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 历史(B卷)教师版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219385539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 历史(B卷)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 历史(B卷)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 历史(B卷)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 历史(B卷)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 历史(B卷)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 历史(B卷)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 历史(B卷)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历 史 (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

2、据史载,公元前480年,鲁国大旱,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对策,孔子答道,灾旱是上天刑罚,对失政行为加以纠正即可,不需要举行求雨仪式。由此可知,孔子( )A旨在维护天道权威 B反对举行祭祀仪式C思想具有人文色彩 D吸收法家重刑理念【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知孔子认为旱灾是上天刑罚,提示统治者需对失政行为加以纠正,这反映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是人文精神在孔子思想中的体现,故选C项;从材料无法体现孔子维护天道的权威,可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了孔子认为统治者纠正失政行为即可,不需要举行求雨仪式,并不能说明孔子反对举行祭祀仪式,故排除B项;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可排除D项。25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东端形

3、成多元并存的局面,武威、平城、洛阳、长安都曾担负起丝路起点的重任。这表明当时( )A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空前 B政治格局变动较为频繁C丝路沿线大量城市兴起 D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征和丝绸之路。此时的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多元化,表明政权更替频繁、多个民族政权并存,政治格局频繁变动,B项正确;此时,北方战乱频繁,影响丝路畅通,A项“交流空前”表述错误,排除;C项错把丝路东方地点解读为沿线城市兴盛;D项错把北方个别城市的兴盛解读为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故选B。26下图所示为洛阳含嘉仓遗址出土的铭刻砖。史载,含嘉仓始建于隋代,唐代和北宋时都在沿用,“东西长约六百余米,

4、南北长约七百余米。仓城内东西成行,密集排列着四百多个粮窖可藏粮一万几千石以上”。该记载可用来说明,隋唐至宋( )A粮食生产得到持续增长 B全国经济重心仍在北方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国家对粮食储备的重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含嘉仓从陪唐至来都在便用,其经久不衰体现了国家对粮食储备的重视,故选D项;出隋到来,万经数次政局动荡,受其影响粮食生产无法持续增长,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含嘉仓藏粮的米源,无法据此判定国家经济重心,故拼除B项;含嘉仓属于官仓,藏粮不属于商品,故排除C项。27下表反映的是清代湖北部分县农业的生产

5、情况。据此可知,这些地区( )地区概况松滋县田内冬春季种麦或豆,夏秋季产棉或稻英山县田中先种水稻,秋季以后则种大麦、芸苔或小麦,地中则以棉花、蕃芋、豆菽,芝麻、芦粟等与小麦轮种石首县棉花、黄豆、绿豆、高粱、芝麻、黍粟与菜麦轮作A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程度较高 B农产品商品化的倾向较突出C粮食生产开始出现精耕细作 D轮作技术打破南北农业格局【答案】A【解析】据材料“冬春季种麦或豆”、“田中先种水稻,秋季以后则种大麦”、“高粱、芝麻、黍粟与菜麦轮作”可知,湖北部分地区农业实现了集中种植、区域种植和轮作现象,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产品投入市场的史实,不能说明其商品化程度,排除B项;据

6、所学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排除C项;材料只是湖北部分地区的统计,没有涉及北方作物种植,不能说明南北农业格局问题,排除D项。2819世纪70年代起,湖北、广东等省土铁“营运渐稀”,广东花生榨油业“相形见绌,销路愈滞”,东南各省“旧日之糖,销路日微”。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东南各省传统手工业产品滞销C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D列强疯狂掠夺原材料和农产品【答案】A【解析】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起,营运渐稀销路愈滞销路日微”可知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生产和经营不断萎缩,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实行经济侵略

7、,故选A项;东南各省传统手工业产品滞销是现象不是原因,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且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传统手工业提供劳动力和市场,有利于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列强疯狂掠夺原材料和农产品,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排除D项。29郑观应评述洋务运动官督商办企业时曾说:“全恃官力,则巨资难筹;兼集商资,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必官督商办,各有责成。”这表明该类企业( )A具有典型的半殖民地性质特征 B响应了政府鼓励民间办厂的号召C避免官府与民争利现象的出现 D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答

