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社会性别:基于城市青年网络谈性的实践意义的质性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9517506 上传时间:2021-12-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与社会性别:基于城市青年网络谈性的实践意义的质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互联网与社会性别:基于城市青年网络谈性的实践意义的质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互联网与社会性别:基于城市青年网络谈性的实践意义的质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互联网与社会性别:基于城市青年网络谈性的实践意义的质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互联网与社会性别:基于城市青年网络谈性的实践意义的质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与社会性别:基于城市青年网络谈性的实践意义的质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与社会性别:基于城市青年网络谈性的实践意义的质性研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互联网与社会性别基于城市青年网络谈性的实践意义的质性研究 张娜摘要 本研究以网络谈性实践的意义研究为切入点,基于北京某文科高校BBS性版面的质性研究发现:(1)互联网对两性的“性”均有影响,增加了性信息,提升了“性”的反思能力。(2)男性的焦虑与女性的反叛:性化的社会背景下主体的策略。(3)女性性活动受社会时间表的影响。互联网的实践意义呈现性别差异,社会文化影响对女性的性活动仍然存在影响。关键词 互联网;社会性别;网络谈性;实践意义 C91 A 1008-2689(2015)02-0044-11一、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一)互联网会使性别平等么?互联网自从90年代初逐渐进入中国普通人群的工

2、作和生活中,目前,互联网已经在大中城市得到普及,尤其在青年群体中,普及率几乎到达90%。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上涨为39.9%,其中,男性网民占比为55.0%,比女性网民高出10个百分点。对于互联网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女性主义学者Plant在90年代初期便乐观的提出网络女性主义(Cybernetic feminist)观点,指出女性与计算机的密切结合提供女性及其它弱势社群颠覆父权体制的机会,已对男性宰制产生某种程度的威胁1,从这个视角出发,性别平等仿佛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达成

3、。而随后十几年,一些研究却指出,现实世界的性别不平等也充分反映在互联网中,例如女性对互联网的参与较低,反映了网络结构中的男性优势,凸显了虚拟社会中男性主导的沟通模式,因此,社会性别中被强调的阴柔特质对男性的服务及屈从再现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别形象,父权体制中的阳刚霸权与阴柔屈从的女性建构,仍持续于互联网的虚拟社会中。国内学者余红、杨伯淑对网络空间中的性别问题的理论研究表明,即使在网上,也存在着诸如“性别歧视”的男女之间的差异和不平等2。除了对互联网中的性别不平等的关注,国内外学界对互联网与社会性别的研究还有两个焦点。一是互联网的匿名性特质提供了性别转换的可能性,由此互联网成为男女两性拓展不同的性别

4、形象的空间。西方学界互联网研究的经典著作虚拟化身: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中,作者Sherry Turkle着重于身份认同的研究,通过民族志的方法,考察了许多虚拟环境,包括Muds(多用户网络游戏),解释了Muds用户是如何创建在线身份并引导他们的离线生活的。在网络空间里,每个人可以使用多重身份,这种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身份认同概念。作者在研究MUD和聊天室中发现参与者可以任意使用假名,改变性别、年龄与身材,其中最经常的是性别转换,尤其是男性转换为女性,男性创造一种女性性别形象,借此吸引更多人的注意3。反过来,女性也转换为男性性别形象参与网络论坛或线上聊天,转换动机包括做实验,为了避免

5、男性的骚扰又或是渴求得到平等的对待4。从激进派女性主义观点来看,男性转换为女性,还是女性转换为男性,性别转换这种行为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男性支配的父权体制在网络中的再现。二是女性通过参与网络相关的“性”实践获得增权。虽然大部分女性主义学者都认为互联网仍然是性别不平等的空间,但是也有部分学者从“性”的角度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互联网对女性的“性”实践产生了积极意义。多琳(Doring)從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网络性爱这一网络时代中的新型性实践对女性的价值,她认为网络性爱能让女性获得更多的性和更好的性,从而使得女性能够在性的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权利5,女性从中获得增权。费里(Ferree)则认为,女性欢迎网络性

