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生活习性养殖条件疾病控制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218515195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鳝生活习性养殖条件疾病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黄鳝生活习性养殖条件疾病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黄鳝生活习性养殖条件疾病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黄鳝生活习性养殖条件疾病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黄鳝生活习性养殖条件疾病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鳝生活习性养殖条件疾病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鳝生活习性养殖条件疾病控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饲料配方一般来说,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鱼类,并且要求饲料鲜活,不食腐烂性动物性饲料。就人工养殖来说,黄鳝的饲料应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 保证充足优质的饲料是黄鳝养殖成功并获取高产的关键。黄鳝是以摄食动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饲料来源广泛,也比较容易获得,黄鳝养殖者可利用现有资源收集和培养活饵料。养殖蚯蚓 利用牛粪、生活垃圾等原料培育蚯蚓,品种以大平二号、北星二号和赤子爱胜等为佳,养殖蚯蚓可用废弃的木桶、木盆,在底部钻1个直径2厘米的小孔,并用纱网布盖上,以利透气、排水;也可在排灌良好的地方挖坑或用砖砌池饲养。(种源问题与繁育,种群的退化)培育蝇蛆 可自制种蝇笼,到蝇蛆

2、饲养场购优良家蝇种,生产无菌蝇蛆,也可用黄豆0.5公斤磨成浆,倒入一口可装4050公斤水的水缸,加入2.5公斤鲜猪血和10公斤水拌匀,一周后即可育出蛆虫。(病菌检疫)套养螺类 在养殖池四周挂若干个竹笼,笼眼网46目,将一定数量的种螺放于笼中,螺笼三分之二浸于水中,繁殖的幼螺大部分从笼眼中爬出,可被黄鳝摄食。也可到水渠、稻田捡螺,经去壳切碎喂鳝。(野生螺丝需解决病菌携带与寄生虫问题)灯光诱虫在每口鳝池上空吊起上下两盏黑光灯,上面一盏适当悬高,以招引较远的虫蛾,下面一盏以距鳝池水面20厘米为宜。天刚黑时,打开高空黑光灯,发现高空灯周围虫蛾成团时,再打开水面黑光灯,并关掉高空灯,此时高空虫蛾会很快俯

3、冲而下,聚于水面灯四周,由于水中有电灯倒影,不少蛾虫会冲入水中,成为黄鳝的饲料。当水池上空蛾虫减少时,再打开高空黑光灯引诱,如此反复。(可用定时开关反复自动调节)采集水丝蚓 在排水口挖一浅水池,池底铺腐泥,保持56厘米水深,定期施发酵过的有机肥,水丝蚓会大量繁殖。水丝蚓主要用于喂养幼苗、水丝蚓的培育有小池培育和稻田、水沟培育等多种方式。 (一)小池建设。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用红砖水泥砌池,以土底为好,小池面积10-20平方米,池深20-25 水丝蚓(4)厘米,长方形,东西向排列,建好进排水系统,进水口与排水口成对角线排列,以利微流水,进排水口要用60目筛绢网封拦好,严防敌害生物进入。培育池建好

4、后,即可进行水丝蚓的培育了。 (二)稻田、水沟设施建设。选择底土比较肥沃、进排水比较方便的稻田,一般每块稻田面积以1.3-2.6公顷为宜。在田中间隔1.5-2米开挖一条排水沟,沟宽40-50厘米,用于降水和操作,畦面用于培育水丝蚓。也可选用田间沟、排水沟以与废旧的小河道加以改造,建好进排水系统,用来培育水丝蚓。 制备培养基4小型培育池,通常先在池底铺上一层甘蔗渣,每平方米2公斤左右,其上再铺一层3-5厘米厚的塘泥。放 线虫苗前每平方米再撒上一层青糠、麸皮、玉米粉的混合料0.1-0.5公斤。稻田、水沟等也要施腐熟的畜禽粪肥,每0.067公顷施2000-2500公斤,还应在稻田底土中加入稻草或麦秆

5、等,让其腐烂发酵为基料。培养基铺好制成,就可放苗养殖了。 蚓种放养4水丝蚓种的放养一般在9月下旬进行。稻田、山沟等大面积培育,每0.067公顷可放水丝蚓种50-60公斤, 水丝蚓(3)而小型水泥池每平方米可放200-300克。放苗一般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要求放养的水丝蚓种体质健壮,活力较强,体呈红色或红褐色。放养时,可将蚓种分批放在盆,按110比例加入新鲜淡水,用瓢或勺均匀地泼洒在培育床上,让其均匀分布,以充分利用培养基料,加快繁殖和生长。 日常管理4(一)水位管理。水丝蚓种放养后,培育池或培育床的水深保持在3-5厘米即可。水温偏底时,水位可浅一些,以提高水温,促进水丝蚓生长;水温偏高时,也可

