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219973296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艺术结课论文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摘要意境美:是评价中国文化传统艺术的重要美学X畴。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将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荟萃在一起,与园林XX水、泉石、花木等自然景物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一种新的空间艺术。纵观中国古典园林,无一不是追求精神寄托,回归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美,是把古诗文,历史传说中的意境赋予园林景观之中,使之具有古风雅韵。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自然、XX个园、文化、哲学、发展。绪论人类从茹毛饮血、树栖穴息开始到捕鱼狩猎、采集聚落、建立王朝,直至建立了广场、城市、国家的今天,经历了数千年的

2、悠悠岁月。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写下了来自自然、索取自然、破坏自然、保护自然、最终回归自然的文明史。同时也谱写了世界各国创作的种种园林史诗,以与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典园林。“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于囿和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园前11世纪,也就是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说文曰“囿,苑有垣也。”又说:“苑,所以养禽兽也,从草。”最早的囿是蓄养禽兽的场所。把一块较大的地围起来蓄养禽兽,主要目的是供帝王狩猎活动,也兼作宫廷膳食和祭品的供应。中国古典园林,犹如散落在茫茫大千世界的璀璨明星,装点着人们的环境。他们有的是鬼斧神工的天然形成,有

3、的是精雕细琢的认为创造,但都闪射出不同的奇光异彩,成为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1、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概况与特点1.1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商周的“囿”园林的雏形(自然风景苑囿)秦汉时的宫苑和私家园林(汉建章宫)魏晋南北朝园林(园林艺术取得长足进步)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承上启下的鼎盛时期)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园林的全盛时期,超越历史任何朝代)。1.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中国古典园林传统的特点是以自然式著称。它们都是以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为主题的。唐宋写意山水园,对形成中国园林自然式传统起了重要作用,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继承和发展了这个传统。2、中国古典园林除了符合一般规律以外,与诗词、山水

4、画等有密切联系。园林中的“景”,不是纯天然的模仿,而是赋予诗情画意,即将自然山水景物经过艺术提炼加工,再现于园林之中。所以,中国传统园林重于“立意”,创造各种不同的意境。3、中国园林还常常采取“园中有园”,“小中见大”的布局形式。在历代私家园林中又创造了咫尺山林,经常运用含蓄曲折的空间组景手法。4、中国古典园林还善于因地制宜,南北方园林根据其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现在中国古典园林已逐步形成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以与中华各少数民族地区园林等地方风格。我国古代在长期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中,形成了优秀的古典园林体系,也产生了许多造园的行家里手,明末造园家计成就是其中的姣姣者。它结合自己的造

5、园实践,创作了被称之为中国园林艺术第一名著园冶。该书是集美学、艺术、科学于一体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典籍。我国历代有关园林景观的专著与论述问世甚多,除园冶外,尚有明末文震亨的长物志和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关“大观园”的评述等。中国古典园林经过数千年历史长河的洗礼,在世界园林史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园林艺术风格,包含了世界独特的园林“意境美”。2、意境的概念2.1概念: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是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林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利用文人雅士的诗文来对园林中的景观作以点缀,赋以情感,起到“画龙点睛”之

6、妙,使之更加活灵活现。然而诗文中的文字表达了赋诗者的真实生活情感,因此也赋予园林景观一种“灵性美”。如以下两首诗:秋思 秋思白朴(元)马致远(元)孤村落日残霞, 枯藤老树昏鸦,轻烟老树寒鸦,小桥流水人家,一点飞欧影下。 古道西风瘦马。青山绿水, 夕阳西下,白草绿叶黄花。断肠人在天涯。 同是秋思其二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同,所以“意境”也就截然不同。元初散曲大家白朴与马致远都写过一首以秋景为题材的小令,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白朴的天净沙秋为后人广为传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尽管它们都选择秋景为题材,都选择秋天傍晚这一特定时间为角度,都以越调天净沙为曲牌,但由于二人风格不同,因

7、此在情调和艺术特色上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从作者的感情基调看,两首小令各擅胜场。同是黄昏时的秋景,白曲的秋景是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画;马曲的秋景是一幅伤心凄苦的行旅图。白曲的秋景虽也有老树寒鸦,霜叶枯草等等秋天特有的肃杀与萧疏,但总的情调是开朗而明亮的,健康而积极的,因而悦目而赏心。马曲则不然,在他的笔下,虽也有“小桥流水人家”,但并没有添加“风雪夜归人”般地温馨,更添游子的怀乡之情;无限好的夕阳,没有增添亮色,反而使人感到前路茫茫,人生苦短;秋景本来肃杀,而由于怀乡的情绪使得处处触目伤心,整首小令浸透了肃杀、凄凉。整个基调是低沉而滞涩的,孤寂而凄苦的,马致远是以整个身心浸入到这西风萧瑟的景色中

