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220279436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 学习目标、1.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会说出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相关史实和南京解放。2.能说出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原因和作用;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3、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艰苦奋斗、坚持到底的精神。二、自主导航(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 改为 的土地政策。2. 时间: 年,(1)颁布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_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2)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3

2、.结果:农民分得了_、房屋、粮食和衣物。4.意义:(1)使农村的_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2)农民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_、物力保障。(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挺进大别山:(1)概况:1947年夏,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2)意义:直接威胁_、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2.三大战役:战役名称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结果意义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_全境歼敌55万余人,解放了_的广大地区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_全境基本解放3.渡江战役:(1)概况: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

3、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结果:占领_,结束了_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三、合作交流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几次与大陆的分离和回归?四、尝试应用1.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A.解放战争的打响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C.战略决战的开始 D.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2. 1.1947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3.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组

4、镜头:周恩来到处找不着毛主席,最后看到主席在房顶上站着。他问毛主席:“看什么呢?”毛主席说:“锦州!”周恩来说:“隔着1 000多里地呢。”从中可以判断出当时正在进行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4.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的事件是( )A.北平和平解放 B.南京解放 C.三大战役获得胜利D.上海解放五、拓展提升:1.图一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图二所反映的“大决战”指的是什么?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哪一战役直接相关?3.从上述三幅图片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中获得的启迪是什么?(1) 4.图一和图三所反映的两大历史事件对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分别造成了什么影响?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