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调查方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15)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220710765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调查方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1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调查方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1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调查方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1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调查方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调查方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15)(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调查方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15)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调查方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15)盗传必究 一、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1.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 )。A.美国 B苏联 C德国 D英国 2个案调查是一种( )。A定性研究方法 B定量研究方法 C定性为主兼有定量的研究方法 D定量为主兼有定性的研究方法 3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 )。A.正相关

2、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 D曲线相关 4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中所有个体之间的( )。A普遍性 B复杂性 C同质性 D异质性 5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主要采用( )。A【参考文献】:p 查找法 B检索工具查找法 C计算机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6最为简单,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是( )。A总加量表 B语义差异量表 C累积量表 D态度量表 7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 )。A文献法 B访谈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8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p 的访谈类型是( )。A个别访谈 B集中访谈 C深度访谈 D结构式访谈 9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 )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A问卷 B

3、访谈 C 人们的感觉器官 D搜集文献 10.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 )。A文献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的答案正确)11.以下属于社会群体的是( )。A家庭 B政府 C政党 D村落 E非正式组织 F军队 12.按调查对象的范围,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主要有(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个案调查 F会议调查 13.非概率抽样的方式有( )。A类型抽样 B判断抽样 C整群抽样 D定额抽样 E偶遇抽样 F滚雪球抽样 14.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 )。A收集 B筛选 C分类 D汇编

4、E审查 F分析p 15.按照目的、作用、内容分类,调查报告的种类大致有( )。A情况(概况)调查报告 B事件调查报告 C经验调查报告 D问题调查报告 E对策(理论)调查报告 F典型调查报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6.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与具体准备。17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18.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是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19.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20.统计学中通常以30个单位为界,把

5、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至少不能少于100个单位。21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22.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23.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24.提高实验的效度,要从实验的外在效度和内在效度 两方面着手。25.一般认为资料分析p 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p 、定量分析p 和理论分析p 。三、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问卷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答: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

6、(2分)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2分)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2分)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2分)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2分)27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 答:是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即使处于自然的常态下,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如果受到非常态的突发的外来刺激,其变化的范围或刻度会加大

7、,这时要准确地判断该事物的变化中究竟有多少由非常态的外来刺激引发,显然就必须排除那些常态的、自然变化的成分,这就需要有另一个同期的、始终处于常态的相同事物做参照,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四、论述题及应用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8.概率抽样有哪些类型?阐明其各自含义。答:概率抽样依照具体抽样方法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简单随机抽样对总体中所有个体完全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即抽样时是不对所有个体进行任何分组排列的,抽取样本的数量是事先设定的,是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的,从而使总体中任何个体都同样有被抽取的平等

8、机会。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简单随机抽样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简单易行,是概率抽样的理想类型。这种抽样方法,在总体同质性较高时,用来比较准确有效,但在总体异质性较高时,则不一定效果好。(5分)(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其做法是先编制抽样框,将总体的所有单位都按一定标志排列编号;再用总体的单位数除以样本的单位数,求得抽样间距;然后,在第一个抽样间距内随机抽出第一个样本单位,作为抽样的起点;接着,按照抽样间距依次抽取样本单位,直到抽足样本的单位数为止。同简单随机抽样相比,系统抽样有明显的优点:易于实施,工作量较

9、少;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更均匀,精确度更高,代表性更强。其局限性与简单随机抽样一样,也是仅适用于同质性较高的总体。当总体内不同类别个体的数量相差过于悬殊时,采用此法所抽出的样本代表性可能较差。(5分)(3)分类抽样。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分类抽样有着突出的优点:能够克服简单随机抽样的缺点,适用于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结构较复杂,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精确度较高;便于对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探索;便于分工。分类抽样的缺点

10、是,如何分类通常由人们主观判定,因此要求调查者具备较高的素质与能力,并且必须事先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而它们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完全实现,这就会影响分层的科学性和精确性。(5分)(4)整群抽样。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或集体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群体,每一个群体为一个抽样单位,再用随机的方法从这些群体中抽取若干群体,并将所抽出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集合为总体的样本。整群抽样对于个体单位之间界限不清的总体,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却并不适用于总体单位界限分明的情况。另外,整群抽样对于所含子群总数较少的总体也不大适用。整群抽样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通过转化抽样单位扩大抽样的应用性,降低成本,

11、提高效率。整群抽样的最大缺点是样本分布不均匀,样本的代表性较差,因此与其它抽样方法相比,在样本数相同时,其抽样误差较大。另外,对整群样本的资料分析p ,如统计推断、假设检验等,也比前面几种抽样方法复杂。(5分)(5)多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就是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多个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一般在抽取前阶段样本时采用分类抽样或等距抽样,抽取后阶段样本时用整群抽样或简单随机抽样。其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达到以最小的人财物消耗和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调查效果的目的,特别适用于调查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调查对象。此外,多阶段抽样由于在各阶段抽样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

12、抽样方法,所以能够综合各种抽样方法的优点,有利于提高样本质量。多阶段抽样的不足之处是抽样误差较大。由于每次抽样都必然产生误差,所以抽样阶段越多抽样误差就越大。(5分)29.就你了解的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简要地设计一个调查研究总体方案。(提示:定性、定量研究方案皆可;文字不必太多,但方案项目要完整、清晰)答:定性研究方案: 1、研究题目:关于小学生假期送培训班能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研究研究目的:通过对假期里小学生普遍被送往各种学习培训班的观察和访问建立一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理论。这一-过程对于人们认识是否假期一-定要将孩子送往培训班学习这种行为有普遍的理论意义。理论设想: 在研究之

13、前,没有明确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概念,有待于研究之后形成。2、研究设计类型:描述性研究、追踪研究、个案调查 研究方法:实地研究,通过无结构访问和长期观察来收集资料,运用列举归纳和理解法来整理和分析p 资料。3、分析p 单位:某小学三年级(1) 班30名学生 研究内容:学生送培训班学习的时间、参加培训班的个数、参加培训班前后的学习成绩变化等。4、抽样方案:非概率抽样中的定额抽样,按照男女生比例1: 1,各抽男女生5人,一共调查10人。5、访问提纲.结构式访谈,做详细的烫谈记录。6、调查计划 时间、场所计划:在第一次访谈只后间隔半年再进行访问,共访问二到三次。调查时间约为一年半。由被调查者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接受访问。人员计划:课题组共2人,-人负责访问调查,另一人负责记录整理。7研究经费和物质手段(略) 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