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复习PPT精品课件

上传人:掌** 文档编号:219105648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调节复习PPT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免疫调节复习PPT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免疫调节复习PPT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免疫调节复习PPT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免疫调节复习PPT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调节复习PPT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调节复习PPT精品课件(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讲免疫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 中的作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1)种类:_、_、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2)作用:免疫细胞_或集中分布的场所骨髓胸腺生成、成熟T胸腺骨髓抗体浆浆T想一想:免疫系统的组成层次中谁最重要?答案:免疫细胞。皮肤、黏膜杀杀菌物质质 吞噬细细胞浆细浆细 胞记忆细记忆细 胞抗体记忆细记忆细 胞效应应T细细胞靶细细胞淋巴因子 3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功能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_或因其他因素而被_的细胞,以及_的细胞 思一思: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参战者与作用对象分别是什么?它们是否可以直接杀死抗原?答案:体液免疫的参战者是抗体,作用对象

2、是抗原;细胞免疫的参战者是效应T细胞,作用对象是被抗原入侵的细胞(靶细胞),无论抗体还是效应T细胞,它们均不能直接杀死抗原。抗原多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衰老破坏癌变变系统统性红红斑狼疮疮再次相同抗原发发作迅速严严重损伤损伤遗传倾遗传倾 向T细细胞一切 2免疫学的应用包括_、检测人体的抗原、_等议一议: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与正常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的最大特点是抗体分布场所不同正常体液免疫的抗体分布于血清、组织液及细胞外分泌液中,过敏反应的抗体则吸附于某些细胞(如毛细血管管壁细胞)表面上。疫苗器官移植 判一判 1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器

3、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分布的场所 ()。 2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 3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 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 第二道防线 ()。 4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 ()。 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相互独立,互不相关 ()。 6注射免疫针剂 可在人体不发病情况下获得免疫力 ()。 7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答案:1.2.3.4.5.6.7.答案:bca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高考地位:5年14考 2012海南卷、

4、广东卷、四川卷2011山东卷、福建卷2010全国、海南卷、全国新课标卷, 3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 源功 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识别 抗原,分化成为浆细 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 、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 胞,分泌淋巴因子浆细 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 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 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 胞 (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2)浆细胞(效应T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T

5、细胞)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5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实验探究为了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和作用,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实验: 高考对本考点的命题着重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B细胞)的起源与分化,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等,题目多为选择题。【典例1】(2012上海单科,13)以绵羊红细 胞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再将后者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克隆群,由此筛选 出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A能识别绵 羊整个红细 胞B只识别绵 羊红细 胞表面的特定分子C能识别绵 羊所有体细胞D只识别绵 羊所有体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 解析本题考查了细

6、胞工程中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抗原刺激机体可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抗体,单克隆抗体指的是由一种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克隆出的细胞群产生的抗体。这种抗体特异性强,只能识别抗原(绵羊红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故只有B选项正确。 答案B 抗体具有专一性,绵羊红细胞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只能识别绵羊红细胞的特定抗原分子。【典例2】实验探究(新课标全国,29)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 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上述实验 可以说明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

7、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然后检测 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 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 胞这三类细 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_。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要点间内在联系的掌握情况与灵活应用能力。(1)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效应B细胞),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2)抗体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3)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编

8、码抗体的基因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答案(1)淋巴细胞(或B细胞)(2)抗原(3)浆细 胞(或效应B细胞)编码 抗体的基因红细 胞 (1)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 (2)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 (3)若两者都遭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并不能恢复。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及联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高考地位:5年42考 2012广东卷、北京卷、四川卷2011全国课

9、标卷、北京卷、浙江卷2010全国课标卷、福建卷 免疫类型比较项 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区别源头B细胞T细胞作用物质或细胞特异性抗体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区别作用方式浆细 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淋巴因子,促进免疫细胞发挥 作用作用过程联系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 作用;对于细胞内寄生病原体,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体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若细胞免疫不存在时,体液免疫也基本丧失 归纳整合 2记忆细胞的二次应答的特点(1)记忆细胞的特点:

10、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烈,能在 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4)坐标曲线图 示 图示信息:二次免疫产生抗体既快又多。 提醒在再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它可迅速增殖分化 为浆细胞,但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 成并分泌的。 本考点一向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所在,题目多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免疫特点及适用对象,对二次免疫反应也有较多考查。题型

11、多为选择题,也可命制综合两类免疫反应的非选择题。【典例3】(2012四川理综,3)科研人员为 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 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 肺癌细胞对照组未经处 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 肺癌细胞 下列对该实验 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证 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 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 胞 C实验组 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

12、胞杀伤 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 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 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分析表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方式和检测结果可知,M细胞能将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即T淋巴细胞);胸腺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对含有相同抗原的肺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 同时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对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有增强效应,即A、B、C项正确。综合实验中淋巴细胞来源于胸腺及实验组检测结果两方面的信息可知:本实验无效应B(浆)细胞及抗体产生,D项不正确。 答案D【典例4】如图为 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b

13、、c表示细胞,表示过程)。 (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由_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 (2)图中a、b、c、d能够识别 抗原的是_。 (3)当抗原经过 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的主要特点是_。 (4)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 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d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病。 解析(1)由图可知,抗原刺激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2)a、b、c、d分别为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其中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3)过程为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主要特点是

14、数量多、速度快。(4)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与人体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结构很相似,当酿脓链球菌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的抗体不但攻击酿脓链球菌,还会对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引发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答案(1)体液B细胞或记忆 (2)a、c、d(3)数量多、速度快(4)自身免疫【训练1】(2012济南名校模考)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 免疫效应,下列有关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T细胞的呈递B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C在细胞免疫发挥 作用后,常需要抗体

15、来协助消灭抗原D体液免疫针对细 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 病毒病原体 解析在体液免疫中,抗原往往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病毒进入细胞前,先由体液免疫中的抗体与其结合,降低其感染力;细胞免疫可以将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再由吞噬细胞将其吞噬,将抗原消灭。 答案D 1免疫反应的两重性及其分类(1)免疫反应具有两重性,即对人体产生有利或有害两种结果。(2)免疫系统的功能归纳免疫反应的两重性及其分类 高考地位:5年8考 2012重庆卷、江苏卷,2011福建卷2010浙江卷,2009山东卷 功 能功能正常功能过高或出错功能过低防御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入侵过敏反应例如:药物、花粉过敏

16、免疫缺陷症例如:艾滋病自我稳定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 胞 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消灭突变细胞肿瘤形成 2.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比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实质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出错免疫缺失特点(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2)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 胞,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3)有明显遗传倾 向和个体差异自身组织 或器官表面的某物质与某一特定抗原相似免疫器官(如胸腺)先天性缺失或T细胞被攻击而大量死亡 3.艾滋病(AIDS)及其预防(1)含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2)致病机理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大部分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则乘虚而入。(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而传染。 (4)病症HIV潜伏期210年,患者一般两年内死亡。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 大,持续发热 ,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之后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 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最终死亡。 (5)预防措施主要是切断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