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选修4 第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_1129111055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219386765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选修4 第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_112911105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选修4 第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_112911105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选修4 第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_112911105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选修4 第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_112911105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选修4 第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_112911105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选修4 第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_112911105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选修4 第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_112911105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材料一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材料二历史人物是复杂的。他们生活的时代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都充满了复杂性、破缺性和不确定性。然而长期以来的人物教学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在人物生平的叙事上一带而过,在人物评价上又是按照所谓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的表达,贴好标签如此的教学留给学生的人物形象扁平而干瘪,只有“冷淡的尊敬”,而无“发自肺腑的欣赏”;独断而机械的历史结论使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日益懒惰和僵化,而人物教学希望通过优秀人物的嘉言懿行来培养公民人文素质的教育目标

2、便流于形式,破坏了人物教学功能的发挥。还原历史人物的复杂性(1)以秦始皇为例,怎样认识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地位?(9分)(2)历史人物是复杂的,然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却存在“扁平而干瘪”的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6分)解析:(1)评价秦始皇,从功过两方面来评析,秦始皇的成就在于统一六国,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采用有效措施巩固统治。据此得出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混战割据的局面;创建了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在内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派兵北伐匈奴,南征越族,移民戍边,修筑万里长城,扩大了疆域;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了

3、国家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过失体现在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广建宫殿陵墓;赋税沉重,滥用民力;实行残酷的刑法,统治残暴。(2)根据材料二 “历史人物是复杂的,他们生活的时代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都充满了复杂性、破缺性和不确定性在人物评价上又是按照所谓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的表达,贴好标签”得出,要把历史人物放在所处时代的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要立足史料,全面分析,防止以偏概全,要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即一分为二的观点;以正确的评价标准,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角度,客观公正给予评价。答案:(1)功: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混战割据的局面;创建

4、了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在内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派兵北伐匈奴,南征越族,移民戍边,修筑万里长城,扩大了疆域;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来源:学*科*网过: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广建宫殿陵墓;赋税沉重,滥用民力;实行残酷的刑法,统治残暴。总之,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但其文化专制和残暴统治对后世产生了不利影响。(2)要把历史人物放在所处时代的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

5、析,一分为二,切记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要对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的了解,不能以点带面;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论从史出;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如生产力标准),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然而很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矛盾,评价时要看其主流(主要方面),依据主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任答三点即可)2材料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前往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求取真经。西行路上,他走过八百里大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人马俱绝”;有时忍饥挨饿,有时盗

6、贼威胁,但玄奘志向坚定,誓言:“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他曾被高昌王阻留,但毫不动摇,绝食三日,以死明志。到达目的地后,历经十七年学遍了当时佛教的大小乘各种学说。643年,玄奘载誉回国,受到唐太宗的热情接待。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在唐太宗的支持下,他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撰成大唐西域记12卷,备载唐代西北边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产、风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迹,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珍贵文献。他还把印度的天文、历算、医学、逻辑学乃至制石蜜技术等介绍到中国,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被鲁迅

7、先生誉为“中国脊梁”。(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玄奘回国受到唐太宗热情接待的原因。(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玄奘为何被誉为“中国脊梁”。(7分)解析:(1)从唐太宗、玄奘、佛教和当时的社会需要四个角度回答。唐太宗的角度,从所学内容可以看出其崇尚文治,推崇佛教;玄奘的角度,由材料第一段进行归纳概括得出玄奘佛法精深且德行高尚(不畏艰难、志向坚定、忠诚爱国、虔诚和执着等);佛教的角度,从佛教的教义内容考虑;当时的社会需要,从安定人心角度考虑。(2)根据材料第一段可以看出其精神可嘉;根据材料“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珍贵文献。他还把印度

8、的天文、历算、医学、逻辑学乃至制石蜜技术等介绍到中国,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可以看出其翻译的著作为研究佛教、西域和印度文化提供了珍贵文献;放在世界角度,玄奘的西行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答案:(1)原因:唐太宗崇尚文治,推崇佛教;佛教思想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唐初社会现实的需要;玄奘佛法精深且德行高尚(不畏艰难、志向坚定、忠诚爱国、虔诚和执着等)。(2)原因:玄奘西行体现舍身求法的精神;玄奘翻译的佛经和著述为研究佛教、西域和印度文化提供了珍贵文献;玄奘的西行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3材料一在(古希腊)民主制中领袖人物取决于人

9、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以及把政治策略建立在可“销售”的东西之上,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对于种种慎重的判断、艰难的决定、令人不悦的选择以及使人难堪的事实,人民一定会尽力回避。民主使智慧边际化。来源:学_科_网来源:学科网ZXXK材料二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以上均引自柏拉图全集来源:Zxxk.Co

10、m(1)根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对古希腊民主制的看法。(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设计了一个怎样的理想国,并对这一理想国进行评价。(9分)解析:(1)从材料一“在(古希腊)民主制中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可知柏拉图的看法是认为希腊领袖人物的产生过于随意;民主政治使领袖的政治领导能力受到削弱;民主使智慧边缘化。 (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理智结合起来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

11、可知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指应该由哲学家来治理国家;第二小问,结合柏拉图设计理念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评价。答案:(1)看法:柏拉图认为希腊领袖人物的产生过于随意;民主政治使领袖的政治领导能力受到削弱;民主使智慧边缘化。(2)理想国:应该由哲学家来治理国家。评价:带有很大的空想性,过于理想化,是一种乌托邦设想;柏拉图的理想国又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给人以一定的启发。(言之有理即可)4材料祖冲之,“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广泛收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天文历法方面,编制了一部

12、新历法,即大明历。曾经设计制造过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以及类似于木牛流马的陆上运输工具。最值得一提的是祖冲之则将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的程度。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确定了的不足近似值3. 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的真值在这两个近似值之间,即3.14159263.1415927精确到小数7位。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成果,直到约一千年后,才为15世纪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所超过。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祖冲之科学研究的特点。(8分)来源:Zxxk.Com(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

13、明祖冲之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7分)解析:(1)根据材料,由“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得出祖冲之注重专攻;由“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得出祖冲之注重实践;祖冲之编新历法、发明水碓磨、制造指南车、“千里船”体现了善于创新,从祖冲之涉及的天文、历法、数学等可以归纳其涉及的领域广泛。(2)首先可以从性质出发概括为科学家,其次结合祖冲之最著名的成就圆周率概括其世界领先,最后可以从祖冲之对国内和世界的作用概括。答案:(1)特点:注重专攻;勤于实践;善于创新;领域广泛。(2)地位:祖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精确了圆周率的数值,他的数学研究成果长期领先于世界;他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