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故宫博物院》教案

lsj5****2131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7.13KB
约5页
文档ID:219603919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故宫博物院》教案_第1页
1/5

1 / 511 故宫博物院【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提取信息学习本文以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结构特点,有详有略和总分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2. 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3. 了解故宫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欣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2. 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学课时】1 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容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同学们, 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故宫,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去参观,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 布局的统一 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 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下面, 请打开课本, 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吧二、初读感知1. 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难读的字,注意字的读音2. 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 检查初读情况(1)(2)2 / 5(1)认读生词鳌头金銮殿额枋蟠龙迥然不同中轴线(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故宫博物院2. 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证明1)规模宏大壮丽: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城呈长方形,占地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十宽的护城河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2)建筑精美: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台基有三层, 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桂,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一,有行龙、开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化美3)布局统一: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四座城门;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三大殿建筑都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禁城前后两大建筑群“基本一样”方法指导:本文从整体体现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要理清这一点,关键是要抓住文中的一些方位词五、品读释疑活动一:(小组合作学习)1. 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填好故宫博物院平面图1)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2)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3)(4)(5)(7)(8)( 17-29)(9-12)(13)(14)3 / 52. 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总说和分说相结合分说时,又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1.课文重点介绍了哪个宫殿?太和殿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学生小组讨论)(1)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2)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3)位置和功用 (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3. 课文怎样安排这一部份的说明顺序?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4. 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太和殿是 “前朝” 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分清主次,有详有略,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课文以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作为重点,详细介绍它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用,使读者既对故宫的“心脏”太和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又能由点到面,对故宫的整体特点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5. 拓展延伸(1)学习本文对你以后学习说明文有什么启示?(2)同学们,从你家到学校有几条路,最近的路如何走?向同学们介绍,欢迎大家到你家做客六、 课堂小结北京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本文详略得当地选择了材料,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用不长的篇幅,鲜明地介绍出了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布局统一的故宫学习本文,我们要明确介绍建筑物,(15)(16)( 17-29)(30)4 / 5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另外还要学习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学以致用,把握方位词语。

七、 推荐阅读:本课推荐阅读北平(节选)卢沟桥八、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九、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板书设计故宫博物院总写故宫的位置、历史、规模、总特征分写总写3 段:午门及护城河4 段:三大殿概况(总写)58 段:太和殿(详写)15 段:御花园神武门与景山看故宫勤劳智慧民族自豪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第 5 页 共 5 页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 能够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合理地设计教学问题,教学重、难点得到合理的体现和突破2. 充分地收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比如课前展示由科代表主持,并由各组介绍课前搜集的关于故宫的知识,既为新课教学做了准备,使学生对故宫不再陌生;也锻炼了主持人和各组同学的胆量、语言表达能力, 使他们将自己最超卓的一面,在教室上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3. 学生自己弄懂的知识, 让学生自己弄懂 由于语文科知识的琐碎性和答案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语文教室不行能完全撒脚给学生这节课, 我最大限度地放脚给学生,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知识, 我尽量将知识的传授权留给学生比如: 故宫博物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故宫特征的语句。

填写课后练习一的平面图,想一想, 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按次?将课文划分段落,把握本文的结构方式三个问题既有一定梯度,又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所以,我将它们安排在“探究教材、合作交流”环节中,由各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在小组长的讲解、组员的补充中予以解决4.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本节课, 我自始至终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展示汇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写法、引导学生谈收获不足之处:1. 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处理不太好,我为了能尽快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采用了较生硬的方式,没有做到“教学生之所需要”的课改思想2. 时间安排上应更有条理,本节课前面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上花费时间较多,以致于后面的讨论题目没有充分展开,前松后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