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谈谈小学低年级周记中使用方言词语的现象及其对策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KB
约5页
文档ID:218837678
谈谈小学低年级周记中使用方言词语的现象及其对策_第1页
1/5

谈谈小学低年级周记中使用方言词语的现象及其对策肇庆市端州区光明远程教育中心 陈少琴摘要:小学低年级周记中使用方言词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将生活语言作为书面写作语 言,出现广东粤语方言习惯用语的文字,错别字多,这些都是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周记中 出现的通病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剖析小学低年级周记中使用方言的现象,阐述造成小学 低年级周记中使用方言词语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提出改进学生写作规范用语的对策,以便于 进一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关键词:粤语方言小学周记一、 目前小学小学低年级周记中使用方言词语的现象工作中,在学生的作文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刚上学的低年级学生还是即将毕业的高年级 学生,都深深受到方言的影响,在各种书面表达小屡屡出现人量的方言词语,这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着规范普通话语法与词汇的规范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规范普通话,很多 普通话用语都还没來得及掌握,与之出现的就是大量使用口头语言來表达因此,目前小学 小学低年级周记中使用方言词语的现象有以下两方面:1. 将生活语言作为书面写作语言低年级学生在写周记时总是用生活语言在低年级的 周记中我们看到有这样的句子:“吃饭后,我和小红去洒去洒”是生活中的方言,普通 话是指“去玩”的意思)”,“今日我地一家人都去叔叔屋企玩好唔好啊? ”(是“今天我们 一家人都去叔叔家玩好吗? ”的意思。

老师,其实是佢打我先的佢)是生活中的方言, 普通话是指“他”的意思;“打我先”是普通话的“先打我”的意思像这样的句子比比皆 是这就是学生生活语言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具体反应因为平时使用的语言交际工具是方 言,所以低年级的学生出现这样的现彖是不足为怪的2. 存在广东粤语方言习惯用语的文字,错别字多我们在学生的周记中也发现了许多这 样的句子:(1)三年级的学生这样写道:“小明,你不做作业,我话比老师知是告诉 老师知道”的意思2)还有的学生写道:“今日同平时一样无畔特别事发生是“今 天和平常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呢次你帮左我好大嘅忙,无论点, 都要多谢你是“这次你帮了我很大的忙,无论如何,都要感谢你 学生在 作文习作中出现这样的现彖说明我们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在阅读教学还是在作文教学中都存 在着不容忽视的语言积累不够、运用语言的能力缺乏训练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语感的问 题学生的语言模式一旦形成习惯,将成为一种定势,进而成为我们方言区语文教学的一大 难点因此,低年级小学生在周记中出现使用方言词语的现象是不难想象的二、 造成小学低年级周记中使用方言词语现象的原因广东属粤方言区,孩子从出生开始接触的就是“白话”,大部分人到了上学才学习普通 话。

白话”也就是“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孩子从出生开始接触的就是“白 话”(粤方言),“白话”(粤方言)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这本来就给孩子们学习普 通话带来了学习普通话时语言环境的先天阻碍而且,低年级的学生才刚刚学习普通话,对 普通话的词汇、语法还没有较具体地接触,找不到普通话中恰当的词语来表述,所以就用“白 话”中的词语来代替了因此,这是我们看到的造成小学低年级周记中使用方言词语现象的 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教师本身的语言不规范,部分教师用不用标准的普通话甚至粤语方言上课在传统的教 育模式中,主要是教师通过语言表达或文字描述,使学生能够理解自己想要传授的意思虽然 教育部明文规定教师要用普通话授课,但在各地方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发现,有 些本土老师在讲课时,讲着讲着居然嘴里突然冒出一句“口话”来,因为用普通话他不会表 达意思了,这是长期生活的语言环境使然,也是明显的地域性方言影响的结果女口:放学了, 老师说:“罗好书包,唔好唔记得你既野是“拿好书包,别忘了你的东西”的意思 “罗把扫把扫下块地是“拿扫帚把地扫一扫你最中意哇活动? ”(是 “你最喜欢什么活动? ”的意思。

这一现象在农村学校还相当普遍,尽管学校要求用普 通话授课,但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以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Z间的交流上多半 是用白话完成的这样,学生在家里就是讲白话的语言环境,在学校本应是普通话的世界, 但由于老师语言的不规范,使学生在学校里仍然有很多用白话的机会,白话占据了学生日常 对话的主体,教师大量语病的出现不规范现象,造成学生书面表达的严重失误,学生的书面 表达中也就顺理成章地掺和进了 “白话”教师语言的不规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 表达方式《全H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 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血的影 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所谓语感就是“长期的规范 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 文字的能力由于长期大量地使用地域性方言生活和学习,直接影响了学生正确语感的培 养和形成,例如,粤方言中的“炒觥鱼”(普通话是“解雇”的意思粤方言中“开片”(普 通话是“打群架,动刀动武”的意思粤方言中“擦鞋”(普通话是“拍马屁”的意思。