8、感受这悲凉而孤寂的秋景、秋思的。2.2意境美感的产生:意境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意境的美感,实际上是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3、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3.1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涵义:通过古典园林景观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3.2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历史溯源: 思想渊源东晋到唐宋年间,创始时代的代表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唐宋时期的王维、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其中代表园林意境的是柳宗元笔下的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与世无争的园林景象,以与后人直到现在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3.3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特征: 1、情景交融

9、的形象特征。2、情真景真的真实特征。3、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4、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3.4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类别:、从景观的环境气氛与效果可分为3类1静景。以静态景观为主,表达出大自然安谧、幽静的艺术境界。2动景。以动态景观为主,着力表现自然物生机勃发之动态美。动景由于构要素的不同又可分为声动、水动、色动和风动水动以与树动花动等。3以动称静景。这是园林构景常用手法之一,以环境之动态的对比反衬其幽脖,强化环境的气氛。3.4.2、从景观的表现方式可分为4类1香境。以植物体所散发的芳香为主要表现手段而达到的某种意境。如XX拙政园“远香堂”源自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溢清句意。2色境。以园林景物色彩的巧

10、妙构图表达特定的意境。3声境。以园林环境中不同声响所传达的意境。如拙政园中的“松风水阁”,亭周种植松树数棵。4朦境。以星月云雾等气象景观为主而形成的膘胧美之意境。从以上两种分类不难看出:意境的产生,是虚与实、情与景的结合,不但要有实景,还要有能使人产生联想的声、色、光和影等景外之景;意境的欣赏是物我的交融,即审美主体与客体交流的过程。4、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首先表现出的是诗情画意之美,诗画与园林的结合,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一个特征。中国的诗、画、园林风景三者之间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各有不同,但在表达意境美这点上,它们又是相通的、互补的,诗句启发了画中的意境,画又给诗的意境赋予具体

11、的形象,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以诗入画,以画入园,中国古典园林通过物质手段来表达诗的意境,诗词又以匾联、碑石等形式点出园林意境的主题。文学的语言与园林建筑的语言相结合,创造出“风景如画”的园林艺术境界。因此说,园林是凝固的诗,又是立体的画。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还表现为“虚实相应”之美,既“象外生境”、“景外生情”。宗白华先生(当代哲学家、美学家)曾指出:“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下面以XX个园为例)竹以森寒洁绿、虚心劲节成为文人雅士操守的象征

12、,昔人谓“不可一日无此君”、“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所以,个园以竹为名,良非偶然。从创作的角度,题名点景是造园诸要素中的最后一笔,其意义如绘画只有题款,虽寥寥数语,却如画龙点睛,一局之意境,往往赖次而被提醒。经过题名点景,一座园林便正式完成,一种生生不息的山林气氛,便弥漫于其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称之为“诗情画意”。这里所谓的“诗”空灵凑泊的诗,而所谓的画主要指平淡天真的画。5、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是山水、植物、建筑、诗画、雕塑等多种艺术配置的综合体。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景空间的整体艺术效果,给予游览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人们对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和审美感受,产生“物外情” 、“景外意

13、”。在遵循上述组织规律的基础上,运用造园的各种手法,遵循形式美的原则,有机的组织各个景语,使它们既服从于整体布局,又各具姿态,既协调统一,又独具魅力,从而形成具有极强艺术魅力的园林,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XX信仰、文化艺术等综合反映,在历史上却长期为统治阶级和达官贵人所占有享用。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之后今天已经被我们所继承和发展,而为我国广大人民所享用了。另外,作为当代人,我们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勤学好问、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努力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在今后设

14、计出一流出色的作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参考文献:1、 鲁敏、李英杰.园林景观设计.科学,20042、 夏惠.园林艺术.中国建材工业,2010.83、 徐建融.中国园林史话.XX书画,2002.124、 赵书彬.中外园林史.机械工业,2008.92011年11月20日目录 绪论 (1)1、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概况与特点(2) 1.1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 (2) 1.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2)2、意境的概念(2) 2.1概念 (2) 2.2意境美感的产生 (4)3、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4) 3.1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涵义 (4) 3.2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历史溯源 (4) 3.3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特征 (4) 3.4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类别 (4)从景观的环境气氛与效果可分为3类(4)从景观的表现方式可分为4类(4)4、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5)5、总结 (6)参考文献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