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11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建设与实践 学生版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219386179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11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建设与实践 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11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建设与实践 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11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建设与实践 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11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建设与实践 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11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建设与实践 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11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建设与实践 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11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建设与实践 学生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末战乱,刘邦初入关中,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西汉建立后,“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拾取)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当孝惠、吕后时,“萧、曹为相,镇以无为,刑罚以稀”。汉文帝任命张释之为廷尉,疑案由民众议决;汉景帝怜悯受笞刑者非死即残,诏令减轻笞刑。汉武帝重用张汤、赵禹之流的酷吏,连造新法,规定:司法官员如果犯下执法苛刻的罪责,则从宽处置;司法官员如果对罪犯开释不疑,则视为故纵而诛之。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摘编自东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三,南朝

2、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四十八材料二 1649年1月,英国有史以来最重大的审判即将举行。克伦威尔等下议院议员之所以选择公开审判国王查理一世,不仅仅是为了遵守普通法律传统、防止未来的暴政,更是为了让全世界见证他们进行的是正义的事业。初级律师约翰库克被任命为副总检察长,肩负起主导起诉的重任。在标题为“关于严重叛国罪及其他严重罪行的公诉词”的公诉书中,库克开门见山地宣告查理斯图亚特“受托行使的有限统治权是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此外并无其他来源。从他接受托付时起,他就应实践为人民谋利益的誓言、履行维护人民权利和自由的职责”。随后,控诉书列举了国王的暴政,指出被告“是导致这个国家的无数自由人民被杀的罪魁祸首”。在公

3、诉词的最后一段,检察官宣告:“本人约翰库克代表英国人民控告查理斯图亚特的叛国阴谋和其他罪行构成暴君、叛国贼、杀人犯和英国人民公敌,并且请求法庭责令英国国王查理斯图亚特对上述各点一一进行回答。由此所引发的一切程序、检验、审讯、刑罚以及判决都应当是符合正义的。”1月27日,特别法庭做出判决:本法庭宣判查理斯图亚特,作为暴君、叛国者、杀人犯和本国善良人民之公敌,应被处于身首异处的死刑。摘编自【英】杰弗里罗伯逊弑君者: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的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前期法制思想的演变,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审判查理一世的背景,指出该公诉书在思想史和法制史上的

4、重大价值。(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中国和近代英国司法实践的影响有何不同。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792年初英国激进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仅激进协会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涌现,而且还出现了激进协会的联合,直至组成效仿法国革命的“公会”与英国议会在政治上公开相对抗;和以前任何一场地方性的党派性的运动不同,不仅辉格党自由派、非国教徒,而且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也积极参加了激进运动。工人阶级也首次独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激进运动的中坚力量。造成了18世纪英国历史上最广泛和最深刻的政治与社会动荡。摘编自董煊法国大革命与英国的激进运动材料二 英国18世纪

5、的激进运动是在法国大革命这一外力触动下发展起来的,当这种外力消失之后,英国中下层民众的政治热情也很快走向低谷。1799年,英国议会通过结社法,禁止一切群众性社团的存在。这个法令的出台,使激进运动彻底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此后,这种以激进主义为旗帜的议会改革运动走向了低迷,直至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才重整旗鼓。摘编自胡玲试析法国大革命对英国激进运动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激进运动进入新阶段的表现。(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激进运动新阶段出现的背景及意义。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787年宪法的制定和批准,使美国从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使邦联一举变成

6、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应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授权缔结或所应缔结的条约,均应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宪法为美国缔造了一个崭新的政府体制,为美国建立了一整套民主制度,第一次把联邦制、分权制、制衡制和 人民主权等启蒙思想家的抽象理论变成了现实,保证了美国政局的稳定。对于联邦的权力基础和来源问题,宪法采用了一种创造性的方法来处理,启用“人民”这个现实而又抽象的政治群体作为联邦政府的权力基础。用人民作为联邦的权力基础和权力来源,这就转换了美国的国家性质。据杨鹏飞美国1787年宪法的成就与其缺陷疏漏及弥补材料二 清王朝沿袭历代,以六部“经理庶政”处理国家之事。清代承袭明制,六部

7、之上设有内阁。清初以来,设立世袭的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议政王大臣会议则是实权机构,凡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商定。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之召,承旨遵办,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摘自于王思治从清初的吏治看封建官僚政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体现了哪些政治理念或思想.(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概括指出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福山的描述中,自由民主成了一种“普世价值”。在政治上,福山主张将西欧和北美的民主制度推

8、广到整个世界,尤其推广到没有民主传统的地方。可以说,福山的政治意图明显是“民主制度的输出”。福山希望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具有这种普遍的政体,所有国家的政体都朝向这种制度不断演进。摘编自张维为从国际政治实践看“普世价值”的多重困境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进行论证。(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例: 【答案】(1)演变:汉初法律制度承袭秦朝,以法家思想为准绳;但在司法实践中,汉初统治者多倾向无为而治;到汉武帝时,重用酷吏,以严刑峻法治天下。原因: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统治者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汉武帝时,国力虽盛,为加强中央集权,