粤方言中“一天都光晒”(普通话是“云开雾散,大快人心”的意思放学时学生对老师 说:我返屋了,老师再见粤方言中“返屋”普通话是“回家”的意思粤方言中的 “无仲意”(普通话是“不喜欢”的意思也是经常出现在学生的周记里的,常会看到这 样的句子“爸爸怕老板炒他觥鱼”、“小心我炒你就鱼”等等,这实在让老师们哭笑不得同 吋,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语言环境长期没有改变而致使学生浸泡于历史语言的环境中, 不能突破自己的弊病三、改进学生写作规范用语的对策与措施(一)树立大语文教学的理念作为肩负着为人类传承知识、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建设者 和接班人的人民教师,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提高整体素质的需要, 把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同时在语文中加强"美育〃的培养对于深化大语 文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一代新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语文学习重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教学让学生切实打 好听说读写的基础教师应往以下方面努力:1. 让学生愉快的“听”首先,要求做到“正确地听”这主要体现在听话的姿势和态度上,即要求学生在听别 人讲话时,眼睛看着说话的对方,集中注意力,不插话,耐心的听对方把话说完。

其次,要 求做到“主体地听”,即要求学生能大体听懂对方的话,考虑对方说话的内容积极主动的 参加到训练中来2. 让学生白由地“说”说,是用口语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二年级小学生一般会在课堂上争着 发言,但他们的发言往往是随兴而发,讲的话不完整,不规范对此,一年级小学生说话训 练最基本的先要学会“规范地说”,即用普通话说完整的一句话、连贯的儿句话第二,要 求训练学生“有意识地说”,即学生明确自己是在对“人”说话,态度大方,有礼貌,说Z 前有所考虑3. 让学生广泛地“读”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 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 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乂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 教师的追捧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 这些名言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加以方法上的 指点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朗读可分为略读和精读略读是引导学生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略读可 以在预习前略读一下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作者思路,再根据课后练习去读课文,解答 问题,略读时我认为注意以下几点:(1) 从内容上说,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

2) 从方法上说,教师要大胆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 法,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自主读书、自己领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语文能力3) 抓住一两个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检查读书的效果 精读,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逐渐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的百病Z源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及白觉性,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拔和讲解在了解课文内容时,再找 重点片段精讲多练,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中领悟到一些人 生的道理,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了朗读教学这一环节,对学生语文 水平的提高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推动通过朗读,语言的材料积累越多,作文水平也就会相应 提髙4. 让学生流畅地“写”“写”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综合体现 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仪表——检测语文教学成果的标志之一教学中, 写不是独立的,要以说与读为基础,凭借说读基础,让学生展开了写的训练教学告诉我们, 学生有了“说”、“读”的基础,一改原来的被动的写为主动自愿地写,写时思说,写时思读, 写作能力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1)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 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1]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 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领悟能力[2]它是从整体上直观语言对彖,进而 体验出语言意彖的一种语言模式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其对于语言的感受能 力更是影响了其学习语言乃至语言书面表达的效果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 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文课程标准》 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可见,以语感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是语 文教学的本真所在失掉语感的教学,语文课堂就没有了生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成为 一句空话培养学生语感可加强以下几项训练:1. 置身一定的语言环境如果难以做到,可选择看电影、听歌曲等形式I可歇培养;2•要多练习,多读书,多听听力,多模仿,多表达,牢固地记忆;先从简单固定句型开 始让学生学会应用并随口而出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3. 培养积累的习惯。

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 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 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三) 从书面表达上规范学生的语言,按要求加强写作训练1•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作文是个体认识的书面表达,具有认识事物,认识社会的功 能作文的心理过程是个体认识内心的重要重新组织的过程故此,把握良机引导学生进行 更多的作文活动,就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2. 引导学生勤于积累材料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学习,再加上平时又怕阅读课外书,缺 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话有物可写,必须注意引导学生 勤于积累材料,多阅读课外文章3. 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以课文为范文,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新教材课文 题材广泛,内容涉及面广,每个单元均安排了写作练习,每篇写作的体裁和题材与本单元的 话题密切相关,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做改写、缩写及仿效作业等练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