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0552095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 杨世福摘 要: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应用性基础课程,其教学改革应本着教学内容突出职业需求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原则,把真实的职场案例作为作业引入课堂,达到课堂和职场零距离的接触,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技能,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G712 :A :1674-098X(2014)07(b)-0146-01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方向在当今社会,具有能够直接进入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具有综合技能和全面素质的高级人

2、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国家十分重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而言,历年来,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然后再让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机会,另外,教学案例远离职场,很难适应当今职场的需要,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适应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特点,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具有实用性、技能性的课程等同于一般的基础性课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知识更新与新技术的发展不同步,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兴趣。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应该从内容上选择与新知

3、识同步的教材和职场案例,从教学方法上应该选择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就应该从教学模式和教材实用性、先进性上入手。2 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材特色改革,突出高等职业院校特色教材一方面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渠道,更是对教学效果以及完成情况考核的重要依据。所以,在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中,教材改革是重要的一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材建设应该与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相适应,与当今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对计算机

4、应用的需求相适应,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目标和职场对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相适应,教材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在教育理念上都必须突出它的实践性、实用性、适应性和先进性。也必须把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反映到教材中。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特色改革始终围绕提高素质教育的核心,以职业岗位上职业技能的培养为重心,以职业技能训练为特色的指导思想,教材在理论知识方面做到简单、明了、到位且留有想像空间,在操作案例方面主要选择在实际职场使用频繁高的工作案例,使学生仿佛进入职场,带着实际问题进入课堂,从案例模块整体知识考虑,让学生们用模块的局部知识将问题逐层分解处理,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

5、能力。另外,将全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中的部分案例引入到教材中,更加丰富了教材的实用性。3 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制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时,不仅参照了教育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指导性教学大纲,还在此基础上根据我院各专业的特点,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且比较完善、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最大可能满足职业岗位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职业人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经过不懈探索与踏实实践证明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必须在以素质培养为中心、知识学习和职业

6、技能训练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下,贯彻执行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培养模式。只有将这样的教学模式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使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跟上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要,只有严格按这个模式培养,才能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今社会已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快速获取、处理信息和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因此,不论是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教材中都应当考虑如何加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学生使用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怎样利用信息进行学习和信息的创新能力等诸方面信

7、息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以后自我提升的能力。4 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学生的综合能力,它不只是计算机常用软件的操作能力,还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指导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教学和教材建设,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学到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进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在加强每个模块的课堂实践环节的基础上,还应把真实的职场案例引入到课堂上来,达到课堂与职场的无缝对接,让学生自我想像去完成,

8、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这样即提高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也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厚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供了保证。5 改革考试制度,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教育并重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现代产业结构的调整,用人单位急需操作能力强且能够迅速上岗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各行各业的普及,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不仅具有高职学历证书,还要具有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计算机知识等级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考试的改革走的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信

9、息高新技术考试引入到学历考试中来,以证代考,将技能证书考试与平时学习融为一体,只有在操作技能证书和平时考核全合格情况下才被认定为考试合格,考试采用无纸化机上操作,在完善的试题库和网络考试系统中进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经过近两年的我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将真实的职场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模块化的教学方法,使职场和课堂零距离对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两年来,我院学生在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过程中,通过率在逐年上升,多数同学都取得中级操作员优秀证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参考文献1 李茹.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考试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8).2 牟连佳.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1).endprint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