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下数学5.3.2命题、定理、证明(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19395774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七下数学5.3.2命题、定理、证明(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七下数学5.3.2命题、定理、证明(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七下数学5.3.2命题、定理、证明(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七下数学5.3.2命题、定理、证明(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命题、定理、证明课型新授备课时间: 月 日授课时间: 月 日总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命题的概念,并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经历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对命题的真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初步培养学生不同几何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教学重点 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教学难点命题的概念和区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教学教具 电脑、投影仪、课件资源、投影片 量角器、一套三角板教学过程设计理念导入课题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下列问题: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学生能积极的思考教师所出示的各个问题复习巩固有关的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三

2、种,另外还有平行公理的推论) 从旧知识入手,引入新课分析问题探究新知 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 教师给出下列语句,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对顶角相等; 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 学生学生能由教师的引导分析每个语句的特点.思考:你能说一说这4个语句有什么共同点吗?并能耐总结出这些语句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初步感受到有些数学语言是对某件事作出判断的. 教师给出命题的定义.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3)命题的组成.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3、. 命题的形成,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真命题与假命题: 教师出示问题: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如果ab.bc那么a=b 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 三、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明确命题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命题的正确性是我们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作为真命题,定理也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1.“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是命题吗?它们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第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是正确的?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是正确吗?再举出一些命题的例子,判断它们是否正确. 从已有知识入手,寻求已有知识经验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演示增强学生印象 课堂练习 四 练习: 1“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是命题吗?它们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第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是正确的?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是正确吗?再举出一些命题的例子,判断它们是否正确. 注重知识的应用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小结,强调重要的知识点. 系统整理相关知识板书设计命题、定理、证明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命题的组成: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的形成,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真命题与假命题: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