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分享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19379153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磊《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陈磊《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陈磊《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陈磊《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陈磊《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磊《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磊《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分享(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褒禅山记 教学设计中牟一高 陈磊【教学目标】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2、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3、学习整理“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教学重点】1、 积累文言知识。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印发导学案【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整理与写作背景2、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3、研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展示学习目标三、简介整理及课文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2、“唐宋八大家”之一 3、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4、本文写于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当时王安石34岁,正在舒州任通判。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

3、观点的发展。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王安石一生在从政、治学的道路上都是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认准了“变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新法,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十

4、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淫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了解整理的这些生平事迹,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篇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5、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6、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整理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四、诵读感知1、字音褒bo禅山 华hu山 庐冢(zhng) 有穴(xu)窈(y

5、o)然 怠(di) 咎(ji) 好游(ho) 仆(p)碑 无物以相(xing)之 深父(f)2、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父:通“甫”,字)3、自读,理清思路一、(12):记叙游山经过。1、介绍褒禅山概况。2、记游华山洞的经过。二、(34):议论游山心得。3、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4、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三、(5):记叙结尾,补叙同游者4、画出直接表现整理观点的句子(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五、研习课文1自然段(一)梳理字词句,解释加点的字词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

6、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如“华(hu)实”之“华(hu)”者,盖音谬也。(二)合作探究讨论问题: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第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整理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交代了整理游山

7、的踪迹(不超过10个字): 六、随堂练习1、一词多义: (1)“卒”:“卒葬之”。 _“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_“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_(2)“文”: “其文漫灭。”_ “独其为文”。_(3)“道”: “有碑仆道”。_ “何可胜道也哉”。_ “传道受业”(师说)_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_2、词类活用: (1)“舍”: “始舍于其址”。_ (2)“名”: “名之曰褒禅”。_ _ “而莫能名者”。 _4、句式(1)有碑仆道(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5翻译下列难点句子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七、全班朗

8、读课文。 八、完成作业1、复习本节知识点,准备下节课抽查2、完成第二课时学案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研读文章第2自然段2、积累文言知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检测字词1、齐读课文2、抽查重点字词二、展示学习目标三、研习第二自然段(一)梳理字词句,解释加点的字词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窈(yo)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

9、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二)合作探究1、概括1、2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整理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10、。 3、第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四、随堂练习1、指出词类活用现象(1)“穷”:“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_(2)“侧”:有泉侧出._(3)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至又加少矣:_(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_(5)则其至又加少矣。_(6)火尚足以明也_2、古今异义 比

11、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3、翻译重点句子(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但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而不能够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知识点,准备下节课抽查2、完成第三课时学案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研读文章第3、4、5自然段2、积累文言知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1、齐读课文2、抽测知识点二、展示学习目标三、研习课文3、4、5自然段(一)梳理字词句,解释加点的字词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

12、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二)合作探究讨论问题: 1、第三段着重写什么?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整理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用一“叹”

13、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了解。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3、整理认为“志”“物”“力”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你同意吗?(本题着重研究整理的观点态度。)(1)整理认为要达到“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那么整理认为“志”、“力”、“物”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提示: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整理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

14、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整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整理朴素的辩证观点。整理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2)迁移讨论:你认为“志”、“力”、“物”三个因素,对于达到成功,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此题目的讨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讨论应当遵循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自圆其说即可,不必一概而论,强求统一。4、在第段中整理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整理认为治学不应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