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

lsj5****2131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40KB
约22页
文档ID:219600767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_第1页
1/22

七下全册文言文习题带答案【部编版】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目录:一、第 4 课孙权劝学二、第 8 课木兰诗三、第 12 课 卖油翁四、第 16 课陋室铭五、第 16 课爱莲说六、第 24 课河中石兽第 4 课孙权劝学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2、【当涂】 当道,当权 3、【辞】 推托4、【务】 事务5、【孤】 古时王候的自称 6、【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 经, 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7、【博士】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 语气词,后写作“耶” 9、【但】 只,只是 10、【涉猎】 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 了解历史 见, 了解往事,指历史 12、【及】 到,等到 13、【过】 经过15、【今者】 如今,现在 16、【才略】 才干和谋略 17、【非复】 不再是20、【更】 重新21、【刮目相待】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 擦拭22、【大兄】 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23、【见事】 知晓事情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假字,同“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今异义,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今义:独自,孤独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今异义,古义:研究今义:治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及鲁肃过寻阳: 古今异义,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即更刮目相待: 古今异义,古义:重新今义:更加但当涉猎: 古今异义,古义:只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但当涉猎:古今异义,古义:粗略的阅读今义:捕捉猎物见往事耳:古今异义,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今异义,古义:很今义:形容词 蒙乃始就学:古今异义,古义:从事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古今异义,古义:知晓今义:看见2、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当:但当涉猎: 应当当涂掌事: 掌管见:见往事耳: 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知晓大:与蒙论议,大惊: 副词,十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形容词,年长的3、判断文言句式:蒙辞以军中多务: 倒装句,状语后置,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三、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翻译: 你现在掌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2.蒙辞以军中多务翻译: 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翻译: 我哪里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呀!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翻译: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翻译: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 读书人分开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四、课内简答题:1、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有:吴下阿蒙、刮目相待2、文学常识: 这篇文章的作者 司马光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3、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答: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的4、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这句话的理解答:这句话的意思是: 我难道是要你去阅读经书当博士吗?我只不过是叫你应当多读点书,熟悉一些历史罢了这句话写出了孙权对读书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为增长见识阅历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答: 侧面衬托吕蒙才略非同寻常, 表明他进步之快,从而表达 “ 开卷有益 ” 的中心6、分析孙权、吕蒙、鲁肃的性格。

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二)第 8 课木兰诗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1、【唧唧】 叹息声2、【当户织】 对着门织布3、【机杼声】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4、【唯】 只5、【何所思】 想什么6、【忆】 思念7、【军帖】 军中的文告8、【可汗大点兵】 可汗大规模地征兵9、【军书十二卷】 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士二, 表示多数,不是确指10、【愿为市鞍马】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为,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鞍马, 泛指马和马具11、【旦】 早晨12、【溅溅】 水流声13、【胡骑】 胡人的战马14、【啾啾】 马叫的声音15、【万里赴戎机】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戎机,战事16、【关山度若飞】 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度,越过17、【朔气传金柝】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18、【铁衣】 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19、【策勋十二转】 记最大的功 策勋, 记功20、【赏赐百千强】 赏赐很多的财物 强,有余21、【问所欲 问(木兰 )想要什么22、【尚书郎】 尚书省的官23、【愿驰千里足】 希望驰骋千里马 驰,赶马快跑24、【郭】 外城25、【扶将】 扶持。

26、【红妆】 指女子的艳丽装束27、【霍霍】 磨刀的声音28、【著】 穿29、【云鬓】 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30、【帖】 同“贴”31、 【火伴】同伍的士兵 32、【雄免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3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免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傍,靠近、临近 走,跑二、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对镜帖花黄:通假字,同“贴”,粘贴出门看火伴:通假字, “火”通“伙”双兔傍地走:古今异义,古义:跑今义:行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今异义,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卷卷有爷名:古今异义,古义指父亲,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出郭相扶将: 古今异义,古义为外城,今仅用作姓氏安能辨我是雄雌: 古今异义,古义为怎么,今义安全雌兔眼迷离:古今异义,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不清问女何所忆:古今异义,古义为思念,今义回忆策勋十二转: 古今异义,古义为勋级每升高一级为一转, 今义改变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 赏赐百千强:古今异义,古义为有余,今义力量大,势力大 愿为市鞍马:词类活用;名词做动词,买 策勋十二转: 词类活用;名词做动词,登记。