6、活动的主要原因是,能够从中获得对两性关系的控制,从控制性别关系的角度阐释了增权的另一方式。相比较国外研究,中国在互联网、性别与性的研究方面,论述不多。任珏通过深度访谈对中国大陆网络性爱(cybersex)的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男女两性分别通过网络性爱来舒缓现实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规范所带来的压力,而女性参与者比较能够借助网络技术,提升自己在性别关系中的权力6。裴谕新通过与参与网络性爱的女性深入访谈发现对于上海新移民女性来说,网络和网络性爱是她们获取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一条途径,女性介入网络性爱的过程实际上是她们建构新的自我的过程。通过新技巧和新知识的获得自我赋权,增值了她们的性资本

7、7。(二)问题意识:从“网络实践”研究到“实践意义”的主体建构研究以上的研究中绝大多数学者关注网络中的实践、行为以及行动,这与互联网在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有关,学界对于互联网相关的现象仅停留在“网上活动”的描述层面,而较少深入的关注与互联网相关的群体的使用情况及互联网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意义。相对与以往研究对于“网络实践”本身的关注与侧重,笔者在本文中则更关注网络实践对于网络使用者来讲,网上的实践活动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何意义?他们为何持续进行网络的实践?网络实践是否因为性别而有所不同?同样的网络实践活动对于不同的性别人群是否意义不同?而在本研究中则集中探讨网络使用的主体赋予“网络谈性”这一实践活动

8、怎样的意义。就意义而言,就回到了韦伯在讨论社会行动时提出的观点:社会行动是被行动者赋予了意义的,而这样的意义是可以被我们理解的;理解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是社会学的任务,而且这样的理解必然与解释联系在一起。而舒茨则对韦伯的这一说法提出异议,认为他并没有注意到文化客体制造者的意义与被制造客体的意义,意义在自我和他人那里的构成、修改、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自我理解与理解他人的重要性等8。在舒茨那里,个人行动(Action)的意义在于反省的掌握和与生平情景(Biography Situation)的关联。将行为本身作为一个意义脉络,可以发现其中的意向行为、行动的执行,以及手头知识库。在此知识库

9、之下,每一个当下之后的经验,都会处于一个整体的意义脉络之中。从舒茨的对意义强调的角度出发,生活中的异常事件是极为重要的,一般来讲,普通人的经验只有在与“故事”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获得意义。受访者在讲述自己经历的过程中,尤其是生命历程中的“故事”,这些故事与日常生活中的反思、决断以及行动,而这些对于理解行动者的意义都是很关键的9。主体建构视角是在建构主义基础之上产生的。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个体的“个人化”趋势逐渐萌发和凸显,个人的完整性、独立性和独特性得以表达和展现,他的自主行动、能动抉择、直接责任日益凸显10。主体建构视角集中表述为,把现象作为主体自己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天然存在的或者仅仅环境决

10、定的),以主体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研究者的认知)为基础,更加侧重去研究主体自己的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建构结果及其作用)的诸方面11。主体建构视角沿袭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强调客观真实是不存在的,普遍的真实是虚无的。对“知识”的定义和认识,不是“主客”对立的产物,而是在“主体间性”中实现的。每个人的知识都属于一个真正而真实知识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她努力建构一个现实,并谋求生活,与他人和世界发生联系。主体视角下的研究,更容易打破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对象客观化”桎梏;确立研究者对被研究者的“疏离体验型”(experience-distant)过渡到“贴近体验性”(experience-ne

11、ar),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野进行呈现和理解。同时,“主体建构”视角对社会边缘群体的研究而言具有积极意义。在打破社会边缘群体位于社会结构中的“他者性”地位时,积极地挖掘和建构他们的主体性11。什么是主体所谓的意义?笔者从舒茨的叙述中吸取营养,认为主体的意义近乎于主体的目的動机,而“主体建构”这个术语所表达和揭示的意义就寓于行动者的目的动机之中。目的动机涉及的是人的精力中的主观方面。它指的是行动者在把意义赋予他那不断前进的行动时,他实际上所看到的东西,这种动机不外乎是目的动机,它是一种造成经过涉及的事态、达到预先设想的目标的意向12。简而言之,主体为何持续不断的在版面中谈性?笔者所访谈的大多

