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17周复习1(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通用)》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220279277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河源市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17周复习1(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河源市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17周复习1(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东省河源市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17周复习1(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河源市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17周复习1(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河源市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17周复习1(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通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上第17周复习 1、新经济政策的目的: ,实现向 (根本)。时间: ,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2、内容:农业方面: 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方面:除重要工矿企业由 ,中小企业可允许 经营;分配制度方面:废除 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贸易方面: 。3、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 直接联系起来。 4、作用:调动了工农积极性,促进 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为 奠定了基础;为苏俄人民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 。最初加入苏联的是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4个

2、共和国。后来,苏联加盟共和国增加到15个。1924年,列宁去世,苏联在 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1、经济建设成就:进行工业化建设,重点发 。1928-1937年,完成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 。与此同时,加快实现 的步伐。2、政治建设成就: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同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即 形成。 3、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利: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工业基础。弊:优先发展 ,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损害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粗放,经济 ,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1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的发展特点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选项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2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

4、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3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已经基本恢复,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这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运动419211925年苏俄的粮食产量从22.13亿普特增加到44.24亿普特,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土地法令开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新经济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斯大林模式突出了农业的重要地位 D赫鲁晓夫改革卓有成效5在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出售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顾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经营,重工业、银行、矿山仍然保留在

5、政府手中。由此可见当时苏俄实行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余粮收集制 D农业集体化运动6“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这是评价苏俄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720世纪30年代,领导人民将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的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8某班历史活动课上举行辩论赛,双方辩手观点如下,正方:使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反方:权力高度集中,经济发展失衡,不利于长远发展该辩论赛的主题是( ) A法西斯

6、专政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经济全球化9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是苏联解体的根源,其主要特征是( ) A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B注重民主法治建设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提倡个人崇拜1019291937年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户数比例从3.9增加到93.0,引起这个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发展商品经济 B实行农业集体化 C新经济政策 D发展重工业11下列关于斯大林在建设苏联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建设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通过建设,使苏联进入到工业化强国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 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展 A B C D12斯大林曾说:“

7、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加速农业化进程 C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13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备忘录中不无担忧地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里的“和约”指的是( )A四国条约 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14一战后列强在欧洲的新秩序是通过一系列的条约,对一系列国家进行约束,对一系列国家利益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中凡尔赛和约所约束的国家主要是( )A德国 B日本 C中国 D日本15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