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无线网络规划要点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18500813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无线网络规划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LTE无线网络规划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LTE无线网络规划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LTE无线网络规划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LTE无线网络规划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TE无线网络规划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无线网络规划要点(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出现其余系统共站的时候,需要思考其余系统的干扰影响,通常情况下隔离2m,垂直隔离1m。(4)天线挂高:其是从地面到天线中心方位的高度,各个区域的天线挂高有不一样的标准,市区通常大概是35m,郊区以及农村主要是将铁塔天线挂高当做重点,上述地区一般是将基站覆盖范畴当做重点。(5)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前者表示天线主瓣水平指向,通常指向要被覆盖地区的方向,将正北当做标准,开展测试且记载,依照基站预期覆盖和挂高等状况整体思考,后者数值值通常是:天线挂高/10+1。第3节 LTE无线网络规划要点通常专业网络的覆盖不能间断、容量符合需要、费用低等,所以在开展LTE网络创建的时候,需要全面思考下面众多部分。

2、一、重点关注站高和下倾角创造完善的蜂窝构造因为受到频谱资源的制约,LTE网络大部分使用同频组网模式,在同频组网的时候,要全面管控网络构造,尽可能维持完善的蜂窝构造,以便减少系统之间的同频影响,提高综合功能。全面管控下倾角一般下倾角调节,降低各个小区之间覆盖重合区,让天线上3dB的重合地区宽带只达到最高速标准的切换带设定,降低系统之间的同频影响,进而完成干扰以及移动性能两者的完美平衡。正确策划基站站高此时需要全面重视减少越区覆盖。在城市中,最佳站高管控在30m到40m,城市周边最佳管控在50m以下。假如对现网高站实施搬迁调节,可利用在四周新地址或者选择众多替换站点等模式确保高站调节之后的覆盖效果

3、。二、充分利用原有2G、3G站点依照3G站址好于2G、现网站好于规划站的情况,要在LTE网络发展中挑选符合的地址,在确保覆盖效果的时候减少费用,促进网络的后续发展。在网络覆盖需要达成之后,要全面思考充考基站的合理覆盖地区,让系统达到最终目标以及标准,确保重点地区以及使用者密集地区的覆盖。在挑选合适站点的时候需要进行需求测算,把基站设定在具备话务以及数据业务真实需要的区域。在具体选址部分,基站站址在目标覆盖区内部需要均匀划分,尽可能达到蜂窝网络构造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基站站址设置和标准蜂窝构造的偏差低于站间距的四分之一。LTE网络策划需要全面关注多系统共址的标准。全面使用之前的站点,降低成本;和异

4、系统共址的时候,要全面思考异系统之间的干扰划分,通过高效的方式,确保天面上具备充足的隔离地区,来达到多系统共存的需要。无线环境标准也需要全面达到。天线高度在覆盖范畴中需要大致维持相同,不能太高,此外指出天线主瓣方向不会出现显著的阻碍,此外在挑选站址的时候要关注下面众多部分:首先就是最新创建的基站需要创建在交通便利、具备电源、稳定安全的地区,尽量不要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余干扰源周边创建;其次在山区、密集湖泊地区、丘陵城市和出现玻璃幕墙建筑的地区时需要关注信号反射和衍射的作用。三、2G、3G、4G天线独立调整在LTE天馈系统创建的时候,需要思考下面的方案。首先就是独立天馈系统:可以自主

5、设定天线方位角、下倾角,然而上述方案缺点就是受到天面装置方位影响,综合设置费用高;其次是和现网2G、3G系统共天馈系统:可全面减少天线安装次数,减少综合费用,但是上述方案的不足就是天线方位角以及设备下倾角调节会作用于2G、3G、4G网络,射频改善难度提升。现在,因为移动通信的科技发展、基站选择更加艰难,现网大部分站点出现众多运营公司、多制式网络系统共存的问题,导致天面资源不足,所以LTE天馈创建的时候大部分使用和现网2G、3G共天线发展方案。四、重视特殊场景的精细规划在LTE网络的发展中,要依照各个覆盖地区的特点以及标准开展有目的性的全面策划。高铁覆盖状况下,LTE网络规划可使用公网模式照顾四