当窗理云鬓:词类活用;名词做状语,像云一样的2、一词多义:市东市买鞍马: 集市愿为市鞍马: 名词作动词帖昨夜见军帖: 文告对镜帖花黄 通“贴”,粘贴将将军百战死: 带领出郭相扶将: 扶助,扶持3、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问女何所思: 倒装句,宾语前置愿为(之)市鞍马: 省略句,省略宾语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修辞: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修辞:对偶+互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修辞:没有修辞有些同学可能认为是对偶,其实不是,“戎机”和“若飞”的词性不一致三、重点句子翻译: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翻译: 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翻译: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翻译: 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翻译: 记下战功很多次, (天子)赏赐很多财物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翻译: 打开我东厢房的门,坐在我西厢房的床上。

7、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翻译: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翻译:雌雄两只兔子贴着地面一起跑,怎么能辨别哪一只是雄兔,哪一只是雌兔呢?四、课内简答题:1、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答:文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的购买战马和马具东南西北是虚指,并非实指2、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答:文章采用了复沓的修辞方法连用两次表达了木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旦辞”、“暮至”极言时间之短促,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3、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答:文中“十二”、“十年”等是虚指,不是实指,以确定的数字表示不确定的含义, 又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答:使用了动作描写手法, 表现了木兰回家后的喜悦的心情和恢复女儿装后的激动的心情。

5、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 ? 答: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6、本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重点突出说说诗中详写和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么安排?答:文中详写了木兰从军的动机,途中怀念爷娘的心理活动及回家后与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 略写了木兰的多年的战争生活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 而重在表现她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7、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答:吟唱者以双兔为喻,体现了对木兰的喜爱之情,赞美了木兰多年从军中未被发现时女郎的谨慎和机警8、 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答:通过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征战归来,不慕荣利,自愿过劳动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9、 读完本诗后,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答: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勤劳,善良,不慕容华,机智,警觉英勇善战,热爱家乡亲人,热爱和平的奇女子10、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答: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三)第 12 课 卖油翁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2、【陈康肃公】公, 对男子的尊称3、【善射】 擅长射箭 4、【自矜】 自夸5【圃】园子6【释担】 放下担子 释, 放下7、【睨】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8、【但微颔之】 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但, 只颔, 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9、【无他】 没有别的 (奥妙) 10、【但手熟尔】 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熟, 熟练尔, 同“耳”,相当于“罢了”11、【忿然】 气愤的样子 然, 表示“的样子” 12、【安】 怎么13、【轻吾射】 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轻, 轻视14、【以我酌油知之】 凭我倒油(的经验 )知道这个(道理) 以, 凭、靠 酌, 舀取,这里指倒入 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15、【覆】 盖16、【徐】 慢慢地17、【杓】 同“勺” 18、【沥之】 滴入(葫芦) 沥 ,下滴之, 指油19、【遣之】 让他走遣,打发 二、重点知识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但手熟尔:通假字 ,通“耳”,相当于“罢了”徐以杓酌油沥之: 通假字 ,“ 杓”通“勺”,舀东西的器具尝射于家圃: 古今异义, 古义:曾经今义:吃一点儿试试,辨别滋味。

尔安敢轻吾骑射: 古今异义,古义:怎么今义:安定但微颔之: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原意为下巴,文中指点头尔安敢轻吾 射:词类活用,动词作名词,原意为射箭,文中指射箭的本领尔安敢轻吾射: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原意为重量小,文中指看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