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219973355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 1.渗透读书方法,学会使用多种方法做读书摘抄。2.能准确使用“得”,认识顶真的修辞手法,初步学会使用。3.能规范、美观地书写含有撇和捺的字。4.积累背诵采莲曲。教学重难点:1.掌握读书摘抄的方法;认识顶真的修辞手法,初步学会使用。教学时间:一课时授课时间: 月 日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 交流平台1.自由朗读“交流平台”中四个同学的话。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一想:这四句话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3.指名说一说。(这四句话都是围绕摘抄来写的)4.什么是摘抄?(摘抄就是读书时,遇到写得好的语句,记录在摘抄本上。)5.小组讨论,怎样摘抄? 指名说一说。 可以把描写同类事物的

2、语句分门别类地写下来,叫归类摘抄。可以摘抄有新鲜感的词语,在旁边写感受或背下来。可以在摘抄内容的右下角注明出处。 6.你还有没有其他摘抄的技巧? 说一说。7.总结。摘抄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好词、佳句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平时应该养成摘抄的良好习惯。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自由读一读前三个例句,想一想,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2.同桌相互说一说。(都带有“得”字,“人物+动词+得+程度”的结构)3.模仿运用,你能照样子说几句吗? 周末,我跟爸爸妈妈在公园里玩得 。 小刺猬跑得 。 得 。4.指名汇报,看谁写得句子最好。 (二)学习第二题。 1.自由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

3、词语,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说一说。 提示:这两个句子,每个分句的后几个字,是下一个分句的开头。这种手法叫“顶真”。 3.齐读第一句。 4.指名读第二句,想一想,你能接着往下说吗?提示:弯弯的小桥旁边有艘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桥下面还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桥下面有根弯弯的钓竿。5.再读这些运用了顶真修辞手法的句子,你又有了什么发现?(句式比较整齐,前后描写的事物之间联系比较紧密)6.拓展延伸,丰富积累。诗句。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选自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选自木兰诗对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

4、听、听;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三、书写提示1.回忆执笔姿势和坐姿,提醒学生要坚持用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2.认真观察生字。看看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分析每个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同桌相互说一说。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提示:这八个字的笔画中撇、捺最多,书写时,撇、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5.指导学生书写撇、捺。 6.学生自由练习书写生字,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 四、古诗积累1.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诗人王昌龄曾经写过两首采莲曲,这堂课我们要诵读的采莲曲,是两首中的第二首,也是最负盛名、广为流传的一首。2.读诗,感悟古诗韵律。3.理解,说一说眼前看到的画面,再现古诗意境。 4.背诵,采取不同方式、不同节奏比赛背诵,领悟古诗情趣。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