8、案】D【解析】据材料“全恃官力,则巨资难筹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可知单独的官办、商办企业会面临资金、封建势力压迫等困境,故选D项;半殖民地指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论述官督商办企业的合理性,结合所学知识,官督商办没有避免官府与民争利现象,排除C项。3019621963年,全国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小商小贩的发展比较稳定。到1964年底,全国小商小贩又恢复到247万人,其中个体商贩50多万人。这表明当时(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C完全纠正了“左”倾错误 D为

9、调整经济放宽相关政策【答案】D【解析】由材料“全国小商小贩又恢复到247万人,其中个体商贩50多万人”可知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结合1964年的时间信息得出这一举措是为了缓解经济困难,注重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故选D项;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60年代中国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1965年基本上完成了国民经济的调整,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才完全纠正了左倾错误,排除C项。31西欧中世纪时,庄园领地上除了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等各类较为齐备的设施。这说明西欧庄园( )A具有自给自足特点 B经济结构日趋均衡C居民生活水平较高 D人身依附关

10、系松弛【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西欧中世纪庄园除了基础的农牧业资源外,还有一些基础的手工业和教堂,生产生活设施齐全,说明西欧庄园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A项;材料中仅描述了西欧庄园的经济状况,并未反映庄园经济结构的变化,不能得出“日趋均衡”的结论,排除B项;根据所学,庄园设施虽齐全但主要服务于庄园主,并不能表明所有居民生活水平较高,排除C项;庄园内基础设施齐全,与庄园内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32嫁资制度是罗马法调整夫妻财产关系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这一制度既没有忽略对处于相对强势地位者妻子的父亲、丈夫的权益的保护,又能侧重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妇女的权益。这说明罗马法(

11、)A提高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B蕴含着自然法的精神C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D保护了奴隶主的利益【答案】B【解析】据材料“既没有忽略对处于相对强势地位者,又能侧重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妇女的权益”,可知罗马法注重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体现了自然法精神,故选B项;古罗马妇女政治地位并没有得到提高,排除A项;罗马社会并非和谐社会,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保护强势地位的利益,并没有体现出对奴隶主的保护,排除D项。33到1900年,人类的“世界文明”意识开始苏醒。尽管所有国家在语言、文化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差异,但都不由自主地被拖入同一个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之中。但各个民族并非以平等关系参与这场全球性

12、发展,欧洲人(或者说“西方人”)攫取了最大的利益。造成当时各民族关系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是( )A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B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C世界出现一体化趋势 D列强之间矛盾的加剧【答案】A【解析】据材料“欧洲人(或者说西方人)攫取了最大的利益”结合所学,西方国家从新航路开辟开始不断殖民扩张,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建立起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虽将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但也造成各民族关系的不平等,故选A项;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是民族关系不平等导致的结果,排除B项;世界一体化趋势与民族关系不平等都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结果,排除C项;列强之间的矛盾与各

13、民族关系不平等没有关系,排除D项。34表1摘自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部分统计数据。从总体上看,此时法国工业化( )采煤业生铁蒸汽机农业人口18121831年18181828年18201828年1826年60万吨增加到176万吨(原图数据有误)11万吨增加到22万吨65台增加到625台全国总人口31,850,000;从事农业人口有2225000人(原图数据有误)表1A取得一定进展 B得到政府支持 C冲击农业发展 D侧重于重工业【答案】A【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采煤业和生铁产量都有所增加,蒸汽机“65台增加到625台”,说明此时法国工业化有所发展,故选A项;材料没有政府支持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

14、从材料表格数据来看,农业人口依然占大多数,因此不能说明冲击了农业,排除C项;材料没有全部工业的数据,不能推出其侧重于重工业,排除D项。35冷战期间,美苏双方相互忍受透明度通过相互高空侦查(卫星侦查机制),使得对方了解自己的部分军事实力,从而不敢轻举妄动。这表明冷战期间美苏两国( )A全面了解对方的军事实力 B双方力量形成了平衡C相互威胁以维持战略平衡 D均努力发展民生产业【答案】C【解析】据材料“相互高空侦查了解军事实力,从而不敢轻举妄动”可知美苏双方了解对方带来的威胁而相互忍受,以维持战略平衡,故选C项;据材料“使得对方了解自己的部分军事实力”可知没有全面了解,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美苏双方的力量对比,且美苏双方冷战期间互有攻守,排除B项;卫星侦查体现了双方对科技的利用,没有涉及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利益的相关产业,排除D项。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