6、将水加深10厘米左右,以减少的直射。同时,在整个培育期,最好保持培育池水处于微流状态,并防止水质污染,从而为水丝蚓的生长繁殖提供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 (二)饵料的添加。水丝蚓生长繁殖很快,一般幼蚓经45-60天的培育就可长成成蚓了。由于其生长、繁殖较快,消耗的饵料也多。水丝蚓的食物既有青糠、麸皮、玉米粉组成的精料,又有畜禽粪肥经发酵形成的粗料。通常从水丝蚓种放养开始到养成,每隔10-15天,每0.067公顷补投以发酵的粪肥为主、精料为辅的混合料2000公斤左右。 (三)敌害清除。水丝蚓养殖期间,培养基质表面经常会生长一层青泥苔,对水丝蚓的生长极为不利,加之又不能用硫酸铜灭杀,故只能坚持定期用工

7、具刮除。同时,还要防止青蛙以与肉食鱼类进入吞食。此外,还要注意防止水丝蚓密度过大造成缺氧,引发死亡,夏秋季培育池上还要加盖遮阳物,防止太阳直接照射,保持适宜水温。 成蚓捕捞4水丝蚓的寿命一般为80天左右,从蚓种放养到成蚓约需45-60天,此时即可采收。小型水泥池的采收方法 水丝蚓(5)比较简单,即于采收的前一天晚上断水,减少流量,使成蚓因缺氧抱团浮出水面,只要用网勺在水面捞取即可。而稻田、水沟等大面积培育,其捕捞方法则比较复杂。首先要降低水位,让畦面露出来,使水丝蚓集中在培养床的表层;其次,准备好网勺或木桶,用手掌或工具将培养床表面含水丝蚓最多的10厘米土层,依次刮入网勺和木桶中;再次,将收集

8、来的土层用清水冲洗,清除污泥,再将混有杂草、粪屑的水丝蚓放入清洗池中反复清洗,使水丝蚓与杂草彻底分离,分离出来的水丝蚓可以专池暂养,用来饲养幼体,或留作出售。越冬管理泥鳅:泥鳅对水温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个3个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米以上,使水温在28之间。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沟,并用稻草铺设在鱼沟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沟底部的淤泥中越冬。(运输黄鳝需要泥鳅)水蛭:水温降至10以下时,水蛭钻入潮湿疏松靠水面的泥土中越冬,也有少数在水池淤泥中越冬。一旦水蛭进入越冬状态,应禁止人、畜入池搅动,以免破坏水蛭越冬环境。

9、为防止温度偏低,造成越冬层冰冻,可以在越冬区域覆盖一层水生植物保暖。水面结冰,应经常破冰,保持水中有足够的溶氧。育珠蚌:池水温降到10以下,河蚌的心脏博动频率小,滤水量、耗氧量、摄食量明显减少,几乎停止生长。此时不宜再向池中施有机肥料,以免堆积导致不完全分解而产生大量毒害物质。手术蚌和幼蚌宜深入池底越冬。刚做手术的蚌则不宜沉入池底,否则,会使手术伤口遭污染,引起烂片、烂膜。蚌是耐低温动物,但如果遭受冰冻也会引起死亡,所以冬季运蚌、捕蚌和植片手术时勿让蚌受冻。稚鳖:应将池水加深至80厘米左右,池顶覆盖竹帘,竹帘上再铺一层20厘米30厘米厚的稻草保温。牛蛙:当牛蛙进入冬眠状态后,要注意保持越冬池安

10、静。牛蛙冬眠期间主要靠皮肤呼吸,耗氧量较低,水中的氧气完全可以满足牛蛙越冬的需求。越冬池水温不能降到0以下,水深应不低于1.5米。黄鳝:黄鳝越冬方法有两种。一是带水越冬,一般留水深10厘米20厘米,在水温6以下时,黄鳝可潜入池底泥土洞穴深处越冬。水面冰层还可起保暖作用,气温较高时,黄鳝能在白天出洞呼吸和捕食。二是排水越冬,即越冬前将池水排干,保持池土壤湿润,在严寒冰冻天气到来之前,在池面上盖一层稻草、草包等物保暖防冻。应注意,黄鳝在冬眠期间,尽管处于休眠状态,但仍然有微弱的呼吸,因此鳝池上不宜堆积重物。(水泥池无土越冬管理?)(深水无土网箱养鳝,因网箱无泥层,黄鳝不能安全越冬,需在12月上旬以

