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巴塞尔协议Ⅲ资本监管改革对中国商业银行影响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1.20KB
约6页
文档ID:218677611
浅谈巴塞尔协议Ⅲ资本监管改革对中国商业银行影响_第1页
1/6

浅谈巴塞尔协议III资本监管改革对中国商业银行影响摘要: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金融监管和金融体系的不足,《巴塞尔协议III》应运而生《巴塞 尔协议III》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严 格的资本要求,给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从巴塞尔协议III的资本监管改革入手,浅析其对我国商 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资本监管改革、商业银行、政策建议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加强银行体系监管的改革方案,并于2010年11月12日经G20首尔峰会审议通过,即《巴塞尔协议III》这是巴塞尔银 行监管委员会在总结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后,提出的新一代 全球银行业监管框架从《巴塞尔协议I》到《巴塞尔协议III》,纵观巴塞尔协议的改革进程,尽管监管框架都有所调整,但是,资本监管始终处于银行风险监管框架中的核心地 位不论是1988年第一代协议中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规定, 还是第二代协议中将最低资本要求作为三大支柱之一,此 次,第三代协议又对全球银行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资本监管 要求,作为金融危机后的直接产物,其目的在于提高全球银 行资本的总体水平和质量,维护金融业的稳定和防范系统性 风险的发生。

一、《巴塞尔协议III》的资本监管改革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有着较高资本充足率的银行仍然面临倒闭风险,暴露出银行体系在危机中缓冲风险、维持正常运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因此,提高监管资本 的质量、一致性和透明度成为了第三代协议最突出的任务下面,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巴塞尔协议III》在资本监管方 面的改革:1、 完善资本定义新的巴塞尔协议将资本分为一级资 本和二级资本,这两级资本均应是能够在持续经营下吸收损 失的资本和在破产清算时吸收损失的资本,并且取消了二级 资本的子类和专门用于吸收市场风险的三级资本对于股份 公司制的银行,一级资本的主要形式应为普通股和留存收 益,并且对普通股设立了监管措施而所有二级资本要满足 的基本标准包括:受偿顺序次级于存款和一般债务,原始期 限至少5年2、 最低资本要求的提髙根据巴塞尔协议III,普通股最低要求,即资本结构中吸收损失的最高要素,将从当前的 2❷提升至4. 5❷一级资本金(包括普通股和其他符合要求 的资本)比率将在同一时间从4❷提升至6❷3、资本留存缓冲巴塞尔协议III引入了 2. 5❷的资本留 存缓冲,由扣除递延税项及其他项目后的普通股权益组成, 这一留存缓冲的目的在于确保银行持有缓冲资金用于在金 融和经济危机时期“吸收”损失。

4、 逆周期缓冲资本所谓逆周期资本监管是指监管当 局在经济上升期提高对银行资本的要求,增加超额资本储 备,在总体信贷投放过量时加强对银行部门保护,避免系统 性风险的积累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区间为0 — 2.5❷的逆 周期资本缓冲框架,具体可以按各国的具体情况来实施5、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 出1❷的附加资本要求,降低"大而不能倒”带来的道德风 险同时,巴塞尔委员会与金融稳定局正在研究一项针对具 有“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综合方案6、 杠杆率由于本轮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银行体系 表内外杠杆率的过度累积,因而巴塞尔委员会引进杠杆率作 为新资本协议风险资本框架的补充措施2010年7月,各国 银行业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高级代表集团达成一致,将在并 行期按照3❷的最低一级资本杠杆率进行测试表1巴II和巴III关于资本充足率指标的对比单位:❷二、资本监管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我国本来处于《巴塞尔协议II》各项目标的完成中,《巴 塞尔协议III》的提出给了我国与国际银行并行的机会,而协 议III中的资本监管目标也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影响1、最低资本要求对银行的长期影响显著2011年末, 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 71❷,同比上升 0. 55个百分点,390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 8❷。

从短期来看,资本管理办法对我国银行影响不大;但 是从长期来看,由于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经济增长带动信 贷需求增加,银行不可避免将面临增资需求,因此未来我国 商业银行将面临强资本约束2、 资本缓冲要求挤压了银行的盈利空间我国商业银 行主要还是依靠利差来盈利,若建立2. 5❷的资本留存缓冲 和0-2. 5❷的逆周期缓冲资本,将使银行不得不准备更多的 资金,造成资金闲置,减少银行信贷规模,并最终阻碍经济 的发展虽然普通股权益拥有最强的吸收风险损失的能力, 但是其高成本的特点将使得在统一监管标准下的中国银行 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3、 杠杆率指标的引入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短期来看, 杠杆率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影响不大;但是,随着经济 增长带来的贷款需求的增长,以及近几年银行表外业务的快 速发展,未来商业银行在杠杆率指标方面仍将面临较大压 力4、 促进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巴塞尔协议III》对资本 监管的改革不仅反映在资本的数量上,也反映在对资本质量 的严格要求这使得商业银行在提高资金准备的同时,对其 盈利模式和资产的风险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三、政策建议国际金融环境的新变化对于中国来说,是机遇也是挑 战,我们应该深入分析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演变趋势,立足 中国的金融市场现实状况,清醒把握中国银行业监管与欧美 银行的差距,将中国特色的银行业经营模式充分体现到国际 监管准则中。

1、 加强资本管理针对《巴塞尔协议III》的推出,各 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业务发展的特色,提前制定策略和目 标要建立起健全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树立资本约束 的经营发展理念,可以考虑设定一个由专人负责并且由董事 会参与的资本管理机构,定期审核全行资本消耗、资本预算 完成等情况,做好记录,并且对于异常情况及时予以回馈, 还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2、 对表内资产业务结构进行调整,加大表外产品创新 力度,扩充资本补充渠道,保证资本供给充足商业银行在 保持中大型客户贷款需求的同时,应该加大力度发展低资本 消耗型产品,如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贷款等还要积极推动金 融产品创新,特别是信贷业务创新,如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 式消化企业贷款需求,以求不占用或少占用银行的资本,保 证资本来源的安全3、 转变经营模式商业银行应该使其业务多样化,如 发展中间业务,降低盈利模式对资本的依赖,并且建立以客 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发展零售业务,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还要提高信息数据的质量、提高系统整合度,积累数据,跟 踪客户信息,搭建信息分析系统,消除我国商业银行推进资 本监管中内部评级法形成的阻碍参考文献[1] 巴曙松,金玲玲.《巴塞尔协议III》下的资本监管 进程及其影响•西部论丛,2010, (10): 50-53.[2] 任宏之,武晋文.巴塞尔III协议的完善及其对我国 银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理论与实践,2010, (12): 31-32[3] 巴塞尔委员会.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征求意见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