6、周地区覆盖或通过专网的模式开展高铁覆盖。此外,部分地区使用异频组网的模式减少网间影响,提高网络作用,减少后续的繁杂度。此外,使用多RRU共小区的计划,增加单小区的覆盖长度,进而防止小区之间的多次转换,提高综合效果。在现实地面景区覆盖的时候,要在确保覆盖前提上思考容量需要,在综合层面上思考微站需要。但是在水面的景区的时候,需要开展多目标优化,均衡水面和四周地区的覆盖,提高目前站点综合成果。第4章 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第1节 网络优化的目的目前的网络优化,首先就是对网络运作中出现的比如覆盖、堵塞、转换成功率不高以及数据业务作用不好等问题进程处理,全面提升网络现实运作效果;此外,也需要利用改善资源分配

7、,对综合网络资源实施正确调节以及使用,以便满足需要以及发展进度,全面提升设施潜力,进而得到最高的投资效果。因此网络改善的重点目标就是利用对投入运作的无线网络开展数据筹集以及探究,寻找作用于网络品质以及资源使用率低的因素,之后利用科技方式或参数调节提升网络运行效果,全面提升网络资源使用效率;此外掌握网络的发展走势,为扩容寻找凭证。所以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体系真实运作时期的关键部分。因为移动通信网就是持续变动的网络,网络构造、无线环境用户划分以及现实行为都在持续变动,网络规模的发展,覆盖规模的繁杂化、网络话务以及业务模型的转变会造成网络现在的功能以及运作效果无法达到之前的设计标准。上述都要利用网络优

8、化长久不间断的对网络实施调节来满足现实变动需要。因此网络优化活动就是长久的系统活动,要持续分析,积攒经验。必须处理现实网络中发生的多种问题,改善网络资源分配,改变目前的运作环境,提升现实运作效果,才可以让网络运行保持在最合适的局面,为移动通信行业的持续发展准备良好的科技扶持以及网络基础。所以,网络优化的作用就是提升网络的投资效果,提升现实运作质量,提升现实服务品质。在之前网络的前提上不需要追加投资的时候,全面提升网络品质以及容量。第2节 网络优化流程目前在开展网络优化时通常是根据特定的程序程来执行,根据上述程序制定优化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也减少众多不需要的问题,接下俩我们会对网络优化的具体流程

9、图进行分析,可参考4.1所示。图3. 1网优整体流程无线网络优化流程的介绍:1 网络评估测试:为全面掌握无线网络的真实状况,对优化地区内部的网络开展评价以及测算,此处包含OMC上指标分析、实地DT以及CQT探究、使用者投诉等。网络评估测试一般被划分成不同的时期开展,首个时期就是工程期,重点工作就是单站覆盖检测;簇、片区覆盖检测;全网覆盖检测。其次时期就是运维期,其重点工作就是全网覆盖检测、全网业务作用指标以及设施告警的解决。2 问题大致确定:依照OMC指标最终结论以及参数计算和各地区的真实状况,探寻作用于网络性能指标的众多问题点,才可以全面开展网络评价以及问题的大致确定。问题的大致确定重点目标

10、就是为了审查影响设施顺利运作的告警,审查指标不正常的小区以及设施使用率不正常的传输,和审查干扰地区以及覆盖不正常的地区等等。3 数据筹集:重点是利用OMC网管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场地DT以及CQT测试等有目的性地去筹集数据。4 网络问题探究:重点是利用路测、定点检测、寻找干扰源和话务流量数据探究等科技方式,来明确无线网络的不足。5 优化方案执行:在网络问题探究的前提上修订相对完善的方案来执行调节方案。6 验证性检测:在对无线网络执行优化方式以后,之后我们就可以去实际地区开展数据筹集,来检验优化之后网络综合系统作用是否得到改良。7 优化检验以及整理:对全网指标性能开展最终的评估,判定网络性能是否满