11、前将其全部出售。如果需要留种或等到春节前后淡季上市,则必须将网箱的黄鳝在秋末冬初转入专用的越冬池安全越冬。越冬池的面积,按每50公斤黄鳝挖长为3米的正方形土池,深1米。池挖好后,将原用网箱迁置于池,进土2030厘米,注水浸泡23天即可投放越冬鳝。黄鳝投放后保持20厘米的水层1015天,然后缓缓排干池水。霜冻开始时,在池铺些稻草、茅草等防寒物,确保黄鳝安全越冬。)蟹种:越冬蟹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均匀,肢体完整,无病无伤,每亩水面放养75千克100千克。越冬期间,保持水深1.5米以上,以维持较高的水温,若水位过浅,须与时补水,防止蟹种被冻伤、冻死。若水质过肥,要与时更换新水,防止蟹种因缺氧窒息死亡

12、。越冬期间如遇天气晴暖,水温在4以上,蟹种会少量摄食,可投喂少量切碎的小杂鱼、虾、蚌肉等,补充其体营养,防止蟹种因体养分消耗过大而死亡。鳝种挑选质量不佳的黄鳝苗种放养后,死亡潜伏期在3-30天,死亡率最高的可达90以上。众多养殖失败的原因中,因苗种质量不佳造成的占80%左右。据笔者多年的养殖实践经验,挑选苗种时把握八要,可确保苗种优质,避免死亡。一要笼捕苗种黄鳝苗种有人工繁育和自然捕获两种来源。人工繁育苗质量稳定,但目前极少,难以满足人工养殖的需要;自然水域中捕获黄鳝的方法主要有笼捕、电捕、针钓、药捕、针叉和徒手捕捉等,其中只有笼捕苗种成活率高,而另外几种方式所得苗种成活率低。现有打着人工繁殖

13、、特大鳝、泰国鳝、日本鳝等等苗种炒卖者,实为收集的天然野生苗,同时因其暂养时间长和贩运环节多,操作不当,病伤严重,养殖死亡率在90-100%,购苗种者应慎重考查,切勿轻信上当。二要深黄大斑鳝深黄大斑鳝体型细长,园型,身体匀称,体色深黄,全身分布着不规则的褐黑色大斑点。深黄大斑黄鳝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饲养1年个体可达300克。肉质细嫩,品质好。这种鳝个体肥壮,体色深黄,背部和两侧分布不规则褐黑色大斑,大斑从体前端至后端在背部和两侧联接成数条斑线,性情温驯,生长速度快,适合人工养殖。土红大斑鳝也是优质鳝种,但数量少。浅黄和青灰色的细斑鳝生长速度慢,只适宜暂养获得季节差价

14、。三要无病鳝体表有明显红色带血块状腐烂病灶,为腐皮病;尾部发白呈絮状绒毛,为水霉病;头大体细,甚至呈僵硬状卷曲、颤抖,为体寄生虫病;肛门红肿发炎突出,为肠炎病。凡带有这类疾病的鳝,挑选时应予剔除。简介:黄鳝既是名优水产品,又是高级滋补品,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8.8%,并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黄鳝在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老少咸宜,国外市场需求量很大,价格看好。发展黄鳝的人工养殖,首先要有好的鳝种。从目前各地养殖的鳝种来源来,黄鳝至少有3-6个地方种群。而这些种群对养殖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养殖效果是不完全一样的。因而在发展黄鳝人工养殖、选购鳝种时要特别注意。现将几种常见

15、的黄鳝地方种群的特征与养殖效果介绍如下:1、深黄大斑鳝。该鳝身体细长,体圆,体形标准,体表颜色深黄,其上伴有褐黑色大斑纹。生产实践表明,深黄大斑鳝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生产速度较快,个体较大,鳝肉品质较佳,养殖效果较好。在养殖条件下,深黄大斑鳝的增重倍数可达5-6倍。可见深黄大斑是目前我国发展黄鳝人工养殖的首选鳝种。2、浅黄细斑鳝。该鳝体形也较标准,体色亦浅黄色,身上的褐黑色斑纹比较细密,生命活力较强。但其生长速度不如深黄大斑鳝。在养殖条件下,其增重倍数可达3-4倍。同时,该鳝在自然鳝群中为数量最多的一种,来源方便,故该鳝也是发展人工养殖、解决鳝种的重要来源。3、青灰色鳝。该鳝体细长,体色呈青灰色,其上也有细密的褐黑色斑纹。青灰色鳝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生长速度较慢,个体相对较小。在养殖条件下,该鳝增重倍数只有1-2倍,养殖效果不如前两种鳝好。因而青灰色鳝一般不宜选作人工养殖的鳝种。由于目前黄鳝种的大规模生产技术还未完全过关,养殖的鳝种来源,一是靠从市场上选购,二是靠养殖单位自己捕捉,而目前市场上的小黄鳝又是提供鳝种的重要来源。因而,要养好黄鳝,除了选购良种外,还要把好鳝种质量关。四要无伤以口中常伴有针眼、头部皮肤擦伤、腹部皮肤磨伤、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