12、是版面中的常客,他们为何总会“再一次的谈性”?但是请读者注意,在此笔者提出了“为何”这个词语,也许有些读者会以为意义就是解释他们为何谈性的原因,这恰恰是笔者想澄清的。例如,在访谈中,笔者会问“你为什么来谈性?”这个问题时,他可能回答“因为我就好奇,恰好看到有这个版,就来了。”在这里,“满足好奇心”其实是“谈性”的目的,并不是原因。至于原因,我们应该到此人之前的生活经历中去寻找。也就是说,原因动机涉及的是人的经历中的客观方面。在对主体赋予网络谈性的意义的探讨过程中,笔者尤为关注、挖掘被访者在访谈中对于故事的拣选、讲述的角度,发现被访者想要赋予故事的意义,尤其关注被访者在较为频繁登陆BBS、进行网

13、络谈性的时期的前后这个连续时间光谱段中,他处于那段时间段中的以及想要成为的身份认同及其中的隐含的意义。由于篇幅的原因,笔者不准备将每个受访者的生活史的叙述材料呈现给读者,而是经由笔者的简要的归纳,基于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直接呈现受访者如何赋予网络谈性这一实践行动以何种的意义,以及会针对部分的分析受访者为何会呈现这样的目的,也就是原因动机也有一定的解释和分析。(二)网络谈性:涉及互联网空间中的“性”的多元化实践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国自清代以来,在性议题上逐渐趋于保守,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性观念逐渐走向多元,但即便如此,“性”,包括各种有关性的实践,谈性、读性等

14、,也是多发生在私人空间中,而且就实践本身而言,“做”多于“说”。 国内的社会学者也已经注意到了互联网对“性”产生的影响,潘绥铭、黄盈盈认为21世纪以来,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性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提供了更加简便、快捷与隐秘的实施手段。这主要表现为信息的输出、输入与交流、联系的建立与维系、自我呈现与想象的实现与分享、性方面的偶像或者某种共识的构建等。这些活动不仅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到网民的日常生活,而且开始影响到中国性文化的整体状况13。互联网这一科技所带来的各种可能,挑战现实世界和历史中的各种不可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谈性总是一件“想当然”的活动。“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总

15、是以黄色笑话、玩笑、婚外性事等载体被提及,而谈性这一实践活动本身,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性行为、性关系、性权利总是更加吸引性学者们的眼球与精力。而有关涉性的实践,却总是被忽略,例如读性、谈性等。谈性这一实践活动背后的运作机制及其构成因素,则更鲜有学者提及和关注。谈性(sex talk)作为一个研究议题在国外的研究中,谈性大致基于三种语境及视角下被广大学者所关注。一是性教育的语境:在近几年艾滋病宣传的强势语境下,对此语境下的谈性进行的研究尤为突出。这一类研究较为关注谈性的内容以及谈性与初次性行为、性实践中的避孕之间的关系。二是社会性别的语境:女性谈性为话题的研究颇受到国外学者关注,尤

16、其是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做的关于性表述、性交流的文本。但进行的一些有关性交谈的实证研究,但囿于文本书所关注的性表述所产生的文本的思路,把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性交谈中表述了什么,以及表述的背后是什么。三是社会阶层的语境:这一类研究将谈性所使用的语汇、语言、文本同谈性的人的阶层联系起来。麦克(Michael)等人在对美国人的“性”调查研究发现,谈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表面看起来性方面更加开放的时代,公众越来越多的谈论性并不表明对性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伴随而来的是一些不可言说的障碍、焦虑和恐惧14。国内学者潘绥铭、黄盈盈在性社会学中对于谈性中的性语汇的阐述中也提到了两者的关系。例如,做爱、性交、上床、睡觉这些同义词,往往被看做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标志。此类的研究促使笔者在分析访谈资料时关注网络谈性的人们究竟为什么来这个高校BBS版面谈性,而不是其他网络空间?性的语言与社会群体的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