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应性提升的MBA教育管理建议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0553222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适应性提升的MBA教育管理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适应性提升的MBA教育管理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适应性提升的MBA教育管理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适应性提升的MBA教育管理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适应性提升的MBA教育管理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适应性提升的MBA教育管理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适应性提升的MBA教育管理建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适应性提升的MBA教育管理建议 孙靖萱摘要 MBA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供不合求”的情况。在此背景下,研究者首先对MBA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阐明MBA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性;其次对我国MBA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四点政策性建议: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优化生源筛选流程、推进培养模式创新、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旨在推动MBA教育适应性改革的同时,为其他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指明方向。关键词 MBA教育;适应性;管理建议MBA即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 istrator),是由经济发展推动市场,进而导致市场对中高层管理人才的需要而产生,具有职业性、特殊

2、性、务实型、综合性的特点,其培养目标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市场需求。截至2020年,我国获得MBA招生培养资格的院校已有257所,报考MBA教育的人数逐年增长。一、MBA教育现状首先,MBA教育的招生考试比其他硕士教育更看重学生的工作经验,且对于离开学校几年的求学者来说,考试的通过率较其他研究生专业更高。部分人受信号理论1的影响,选择通过MBA教育获得硕士文凭,进而提高个人竞争力。其次,MBA教育为求学者提供了积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的便捷途径。最后,接受MBA教育后,求学者薪酬普遍有可观的上升空间。根据现有的研究数据来看,部分学者认为我国MBA教育发展迅速的同时,各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资质却参

3、差不齐,教育提供者没有达到MBA学员与学员雇主的期望值2。有学者认为MBA不同办学模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外资模式和中外合资模式培养的MBA显著改善了公司绩效,而自主模式和商业化模式下的MBA在改善公司绩效方面则乏善可陈3。研究人员对一千余家民营企业进行分析发现,MBA的教育背景会使管理者薪酬大幅提升,但企业业绩却不升反降4。学界普遍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变化给MBA教育带来了新挑战,也存在MBA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的管理人才不能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市场适应性不足的情况。我国开设MBA项目的院校可根据办校实力、招生情况分成三类,自主招生。划线的院校

4、为第一竞争梯队,招生分数是A区分数线的为第二竞争梯队,招生分数是B区分数线的为第三竞争梯队。在院校数量规模层面,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院校数量虽有较大差距,但各省(市、自治区)的院校数量基本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从招生层面上来看,学生往往倾向于选择区域经济发达、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第一、二梯队的院校,整体招生情况呈现“马太效应”。招生考试主要包括笔试与面试,除极个别特殊要求的院校外,我国MBA教育招生统一采用管理类联考的方式,考试内容中数学与记忆性内容比重较高,且初试需要准备的时间过长,而MBA教育招生人群通常为在职人员,无形中增加了接受MBA教育的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从培养体

5、系层面来看,三类院校高度相似,存在培养目标模糊、缺乏院校特色、趋于同质化的现象,普遍定位为“高层次”“复合型”的中高层管理人才。但从地理位置上讲,我国各地区间差异较大,各地区着重发展的产业及企业组成并不相似;从宏观经济环境來看,传统企业面临转型升级,新兴企业寻求业务突破,不同行业对管理人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第一梯队的院校相较于另外两个梯队更加国际化。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为例,推出了与康奈尔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项目,但三类院校均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管理素质与整合性技能的培养,整体课程设置倾向于传统学术型管理人才的模式,而在GMAC(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201

6、9年发布的Corporate Recruiters Survey中提出,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解力与逻辑思维、沟通与表现力才是企业认为MBA学员应该具备的最为重要的能力。教学方式突出强调案例教学与讨论式教学,但这两种教学方式受师资、生源、教学材料的制约较大。我国目前MBA教育师资多承托于院校的经济管理学院或者商学院,教师普遍理论分析能力强,但缺乏实践经验;部分学生存在“混学历”的情况,非成就动机导向,导致课堂活跃程度低;教学材料即时性不强,不能紧跟社会需求变化。在就业指导层面上,职业生涯管理缺乏有效协同,但我国MBA学生年龄逐渐呈现低龄化的特征,这是职业发展规划的迫切需求。二、MBA教

7、育管理措施(一)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院校应以政策与产业作为导向,结合自身办学实力与院校特色,以迭代发展的动态过程制定适合时代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我国MBA教育市场进行细分后可看出,对于拥有高水平师资、综合性强、国际化培养模式、发达的区域经济的院校可以定位为培养国际管理精英,其他院校应根据院校专业优势打造特色品牌。首先,在区域位置方面,要根据院校办学实力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院校特色,占领所在区域内的市场;其次,发展专业优势,占领行业细分市场;最后,在院校综合实力增强的前提下,争夺全国市场。所以,第一梯队的院校应利用自身优势,以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为目标,地方高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培养能适应区域要

8、求的管理者,具有专业优势的院校则应以培养行业管理者为目标。(二)优化生源筛选流程我国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招生包含七个专业学位,分别是:会计硕士(MPAcc)、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入学统一考试采用管理类联考。考试内容包括数学、逻辑推理、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说文),考试重点侧重于知识理论且七个专业学位使用相同的试卷,不能起到有效的筛选作用。优化生源是保证MBA教育质量的前提,应将资格考试与选拔考试相结合,重视提前面试一环。保证有管理潜能但缺少复习时间的求学者有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同时生源质量的保证也可以更好地发

9、挥同学之间“朋辈效应”的作用,促使求学者在交流中成长。(三)推进培养模式创新我国在MBA教育发展初期以借鉴美国教育经验为主,随着国内环境对管理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应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模式。在师资方面,结合内部提升与外部引进,在革新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对教师开展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模拟竞赛等教学方式上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方向方面,增加新兴产业管理的培养方向,形成差异化竞争;培养内容方面,重视对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等管理“软技能”的培养;增加整合性课程,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更新案例库,善用案例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真实复杂的企业管理情境中增强独立

10、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管理能力。在教学方式上,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实现教学环节和手段的现代化,运用科技手段使课堂成为开放式且有助于交流与自我表现的教学环境,还可拓展在线教育,满足当今环境下的多元化需求。(四)完善就業指导体系设立职业发展部门,保证职业发展指导与职业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视校友网络的建设,校友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学员积累结构型与认知型社会资本,进而提升学员的综合竞争力。以“互惠共生”“校友平等”为理念,建立、健全校友关系互动的组织机构,形成双向互生的关系;建立校友导师制,在弥补师资不足的同时,促进学员与校友之间的互动。加强校企联合,促进企业与学校的良性互动关系,实

11、现教授与企业家联合教学,为学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反馈追踪,这是对整体就业指导流程的“复盘”过程,通过追踪各行业对MBA教育毕业生的满意度,结合各毕业生的个人特质,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与招生流程,并通过追踪就业反馈,积累就业指导经验,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参考文献1Arrow,K.J. Higher education as a filter.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73,2(3).2焦胜利.弥合GAP的清华MBA品牌提升策略J.生产力研究,2010(12).3姚明安,李恒丽,孔莹.CEO的MBA背景与公司绩效MBA教育效果的实证检验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4(5).4顾振华.企业管理者MBA或EMBA教育经历对企业业绩与个人薪酬的影响来自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证据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9(1).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