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220519525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6个生字。2、读熟“我会读”中的句子。3、通过查资料,了解有关葫芦、蚜虫的一些常识。如有条件,可观察葫芦和蚜虫。4、用

2、“ ?”标出不懂的词语。第一课时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2、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葫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过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在14课去找答案。(板书:14)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让学生自由说)(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3、出示生词,指名教读: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同桌交流记字方法。找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巩固记忆。4、这

3、课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三、合作学习,朗读感悟1、朗读理解第一段: 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指导朗读。2、朗读理解最后一段: 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 齐读最后一段,质疑。3、小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 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找课文里的语句读一读。 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_。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_。 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你感觉到什么?4、整体欣赏感悟:多媒体配乐朗读

4、全文。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总结全文1、齐读课题。说一说:“我”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生自由说)3、引导小结:识字4中,哪些成语可以送给种葫芦的人?(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4、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自由说)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巩固会认的字: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我会找:哇(蛙)(娃)(洼)、盯(丁)(顶)2、巩固会写的字:谁读得准?言

5、每 治 棵 挂 哇 怪 慢谁会发现?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同偏旁的字:怪、慢同部件的字:挂、哇谁会看?(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从上到下的字:言、每谁写得好?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三、实践活动补画葫芦长大后的图画,再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11个生字,会写“谢、想、言、邻”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学习课文

6、第二、三自然段,对比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1.创设情境,玩葫芦游戏。(1)填上合适的词语。(2)选择几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2.复习第一、四自然段。思考课后题: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设计意图:在教学中,不能孤立地教学生字,让学生机械识记生字是很吃力的。这个环节既可以穿插在读词语和说短语的过程中,还可以拓展到具体语境中去,这样既能理解,又帮助学生运用。二、着眼“葫芦”,探究联系。1.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学生思考:那个人看到叶子上的蚜虫,心里怎么想?指导朗读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感叹句可以反映出他对蚜虫不屑

7、一顾的态度。(2)请学生观察插图中人物的神情、动作。思考:“盯”能不能换成“看”?体会种葫芦人眼里只有小葫芦。(3)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4)抓住反复的语言“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人自言自语的语气和热切期待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2.学习第三自然段。(1)过渡语: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时是怎么说的?用横线画出邻居说的话。(2)指导重音朗读“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从中体会邻居急切的态度。(3)思考:种葫芦的人为什么奇怪?他是怎么想的?用波浪线画出那个人说的话。(4)朗读一组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5)出示课后第二题,比较两组句子有什么

8、不同,同桌讨论交流。相同之处:这两组句子,上下两句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不同之处:第一组第一句是感叹句,第二组第一句是反问句;每组中上一句所表达的语气比下一句更强烈些。三、比较变化,发现寓意1.两幅插图做比较,进行发现学习。(1)那个人的表情、动作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叶子是绿绿的,一是叶子是枯黄的,有的叶子有小孔。(3)葫芦所在位置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在发现不同点的过程,帮助梳理蚜虫、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教师随机板书:蚜虫叶子小葫芦。)2.总结寓意。3.拓展续写练习。设计意图:读图也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精读的方法,可以图文结合地研

9、读,从而更加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四、书写指导1.出示:“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点明三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穿插。评价反馈。2.出示:“言”和“邻”,提醒“言”第一个长横与中间两个短横是等距的;注意“邻”右耳旁适当写得大一些,使得左右匀称,学生自行练习并组词。五、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认识“葫、芦、藤、哇、盯、邻”六个字,会写“棵、挂、哇”三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生长的规律。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

10、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观察画面,知道葫芦生长的规律。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葫芦叶(绿、黄)、识字大全(哇娃洼蛙挂桂)、词组卡片2、作业纸3、日积月累:自以为是,神气十足,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大)漠不关心,毫不在意,满不在乎(形容一点也不在乎)教学过程一、看图片,直观导入1、小朋友们瞧,王老师给大家带什么来了?出示一张葫芦图:(葫芦)师:小朋友们这么热情,可把葫芦高兴坏了。不过,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芦单个读第二声,在这读轻声(连起来读h lu)再和它打个招呼。生再读词(葫芦)2、谁知道葫芦有什么用处?葫芦不仅可以食用、药用,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和乐器,

11、这个是葫芦做得乐器,叫葫芦丝,能吹出清脆的乐曲来。3、今天王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本寓言故事书,书的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嘘,小声再来读读题目。二、送故事,扫清字词1、想听故事吗?那就开始了!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挂着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却一点也不着急,毫不在乎地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蚜虫又不会把葫芦吃掉!想着想着,他又捧起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有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头一昂,手一甩,神气十足地说:“什么

12、?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故事好听吗?想自己读吗?那就打开书,第63页,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多读两遍。开始吧。2、大家都坐端正了,竖起耳朵仔细听:“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尝一尝”,我们来摘葫芦吧。a谁先摘?你先来?他摘一个,大家跟着摘一个。全摘对了,只是葫芦还没熟,掉不下来。让我们再耐心等待。接下来进入识字大擂台的环节,你可以和大家分享你的识字经验,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令加右耳朵,前鼻音),(哇换偏旁:蛙洼娃挂佳桂)瞧,老师把它集成了一本识字大全,咱们一起念念。(藤,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也读

13、滕。还有哪些植物有藤?南瓜、丝瓜、葡萄)(演一演:为什么要长眼睛?它的意思是什么(看),眼睛盯着王老师,看谁上课最认真。或者眼睛盯着大屏幕,咦,拼音帽子不见了。)B葫芦已经成熟了,摘掉拼音帽,大家一起摘。三、有图文,感知课文(一)出示图11、满载而归!摘完了葫芦,我们再回来看看这本书,好像缺点什么哦?第一页竟然没有插图!看来遇上了一个马虎的出书人。如果请你画插图,你觉得应该怎样画那棵葫芦?可以从文中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A藤的特点是(细长)读:细长的葫芦藤b(画藤画两片叶子)c叶子够吗?为什么,文中怎么说的?(长满)d葫芦花长得什么样?读:雪白的小

14、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画小葫芦)A小白花谢了以后就要挂小葫芦啦。小葫芦怎么样?(很可爱)b文中怎么夸小葫芦的?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谁比他更喜欢?c女生喜欢吗?2、这棵葫芦真的画好了吗?我们边看图画边来填文字。准确无误,送入故事书,嗖!3、仔细图画和文字,你能感觉到这个人喜欢葫芦吗?(动作:小心翼翼地捧着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不是隔几天去看一次的,也不是一天看一次,而是:每天都要去看几次6、让我们和这个种葫芦的人一样,心中带着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葫芦长得这么好,春去秋来,种葫芦的人得到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