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9523065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刍议《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刍议《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刍议《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刍议《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刍议《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刍议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 杜祎娴 王永祥【摘 要】 毛泽东针对党内出现的教條主义错误,从思想路线的高度进行反思,完成了实践论。其中所阐述的知行观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关系密切,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条件下对传统知行观中对于实践内涵、主客体以及知行关系等诸多问题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为:扩大了知行主体;丰富知行的形式与内涵;辩证看待两种认识形式;明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深化知行辩证关系。【关键词】 实践论;传统哲学;知行观;继承与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的古代社会孕育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毛泽东

2、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实践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实现对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论思想的扬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其对中国传统认识论思想的吸收、批判和发展大致包括以下方面:一、对传统知行观合理要素的继承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实践论兼容并蓄。它的问世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同时也继承并发展了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诸多合理因素。1、认识的实在性品质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人凭借自身感官对客观世界形成的认识,是“内心合外物以启,觉心乃生焉”的结果。2也就是说,人的认识是来源于感

3、官接受外物的刺激,如果离开了眼、耳、口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就无法通过“心官”的思考而形成知识。实践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它对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与传统唯物主义知行观中重视认识活动客观实在性的思想异曲同工。实践论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3任何人想要获得对于其他事物的认识都必然要经历“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活动对象是客观的,认识过程中实践也具有直接现实的品格。否认了这一事实,认识就变为一种纯粹理性的行为,从而跌入唯心主义的深渊。2、对“行重”思想的一脉相承“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4方法

4、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途径,具有深刻的实践意蕴。“实践性”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鲜明特征之一,在他的认识论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这一特征源于他对传统知行观的一脉相承。(1)对“行以兼知”观点的继承。传统知行观充分认识“行”的重要性,认为认识来源问题的答案在于“躬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集大成者王船山就提出“未尝离行以为知”的观点。同样,实践论也认为:“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3首先,人对世界的认识源于实践。获得认识必须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即便通过间接途径获得的知识也需要有亲身参与实践的人通过一定的媒介来传播;其次,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实践。人在实践过程中经历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

5、实践实现与自然的交往从而认识自然,同时通过实践实现人与人的交往,认识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可见,无论是传统唯物主义知行观还是毛泽东实践论都不可更改地将实践视为认识的来源。(2)对“知而为行”观点的继承。中国古代哲学自始就蕴含着重行的基因。尚书中“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的古老智慧就已经说明了“行”的重要性;儒家与墨家均将“行”作为知的目的,认为知识要学以致用;宋代程朱也提出“知先行重”的观点,虽然在知行二者的先后上难逃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窠臼,但却同样明确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论是为解决党在革命过程中出现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所导致的问题问世的,所以可以说实践性是贯通其中的“底色”。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

6、也是认识的归宿与目的。实践论指出,“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3从实践到认识只是完成了认识的初级阶段。真理一经掌握就要能动地用于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这种思考同样是对传统知行观“行重”观点的继承。“人的认识一点儿也离不开实践”,3实践论解释人如何通过实践实现主观与客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体现了对古代知行观中“重行”思想的继承。值得注意的是,实践论对待传统知行观“行为重”的继承不是单向度的复制,而是辩证的深化发展。3、对知行关系的思考西方哲学视阈下的认识论讨论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和发展,往往将视角放置于认识本质为何的本体论研究,而甚少去观察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不

7、同于西方哲学的研究范式,知与行的关系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宋代以后对于知行关系的讨论更成为认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围绕知与行二者的先后、轻重、分合、难易,形成了知先行后、行先知后、知行合一等诸多知行观。实践论阐述了毛泽东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其中对知行关系的考察是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5围绕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论明确了认识过程中实践的基础性作用:认识从实践出发,被实践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深化。可见,毛泽东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正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思考知行关系的研究范式,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分析方法,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区别于其它认识论。二、对

8、传统知行观局限性的认识与突破传统知行观散发着千年积淀的智慧光芒,实践论积极汲取了这些思想养分。同时,传统知行观又不可避免地为封建社会这一时代背景所限制,带有着无法忽视的时代局限性,实践论对传统知行观的局限性有着较深的认识与突破。1、对认识过程的割裂论语季氏篇写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6可以看到,孔子虽然承认存在“学而知之”,却更推崇“生而知之”的认识方式。古代思想家中将认识尤其是天德良知看作是主体自身先验能力的占比极重,老子就认为“认识”是以“致虚极,守静笃”的方式实现人与道统一的过程;朱熹则将认识解释为通过“格物穷理”来启发心中固有之理的过程;张载更是提出“

