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议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认识与理解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9.72KB
约5页
文档ID:218670707
浅议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认识与理解_第1页
1/5

浅议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认识与理解摘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 生、形成、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准确深 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于学好这一学科具有深远而 重要的意义当前,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发展的历程,把 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内涵,坚持好研究马克思主义发 展史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的 关键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内涵原则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早已展开研究,但 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一门学科则是新近的事准确深 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于学好这一学科具有深远而 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 学科中的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历史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 点当前,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发展的历程,把握马克思 主义发展史学科的内涵,坚持好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的关 键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术研究的历程任何一个研究领域都必须经历-个从孕育、发展到成熟 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不例外早在马克思、恩 格斯理论活动的中后期,他们就多次对自己的思想历程作了 回顾和总结在1859年的《序言》中,马克思就对自己的 思想发展历程和学术道路作了系统总结,对指导其学术研究 的总的结果和研究方法作了经典性的表述。

早在1964年, 毛泽东、周恩来就提出并且部署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列主 义发展史研究所,该研究所还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史》(1-4 卷)、《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走向历史的深处》等一些有 份量的研究成果并且培养了一批专门的研究人才在我国的 一些重点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编译局和中共中 央党校等也都先后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相关研究所 和研究室中共中央编译局偏重于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的研 究,复旦大学偏重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等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 的-个二级学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 程和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 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总结马 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 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 是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发展的规律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五个研究领域或方向有 着比较固定的研究对象,存在着比较明确的研究范围马克思 主义通史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及其规律进行系统全面的 研究其研究对象是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起到 列宁主义阶段,再到当今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的整个马克思主 义的发展历史。

马克思主义专题史对马克思主义某一思想领 域或对某一专门问题研究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进行研究这 五个不同的研究领域或方向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学 科体系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五个研究领域或方向有 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构成了马克 思主义发展史严整的学科体系它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整个发 展过程进行整体性的研究,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来龙去 脉,揭示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 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根本目 的,在于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基本规 律,而这一目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所有学科中只有马克 思主义通史才能做到三、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 间的”史论结合”原则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 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形成、发展和传播的历史,在这个 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结果和 结晶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 从根本上、总体上、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 精神实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完整的、准确的理解, 为我们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必 要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支撑。

如果不能坚持史论结合的原 则,仅仅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建构”和”重构”马 克思主义发展史,不仅会损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科学 性,而且会损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实性第二,坚持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的研究,必须强调其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恩格斯 创立的十分完备而严整的科学体系,是以实现人类真正解放 和自由的理想社会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综合性和整体性更能 够表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性文献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第-个国际性的无产阶 级政党一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以后的理论都是 根据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而不断修订和发展的,”随时随地都 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只有把理论放之于当时的历 史条件中,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精髓 与意义第三,坚持全面研究中国化的和世界性的成果对于马 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毛泽东、邓小平的贡献是巨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新中国 的建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赋予马克思主 义新的鲜活力量,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指 导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重点。

但是,马克思主 义是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 在苏联和中国的发展,而且要研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 不仅要研究以上几位巨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还要分析众 多的对马克思主义做出过贡献的人物的思想,要研究和介绍 与19世纪经典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制度社会主义所实行 的主流状态的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新马克思主义”当然, 新马克思主义很不纯洁,与实践联系也不紧密,有些流派和 代表人物是准马克思主义的,有些流派和代表人物是非马克 思主义的,但是它们在批判资本主义、坚持人民的立场等方 面与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相同的特质所以,我们必须研究 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外的发展,以展示马克思主义发 展史的全貌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孙凌齐•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趋势[J].当 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 (4).[3] 袁银传.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2006, (6).[4] 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一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 历史・[J]安徽大学学报,2002, (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