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30讲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_1129111055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219386768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30讲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_112911105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30讲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_112911105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30讲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_112911105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30讲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_112911105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30讲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_112911105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30讲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_112911105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第30讲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_112911105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解析:刘邦主张“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是为了巩固刘氏天下的专制统治,孙中山主张“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是为了避免帝制的复辟。题干强调的是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故B项正确。答案:B2(2017长春模拟)孙中山说:“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

2、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 “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B欧美革命误入歧路,证明中国“政治革命”之必要C孙中山对平等自由的解释是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D孙中山这种思想是因为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解析: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国内外敌人的联合破坏,故A项错误;孙中山认为欧美革命是成功的,成功之后的建设当中出现了问题,而不是革命误入歧途,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信息表明是共产党影响了孙中山,而且当时孙中山与中共合作主要是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

3、主张,故C项错误;孙中山之所以认为革命不成功的原因是平等自由思想,是把现实当中政治团体的组织松散、纪律散漫等现象产生的原因错误地归结于自由平等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 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希望完全学习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革命指的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C希望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D我国民本思想自古就有且最为发达解析:从“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 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

4、一役”可知,孙中山的主张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故C项正确。答案:C4蔡元培认为:“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蔡元培观点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解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张反帝和民族平等,与中庸无关,故A项错误;“创立民国,实现共和”主张政治上推翻帝制,实行民主,这是严肃的阶级斗争,不能体现中庸思想,故B项错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意味着国民党主动寻求与俄国与中共的合作,支持农民和工人的利益诉求,不能体现中庸思想,故C项错误;“平均地权”有反封建

5、的动机可是却没有彻底反封建,在改善农民待遇和限制地主之间寻求平衡,“节制资本”在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之间寻求平衡,故D项正确。答案:D5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A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来源:学*科*网Z*X*X*KB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C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D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解析: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

6、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材料中“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应从民生主义的角度理解,而非社会主义者,故A项错误;当时的三民主义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与“彻底认清”不符,故B项错误;孙中山指出,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后者与材料中“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不等于完全了解,故D项错误。答案:C6“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孙中山此话表明,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A外国势力的干涉B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军阀之

7、间的混战D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存在来源:学科网解析:依据题干中材料“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说明阻碍中国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外国势力的干涉,故A项正确;题中材料没有涉及各地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得知,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外国势力而不是军阀混战,故C项错误;题中没有涉及不平等条约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7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

8、作用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解析: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取得胜利,材料没有夸大毛泽东话语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将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打破城乡间沟通障碍,他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国民党绝没有机会赢得中国,这说明材料在肯定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B项正确;材料对于国共两党博弈的评述较客观,故C项错误;国民党对农村统治问题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B8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

9、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心思想是()A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B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C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来源:学+科+网Z+X+X+KD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解析: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与材料中“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91937年9月,毛泽东撰写反对自由主义一文,指出自由主义来源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并强调在“革命队伍中不应保留它的地位”。这实际上反映出()A中共强烈反对自

10、由民主B民族危机促进国共合作C现实挤压自由主义空间D自由主义不符中国需要解析:中共是主张自由民主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共合作,故B项错误;联系历史背景可知,日本侵华所致的民族危机加剧,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加强,而民族主义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自由主义的空间,导致了自由主义的逐渐退却和民族主义的逐步高涨,故C项正确;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C10毛泽东说:“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上述言论出自于()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论联

11、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解析:材料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和盟友,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反映出当时存在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由此判断此文发表于国民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答案:A11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体现的思想是()A“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B“摸着石头过河”C“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D“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解析:材料体现了邓小平对改革的态度,没有谈及市场

12、经济的问题,故A项错误;“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说明邓小平主张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左”和右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对待改革的态度,没有涉及改革的实质,故D项错误。答案:B12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解

13、析:A、B、C三项表述都过于片面,故A、B、C三项错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时代的宏观概括,较为全面,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株洲市高三质检)(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材料二这个贫农大众,合共占乡村人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

14、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没有贫农阶级(照绅士的话说,没有“痞子”),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批判地接受中国的与外国的历史遗产,反对任何唯心主义的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部分)(1)依据材料一,概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主张。(3分)(2)毛泽东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5、毛泽东是如何实践这一观点的。其成效如何?(11分)(3)依据材料三,你是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意义。(11分)解析:(1)从材料一“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可知主张是分清敌友,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这个贫农大众,合共占乡村人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可知,观点是贫农是最革命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中坚;第二小问,结合1927年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农村工作的史实,可知实践是在农村发动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第三小问,运用“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和影响的史实说明成效。(3)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可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批判地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