9、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的观点,7认为获得认识主要依靠“大心体物”的方式发掘人本身潜在的认识能力;而禅宗、陆九渊、王阳明以及近代的梁启超、章太炎等人更加扩大了人心的作用,认为认识的获得依靠内心的顿悟。显然,传统知行观中这种形而上学的先验论割裂了认识发展过程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从而否认了人的认识对实践活动的依赖性,体现出唯理论的色调。这种局限导致古代思想家只重视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别却忽视它们的联系,使其无法全面地认识知行关系同时也无法将目光投向身处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劳动人民,他们的知行观也因此呈现出封建色彩。2、传统知行观知行主体的狭隘性出于对封建统治制度的维护,延承“唯上智下愚不移”的理念,

10、传统知行观往往将知行主体的范围仅仅规定为知识分子和士大夫,而将劳动群众划分为“下愚”。孟子认为只有“君子”才能“先立乎其大者”,运用“心之官”的思虑作用。同样,董仲舒也认为万事万物都应顺从于天道,而天道则是少数王者、圣人凭借天赋的能力才可能感应和领悟的。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下,传统知行观忽视劳动人民的智慧,看不到劳动群众对历史的创造性。随着封建社会认识主体范围的长期上移,传统知行观的知行主体日益地局限于封建知识分子和士大夫。3、传统知行观行内容的片面性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行”往往被理解为主观的纯粹的精神层面的活动或是独立个体的实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典型地概括了传统

11、哲学“内圣外王”的实践方式。8其中“正心、修身”讲的是实践主体在精神层面的自我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体现了实践的外在性。古人认为君子需要通过内修的方式最终达到“平天下”的追求,因而傳统知行观中“行”的内涵首先地表现为独立个体的道德践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所涉及的“行”就是这样一种做人的学问。换言之,中国古代传统知行观中的“行”片面地强调孤立个体的日常活动和道德实践而不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实践的内容主要地集中在个人主观世界的改造。传统知行观没有了解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忽视“行”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片面的停留在个人道德伦理的领域内,因而存在着其固有的封建色彩和历史局限性。三、实

12、践论对传统知行观的深化与发展实践论通过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深化和发展了传统知行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取精去粕,阐述了唯物辩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立场下,毛泽东进一步回答了传统知行观中关于认识的形式、实践的内涵、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深化、发展和丰富了传统知行观。1、扩大知行主体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总是以唯心的视角进行考察,将社会进步归结为英雄人物的推动,所以在认识论问题上他们也自然而然地贬低了劳动人民的作用。实践论克服传统哲学这一缺陷,扩大了传统知行观中的主体的范围。封建社会劳动群

13、众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总是容易被遮蔽的,直到马克思主义才认识到“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9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肯定了劳动群众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的重要性,认为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农民在耕种的实践中发现谷物生长的规律,工人在长期的日常生产和斗争实践中逐渐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人民群众在日复一日的生产实践中完成了对实践对象的感性认识,并且在持续的直接经验中将认识上升到更高级的阶段。将知行主体由封建统治阶级的狭隘范围扩展到广大的劳动群众体现了实践论的无产阶级认识论的性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实践论将知行主体的范围扩大到全部社会成员,理论落脚于人民群众,并在此基

14、础上总结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为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提供了哲学依据。2、丰富知行的形式与内涵传统知行观忽视劳动人民改造世界的活动,因此在认识的内容上传统知行观特别是宋代理学中将认识的重点看作“德性之知”,注重个人道德和价值判断的培养,实践的形式也更多地表现为知识分子个人道德践履。实践论丰富了传统知行观中知行的形式,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形式都是实践。毛泽东指出,社会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它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3.4但是,这诸多

15、形形色色的实践形式并非等量齐观,毛泽东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3.5而这其中当属形式多样的阶级斗争对人的认识和发展带来最为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将一切社会的历史解释为阶级斗争的历史,实践论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实践的三大形式之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思想。同时,实践论深刻地认识到,实践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包括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着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二者辩证统一于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实践论从马克思主义立场更科学地阐述了知行的内涵是对传统知行观的一次丰富和补充。3、辩证看待两种认识形式马克思

16、主义认为人在与世界的改造与被改造关系中认识世界,传统知行观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以片面的态度看待二者,或偏向唯理论或偏向经验论,10实践论克服这一缺陷,科学地认识到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实践论认为认识活动必须先从直接现实的感性认识开始。毛泽东强调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凭空产生,任何知识的获得都不能离开感性的实践,否认了直接经验,就会犯同那些一知半解的“知识里手”一样的错误。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凭借感官完成的对事物外在的、直观的认识,既可以通过直接经验的方式来完成,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的方式来完成。实践论中毛泽东首先通过对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二者本质、区别与联系的界定批驳了“生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