11、足省企业确定的标准,假如达到特定标准就可申报运营商来开展检验,之后输出优化最终的报告。第三节 网络优化的内容一、覆盖优化覆盖优化的目标就是全面处理系统中出现的信号盲区以及弱覆盖、过盖以及越区覆盖等不足,此外在WCDMA以及LTE中也要全面处理导频污染的不足。信号盲区表示无信号或者信号不好的地区,在上述地区内不能开展通话。信号盲区通常表示由于四周缺少基站或者周边出现明显的阻碍而产生的。弱覆盖表示地区信号质量不好,地区内部呼叫掉线率很高、接通率不高此外质量不好。处理上述两个问题比较普遍的方式就是:1 增加基站;2 提高基站发射功率或天线高度;3 增加室内分布;4 统间互操作优化。过覆盖表示因为特定

12、因素造成基站的覆盖地区很大,上述状况会由于话务量增加而造成体系拥堵。越区覆盖是因为基站覆盖的地区很大而牵连到其余基站的覆盖地区,越区覆盖和过覆盖的情况大致相同。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比较普遍的方式就是减少基站发射功率以及调节天线倾角。导频污染表示在某点出现很多的强导频但是确定好明显强大的主导频,最后造成由于无法接受预计的导频或者得到的导频强度差值显著,导致移动台无法选择主导频。此问题通过利用调节基站的工程参数或覆盖地区来处理。二、接入优化接入过程是移动通信系统比较关键的部分,接入效果会明显作用于用户的感知,所以网络接入优化活动就是优化活动的关键构成部分。在LTE系统中,UE通过发起Attach Re

13、quest消息或Service Request消息触发随机接入过程建立RRC连接,之后利用初始直传创建用来传输NAS消息的信令连接,最终创建E.RAB连接。现在LTE系统的使用人数不多,E.RAB连接的创建效果良好,问题重点汇集在随机接入时期,所以一般会造成RRC连接不出现响应,造成起呼不顺利,因此现在LTE系统提高接通率的关键就是处理随机接入失败情况。随机接入开启之前需要开展初始化接入参数,此外物理层得到上层参数、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以及出现前导序列的参数,UE从广播内容得到PRACH信道的主要资料,利用审查UE输送的MSG1消息可评判UE是否根据系统消息所具备的参数开展随机接入。通常在LTE

14、系统中触发随机接入过程的情况包括:1 UE从空闲态转入连接态的初始接入;2 无线链路失败后的再接入;3 切换时的接入;4 UE位于连接态时由于部分因素上行或下行数据到达。随机接入依照挑选前缀的模式分类成基于冲突的以及非冲突的随机接入,前者就是UE基于特殊的算法随机挑选接入前缀;后者是基站分配非冲突的接入前缀给UE。非竞争的随机接入适用在切换时期以及UE位于连接态时由于部分因素下行数据到达的状况。三、干扰优化无线电波的特点影响其在空气中的传播,其会受到众多原因的影响,在通信体系中由于干扰的出现会明显降低通话质量和掉线率以及接通成功率等指标。干扰优化就是目前网络优化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干扰依照各个来

15、源通常被划分成系统内以及系统外干扰。在TD-LTE系统干扰可被划分成系统内以及系统外干扰。前者依照方向的差异被划分成上行以及下行干扰,依照干扰来源可被划分成小区内以及小区间干扰。TD-LTE系统因为使用OFDMA的接入科技,小区内干扰基本上忽略不计,基本上都是来自其余小区。系统内干扰分类如下表所示:TD-LTE系统内干扰分类方向类型影响大小下行小区间干扰终端端接收的非理想同步引起子载波的非理想正交一般小区间干扰不同小区釆用相同的子载波严重下行小区间干扰不同终端的时延频偏等引起的非理想正交一般小区间干扰不同小区采用相同的子载波严重TDD系统的特殊干扰在上下的时隙转移附近的干扰,与UE距离小区的远近相关不确定TD-LTE系统内干扰处理方式一般为:利用调节工程参数提高SINR;采用主要抗干扰算法以缓解干扰的影响。TD-LTE的系统外干扰和WCDMA系统异常干扰来源相似一般包含杂散、阻塞以及互调等众多干扰类型。对前者的F频段来说干扰来源一般包含GSM1800造成的杂散、互调以及阻塞干扰,GSM900的二次谐波以及小灵通的带内杂散和堵塞干扰等。对前者的D频段来说现在出现的干扰来源一般是广电系统采用的MMDS系统。现在看利用系统级的仿真来判定TD-LTE系统外干扰的作用,其理论就是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