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某高职招考化学模拟试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219971714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某高职招考化学模拟试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年某高职招考化学模拟试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年某高职招考化学模拟试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年某高职招考化学模拟试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年某高职招考化学模拟试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某高职招考化学模拟试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某高职招考化学模拟试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XX高职招考化学模拟试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和学校提供】1:下列反应适合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是(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硝酸铵受热分解过氧化氢分解(作催化剂) 硝酸受热分解与水反应A、 B、 C、 D、2:(2013.XX)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和CO气体并干燥。图中a为止水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Y形管和止水夹分别接c、d两球胆。现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分别盛放的溶液是( )。A、饱和溶液 12 mol/L盐酸18.4 mol/LB、饱和溶液 2mol/L 18.4 mol/LC饱和溶液2 mol/L 饱和溶液D.18.4 mol/L 饱

2、和溶液18.4 mol/L 3:(2010.XX)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 )。A、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B、用如图所示装置吸收HC1以防止倒吸C、浓硫酸与溴化钠共热制取溴化氢D、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4:(2010.XX)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5:下列气体有颜色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是A、CO2B、Cl2C、O2D、CO6:现有下列4种物质: Cl2、 NO、 Na2O2、 Na2SO4溶液。其中,可用向上

3、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填序号,下同);常温下为无色的气体是;与CO2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7: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们组装了如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装置,欲经过简单连接,制备中学化学常见的4种不同的气体(暂不考虑尾气的吸收)。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制气原理:(1)甲同学用橡胶管连接了装置ADE,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连接装置可制备的一种气体(2)乙同学用橡胶管连接了装置BF,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连接装置可制备的一种气体_.(3)丙同学用橡胶管连接了装置CDE,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连接装置可制备的一种气体_。(4)丁同学用橡胶管连接了装置CDC,请用

4、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连接装置可制备的一种气体_。8:(2008.XX)实验室制备和Cl通常采用下列反应:据此,从下列所给仪器装置中选择制备并收集的装置_(填代号)和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Cl的装置_(填代号)。9:标准状况,体积相同的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满Cl2、NH3、SO2和NO2,分别倒立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假设进入试管的液体不扩散),光照充分溶解。(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其中SO2属于_氧化物(填“酸性”、“碱性”或“两性”)。SO2+ ( ) 含氧酸盐。SO2+ ( ) 盐 + ( )。(2)装有N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现象为_。(

5、3)装有NH3的试管进行实验时,实验完毕试管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装有Cl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经过充分的光照,实验结束试管中剩余的气体是,生成该气体先后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有、。10:(2008.XX)化学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请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在方框内画出用该方法制备、收集、干燥氯化氢气体的装置简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试剂。(仪器可重复使用,固定装置不必画出)11:(2007.)(1)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氨气。在上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氨气的仪器装置简图。(2)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画出制取干

6、燥的装置简图(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胶皮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不用画),并标明所用试剂。12:(2011.全国)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1)下图是用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填序号);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观象_13:(12分)请回答有关下列五种气体:H2、O2、NO、NH3、NO2的问 题。I.(1)与制取O2的发生装置相同的是;_只能用一种方法收集的是_(2)以上气体制备反应中,有一反应在原理上与其它反应都不能归为同

7、一类型,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方程式_II. 用右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1)若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该实验的原理是_(2)若用图2的装置,请举一例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III:若用同一烧瓶分别充满如下气体: HCl NH3 NO2进行喷泉实验,实验后烧瓶内溶液液面的高度关系为_ (用序号和“,Cl2KIO3I2。若A中装有浓盐酸,B中装有固体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C中的现象是,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C中溶液的颜色褪去,这是因为答案部分1、C分解产物复杂(如2)得到混合气体且易发生爆炸;受热分解除生成外同时生成

8、,和的混合气体不便分离。2、B甲中的饱和溶液会吸收气体,使CO气体通过丙中的浓硫酸干燥,排入球胆;乙中的稀硫酸能与甲中生成的反应又生,并在丙中干燥,排入另一球胆中。3、AB选项HC1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不能防止倒吸:C选项浓硫酸会将氧化为溴单质;D选项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4、B烧瓶中发生反应:,A项正确,B项错误;反应中作为还原剂,说明常温下氨气具有还原性,C项正确;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Cl,HC1等有害气体,D项正确5、B试题分析:Cl2是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余三种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答案是B考点:常见气体的颜色和气味6、(4分) 略7、 (1)该装置为固(液)液加热型,所制气体

9、能用浓干燥,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符合此要求的有、HCl。(2)该装置是液+液加热型,且需用温度计控制温度,产生的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符合此要求的气体有。(3)该装置为固(液)液不加热型,产生的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且密度比空气大,符合此要求的气体为。(4)发生、干燥装置同(3),但产生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此气体只能为。8、e d根据和Cl的制取原理和性质可知,应选择装置e来制取、收集,选择装置d来制取、净化(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1气体)、干燥(用浓作干燥剂)、收集、吸收Cl。9、(1)酸性碱性氧化物碱水(2)3NO2+H2O=2HNO3+NO溶液充满试管容积的2/3,气体变为无色(3)1/22

10、.4 mol/L (4)O2Cl2+H2O=HCl+HClO 2HClO2HCl+O2试题分析:(1)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或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故S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生成含氧酸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装有N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时溶液充满试管容积的2/3,气体变为无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3)设试管内NH3的体积为VL,则氨气的物质的量为VL/22.4L/mol,故实验完毕试管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VL/22.4L/mol/VL=1/22.4 mol/L;(4)装有Cl2的试管倒立在

11、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经过充分的光照后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2HClO2HCl+O2,故实验结束试管中剩余的气体是氧气。考点:常见气体的性质10、由浓硫酸和浓盐酸制取HC1气体,所选发生装置应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用浓硫酸作干燥剂,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倒置普通漏斗以水为吸收剂吸收多余的HC1。11、(1)见左下图(2)见右下图(1)、(2)两题都是对氨的实验室制法的考查。(1)中缺少收集装置,依据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可知,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2)中没有给出试管、酒精灯等仪器,而给出了分液漏斗、烧瓶、干燥管等,应考虑用左栏所述的创新方法制。12、(1)用向上排空气

12、法收集氯气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 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2)I 反应开始时,A中铜屑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1)A是制取氯气的装置;B是利用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的装置;C装置可以防止D中的稀溶液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起安全瓶的作用;氯气有毒,装置D可以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2)铜屑与稀反应产生NO气体,NO会被空气中氧化为,所以用排水法收集NO,导气管要短进长出。比较I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