9、积极有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任答两点)(2)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议会军战胜王党军,俘获国王;议会下院议员希望通过公开审判来证明其事业的正义性,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任答两点)思想史价值:君主的统治权是有限,不允许君主侵犯自由或违背普通法律,以人民主权思想否定了君权神授;君主的权力是基于人民的信任和托付,如果君主违背人民的托付、不能保护国民,人民可以正当地废除世袭君主制,具有社会契约论的理念。法制史价值:开启了世界法制史上控诉国家元首构成暴政罪的先河。(3)汉代中国:开启了“法律儒家化”过程,以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根本出发点。近代英

10、国:开创了用现代法律制约专制暴政的先例,确立了议会权威,司法独立等原则,推动了英国司法体制近代化。【解析】(1)第一小问演变,从材料一西汉建立后“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拾取)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可知汉初法律制度承袭秦朝,以法家思想为准绳;从材料一当孝惠、吕后时“萧、曹为相,镇以无为,刑罚以稀”,反映出汉初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结合材料一“汉文帝任命张释之为廷尉,疑案由民众议决;汉景帝怜悯受笞刑者非死即残,诏令减轻笞刑”、“汉武帝重用张汤、赵禹之流的酷吏,连造新法”,可知在司法实践中,由汉初统治者多倾向无为而治到汉武帝时,重用酷吏,以严刑峻法治天下。第二小问原因,结合

11、汉初实行无为而治治国思想的原因,可说明西汉前期法制思想演变为无为而治的原因是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统治者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结合汉武帝时期改变治国思想推崇新儒学和有为政治的原因,可说明西汉前期法制思想演变为执法严苛的原因是汉武帝时,国力虽盛,为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2)第一小问问题,从材料二时间“1649年”和审判者是“克伦威尔等下议院议员”,被审判人是当时英国国王,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议会军战胜王党军,俘获国王;从材料二“克伦威尔等下议院议员之所以选择公开审判国王查理一世,不仅仅是为了遵守普通

12、法律传统、防止未来的暴政,更是为了让全世界见证他们进行的是正义的事业”,可知议会下院议员希望通过公开审判来证明其事业的正义性,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第二小问思想价值,从材料二公诉书中宣告查理斯图亚特的权力是“受托行使的有限统治权是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此外并无其他来源。从他接受托付时起,他就应实践为人民谋利益的誓言、履行维护人民权利和自由的职责”,其中蕴含着启蒙思想的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故可从公诉书中蕴含的启蒙思想的具体主张,指出该公诉书在思想史上的重大价值是君主的统治权是有限,不允许君主侵犯自由或违背普通法律,以人民主权思想否定了君权神授;君主的权力是基于人民的信任和托付,如果君主违

13、背人民的托付、不能保护国民,人民可以正当地废除世袭君主制,具有社会契约论的理念;结合公诉书是议会对英国最高封建统治者国王的控诉和审判,可知该公诉书在法制史上的重大价值是开启了世界法制史上控诉国家元首构成暴政罪的先河。(3)从材料一“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可知汉代法律体系中加入了儒家思想的内容,故可从汉代“儒学入法”的特征和法律对于封建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可得汉代开启了“法律儒家化”过程,以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根本出发点;从材料二“特别法庭做出判决:本法庭宣判查理斯图亚特,作为暴君、叛国者、杀人犯和本

14、国善良人民之公敌,应被处于身首异处的死刑”,以及英国司法执行议会的法案,和法律中体现的民主启蒙思想,可从英国法律对于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司法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可得英国开创了用现代法律制约专制暴政的先例,确立了议会权威,司法独立等原则,推动了英国司法体制近代化。1. 【答案】(1)表现:激进团体的大量建立且走向联合;更多阶级阶层积极参加;工人阶级成为中坚力量。(任答2 点,言之成理即可)(2)背景:法国大革命的深入;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激进派要求政治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意义:促进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推动了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成为英国工

15、人运动史上重要的起点。(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一“不仅激进协会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涌现,而且还出现了激进协会的联合,直至组成效仿法国革命的公会与英国议会在政治上公开相对抗”,可得英国激进运动团体大量建立且走向联合;根据材料一“和以前任何一场地方性的党派性的运动不同,不仅辉格党自由派、非国教徒,而且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也积极参加了激进运动”,可得更多的阶级和阶层积极参与激进运动;根据材料一“工人阶级也首次独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激进运动的中坚力量”,可得在这次激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中坚力量。(2)第一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二“英国18世纪的激进运动

16、是在法国大革命这一外力触动下发展起来的”,可以看出英国激进运动的发展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而结合所学知识18世纪中后叶,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发生带来社会力量发生变化;社会关系中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阶层的再次分化促使激进派要求政治变革。第二小问意义,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刺激促使了18世纪英国激进运动的展开,在激进运动中各个阶层派别表达了自己的诉求,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在激进运动中大量激进团体的建立且走向联合、工人阶级的崛起推动了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成为英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要起点。2. 【答案】(1)特点:联邦体制,集权中央;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宪法至上,人民主权;通过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