方案。要克服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将农业防治技术综合运用过来,促使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得到提升。(作者单位:463700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