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0279830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苯中的少量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再过滤而除去B.苯酚晶体易溶于水C.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但可以和NaHCO3反应放出CO2D.苯酚有毒,但其稀溶液可直接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参考答案:D略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

2、ol NaOH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参考答案:C略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A甲醛的电子式:B含78个中子的碘的放射性核素:C的名称:3甲基2丁烯 D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理:CO322H2OH2CO32OH参考答案:B略4. 据环保部门测定,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酸雨pH3.5。在酸雨季节铁制品极易腐蚀,则在其腐蚀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A、Fe -2e-Fe2+ B、2H2OO24e-4OH-C、4OH- 4e-2H2OO2 D、2H+2e-H2参考答案:D略5. 下列关于有机物存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酒精中含有乙醇和甲醇 B许多水果中含有酯类化合物C天然油脂中含有高

3、级脂肪酸甘油酯 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参考答案:D6. M 2+离子有2个电子层,则M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零族 B第二周期族C第二周期A族 D第三周期A族 参考答案:D7. 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出现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参考答案:C略8.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CO3NaHCO BHFHFCH2SO3

4、 2HSO DCH3COONH4CH3COONH参考答案:B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油脂都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B糖类是碳和水结合而成的化合物,故也称为“碳水化合物”C二糖是两个单糖分子加成的产物 D多糖、二糖都可以水解成单糖参考答案:D10.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5、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参考答案:B略11. 用NaOH固体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将4.0gNaOH固体溶于1L水中可配成0.1mol/L的NaOH溶液C固体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中直接加水到刻度线D称量时,将固体NaOH放在垫有纸的托盘天平左盘上参考答案:A【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Bn(NaOH)=0.1mol,将4.0gNaOH固体溶于1L水中,溶液的体积大于1L;CNaOH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液

6、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固体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DNaOH易潮解且具有强腐蚀性【解答】解: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配制溶液浓度偏大,故A正确;Bn(NaOH)=0.1mol,将4.0gNaOH固体溶于1L水中,溶液的体积大于1L,则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小,故B错误;CNaOH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固体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大,故C错误;DNaOH易潮解且具有强腐蚀性,所以称量NaOH固体时应该放置在小烧杯中,故D错误;故选A12. 关于平衡常数K,下列说法中正

7、确的是()AK值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B对任一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C对可逆反应,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D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反应物浓度,K值将增大参考答案:C13.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 ACO2(g)2NH3(g)CO(NH2)2(s)H2O(g) H0BCO2(g)H2(g)CO(g)H2O(g)H0CCH3CH2OH(g)CH2=CH2(g)H2O(g) H0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g)H0参考答案:A14.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是A黏胶纤维 B氯

8、丁橡胶 C白明胶(动物胶) D毛发参考答案:A略15. (10分)某学生用0.1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使尖嘴处充满溶液;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cm 处;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就此实验完成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

9、。(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滴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5)上述F步骤操作,若开始平视读数,滴定终点俯视读数,则滴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参考答案:(10分,每空2分)(1)BDCEAF (2)洗去附在滴定管壁上的水,防止因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3)偏高 (4)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5)偏低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的一些装置组合后,快速制取氨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同时收集少量纯净氮气,请回答

10、: (1)写出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反应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 本实验进行一断时间后,观察到加热的硬质玻璃试管内黑色氧化铜粉末转为红色,盛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内出现蓝色,并且在最后的出气导管处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氮气。根据这些现象,写出在硬质玻璃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个反应说明氨气具有_(填编号:A、碱性 ;B、还原性;C、氧化性; D、不稳定性)(3) 洗气瓶中盛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 _(4) 在最后的出气的导管口收集干燥、纯净的氮气,收集方法是:_ (填编号:A、排气法 B、排水法 C、用气囊收集)(5)装置E的作用是_。装置F验证的气体是_。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

11、共30分)17. 下列化合物:HCl NaOH CH3COOH NH3H2O CH3COONa NH4Cl C2H5OH SO2(1)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溶液呈碱性的有 (填序号)。(2)常温下0.01mol/L NaOH溶液的pH= ;pH=11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其溶液中离子浓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HA溶液逐滴加入0.02 molL1MOH 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回答下列问题:由图中信息可知HA为_酸(

12、填“强”或“弱”)。在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变化是先 后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K点对应的溶液中, c(M)c(MOH)= molL1。(5)在25 下,向浓度均为0.01 molL1的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沉淀(填化学式),当测得溶液pH=11时,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Cu2+):c(Fe3+)= 。(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 KspCu(OH)2=2.21020)(6)25时,将bmol NH4NO3溶于水,向该溶液滴加a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_molL1。(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b = 2105 molL1)参考答案:(1)、 (2) 12 、 1103 molL(3)CH3COO + H2O CH3COOH + OH、c(Na+)c(CH3COO)c(OH)c(H+)(4) 强 增大 减小 0.01(5)Fe(OH)3 5.51014 (6)b/20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