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220279308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吴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吴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吴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吴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吴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吴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吴江市2020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江市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将答案填写在本大题后规定的空格内)1文艺复兴伊始,有一部文学作品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到达人生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片,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种种罪恶,谴责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这部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奥赛罗 C神曲 D李尔王214-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世界被发现”是指 A尼德兰革命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新航路的开辟3“凡未经议会同意,而

2、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施行法律,均属非法。”这则引文出自下列哪一文献?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4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者是 A查理一世 B拿破仑 C克伦威尔 D路易十六5“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了独立。”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国北伐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617至1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时期,英、美、法三国爆发的革命,影响深远。三国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B都爆发于欧洲地区 C都处死了封建君主 D都反抗殖民压

3、迫7有人认为,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内燃机B发现守恒定律、发明电话 C发明电灯、制造汽车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改良蒸汽机8小王同学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程。 右图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C摆脱了经济危机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9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并题字“献给拿破仑波拿巴”。1804年,当他听到一个消息后,愤然将题字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而作。”这一“消息”指 A拿破仑发动政变 B拿破仑称帝 C拿破仑下台

4、 D拿破仑病逝10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的景象常常使我们怀念起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他是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11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民意测验:评选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卡尔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巴黎公社成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十月革命发生12第一次世界大战使30多个国家和15亿多人口卷进了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3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提出的相对论为人类研制核武器和和平利

5、用核能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还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活动家,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还在一份呼吁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宣言上签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14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列宁亲自领导和指挥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D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5右边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法令的颁布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16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

6、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弊端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排斥市场调节 C权力高度集中 D民主法制健全17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下列条约中,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有 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九国公约五国条约 A B C D18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调整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金融19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历史作用叙述,不包括 A缓和了经济危机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给资本主义经济开辟了一条新路20罗斯福曾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国遭到了“突然和蓄谋的进攻”。那么,在这个“日子”发生的事件是 A慕尼黑阴谋

7、 B日军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 D美国轰炸南联盟211943年2月罗斯福为某一战役的胜利向斯大林贺喜:“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战役是 A诺曼底登陆战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22“冷战”是一场特殊的战争,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23右面是美国福特汽车部分零部件产地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 A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B福特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已处十不利地位 C福特公司在全球采购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D美国已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潮流24下列

8、史实发生在2001年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B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C中国正式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科索沃战争爆发25以下是某一时期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示意图,它反映的历史阶段是 A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 B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C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D二战结束后至今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填“A”,错误填“B”)26发生在14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 )27萨拉托加大捷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 )28拿破仑组织编纂的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29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机器的发明和使

9、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 )30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31“国会纵火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6空,每空1分,共6分) 32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_政体;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了_的政治制度。331945年2月,_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成立_。3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_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_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四、材料解析与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分)3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农奴

10、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二1868年后,日本“废藩置县”,府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政府大力兴办企业,聘请西方专家和技师到日本工作。政府解除禁止买卖土地的法令,实行土地私有制。政府效法西方军事制度,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政府强调学习西方科技、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 以上均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请回答:(14分)(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4分)(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日本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3)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俄、日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相同作用?(4分)36阅读下

11、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由“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民建立了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是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一旦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了这些目的,人民有权改变它、废除它,并建立新政府;而新政府必须建立在最能促进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目的上,它的权力组织形式也应以此为依据。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 材料二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请回答:(12分)(1)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体现了哪一运动思想主张?(4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4分)(3)简评1787年美国宪法。(4分)3720世纪30年代是“大危机”和“走向战争”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大危机”指什么?它有哪些主要特点?(4分)(2)说出“走向战争”过程中欧洲和亚洲的两个战争策源地。(4分) (3)美英法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势力“走向战争”采取了什么政策?政策的顶峰是什么历史事件?(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