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享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19380925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享(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最后一课都 德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情感目标: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发展目标: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引导学生创新写作,激发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1、小弗郎茨的情感变化线索。2、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教学方法:概括法、讨论与点拨法计划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

2、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每天你挂在嘴边的普通话不能再用了,从今天开始你只能用日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发表感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二、了解整理及文体知识1、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28岁的时候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最后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当时正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时期,普鲁士军队长驱直

3、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区。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普鲁士政府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2、本文的体裁为短篇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今天我们将主要由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体会小说所要表达的情感。三、整体感知课文,正音正字。 郝ho叟su 懊o悔 字帖ti 强qing迫 踱du步 哽咽gng y四、熟读课文,深入探讨1、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可从气氛、学生、老师等角度归纳)(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调动气氛)其一,过去开始上课的时侯,总是“一阵喧闹”的教室,现

4、在“一切偏安安静静的”。其二,平时严厉的老师,今天却“很温和”。其三,老师穿上了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的礼服。其四,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特别是郝叟老头还翻开了一本初级读本。教室里有一种严肃的气氛。2、在整堂课的过程中变化最大的人物是谁?(小弗郎茨)3、在最后一课中小弗郎茨对什么的思想感情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请大家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从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几个方面来谈小弗郎茨的变化。(小组讨论)A、小弗郎茨本来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他总是想着逃课,去找鸟窝,去溜冰,最讨厌课本,觉得它们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而现在他觉得它们都是他的好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B、以前他觉得韩麦尔先生是个

5、很严厉的人,现在他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开始理解和同情韩麦尔先生,甚至敬仰先生的人格,“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C、对于祖国,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茨一开始并没有失去国土的悲痛,没有爱国的意识,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还觉得比学习有意思,而在最后一堂课上他懂得侵略者的意义,懂得去仇恨普鲁士的侵略者,说他们是“坏家伙”,成长为了一个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6、。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五、 作业布置:参看课后练习第三题,思考各段文字后括号里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继续第二教学板块1、是什么让本来贪玩的小弗郎茨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是他的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亡国的惨痛巨烈地震撼了他,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感染了他,更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进了他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a、 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2、看来韩麦尔先生对于

7、小弗郎茨的影响非常大。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结合具体内容来谈。(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谈时提醒:自己思考准备回答的同时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进行反驳。教师调控为三种理解:a、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是一个严厉的人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是一忠心耿耿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b、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8、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这是他给孩子们及镇上的人上的最后一次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离开他工作40年的地方,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再也不能教法语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教一节课又一节课,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这个可怜的人异常的难受,他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也说不下去。 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以表示对失去国土的敬意;对自己从前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反省,对阿尔萨斯人进行了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面对即将要丧失的祖国语言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这些

9、都足以证明韩麦尔先生对于祖国的热爱。(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种“见解”。注意最后一部分,韩麦尔先生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2、最后一部分,整理从人物描写的哪些方面来刻画韩麦尔先生?语言: “我的朋友们啊”、“我我”;神态:“脸色惨白”“呆在那里”;动作:转、拿、使、写、靠、做手势。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结合讨论,有感情的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3、最后一堂法语课上,无论是本来贪玩的小弗郎茨还是原本普通的韩麦尔先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理如此深入

10、刻画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茨的形象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整理借助于对最后一课的描述,深入的刻画了小弗郎茨和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侵略者的仇恨。二、拓展延伸1、普鲁士侵略者为什么不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人民学法语了?因为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了解人民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们不忘自己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求得民族的解放。普鲁士侵略者想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自己的祖国,他们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禁止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手段奴役法国人民。补充资料:在我们国家也同样出现过这样文化侵略的现象,日本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后

11、,为了奴役中国人民,日本人在东北强制中国人学习日语,给中国人灌输自己是日本统治下的满州人的思想,想从思想上彻底的奴役中国人,把中国人变为他们的奴隶。当然日本人的阴险用心并没有得逞,否则今天我们就不能够在这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2、如今,随着时代的需要学外语变成一种潮流,同学们如何看待学外语这个问题。(学习外语同样是为了爱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3、如果这最后一节法语课结束前韩麦尔先生让听课的人各讲一两句话,请你选择一个人物,根据他的个性,以他的身份写出要说的话。三、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习了这篇小说,我们明白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今天我们有不少既热爱祖国又认

12、真学好语文的好同学,但是也有个别嘴里喊着爱国,心里也想爱国,却并没有认真学好语文的同学。既然懂了这个道理,今后希望大家以更积极的热情投入到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汉语的学习中去。四、布置作业:完成配套练习。板书: 最 后 一 课都德(法)环境:(时代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敬仰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唤醒 贪玩、不爱学习、幼稚 普通教师、不大负责任的人情节:变 懂事、爱学习、爱祖国 爱国志士情感: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教后记:6、过零丁洋文天祥教学目标: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

13、惯。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过程:一、解题:文天祥,字宋瑞,庐陵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二、朗读并赏析诗歌:1、教师范读后指导学生朗读。2、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诗意,提出质疑。3、结合学生质疑疏通诗意。4、品析鉴赏,思考讨论: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

14、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了解?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整理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三、课堂小结: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辛酸与遗憾!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忧虑不安,孤苦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四、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五、有感情吟诵这首诗。六、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四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