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主持人和主持节目—以《铿锵三人行》为例播音主持专业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18500594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电视主持人和主持节目—以《铿锵三人行》为例播音主持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浅谈电视主持人和主持节目—以《铿锵三人行》为例播音主持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浅谈电视主持人和主持节目—以《铿锵三人行》为例播音主持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浅谈电视主持人和主持节目—以《铿锵三人行》为例播音主持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浅谈电视主持人和主持节目—以《铿锵三人行》为例播音主持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电视主持人和主持节目—以《铿锵三人行》为例播音主持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电视主持人和主持节目—以《铿锵三人行》为例播音主持专业(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电视主持人和主持节目以铿锵三人行为例目录第一章 绪论.1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三、研究内容.1 四、研究方法.1第二章 锵锵三人行节目概述.1一、锵锵三人行节目介绍 .1二、锵锵三人行节目特色 .1(一)提升信息附加值.1(二)精确受众群体定位.1(三)开放性的个人主持风格.1(四)节目进行个性化包装.1第三章 锵锵三人行主持艺术.1一、真挚的情感交流 .1二、明确目的,进行访谈主题引导 .1三、倾听者角色的把握.1四、充分利用访谈的主动性 .1五、节目收官画龙点睛的总结 .1第四章 锵锵三人行主持人艺术的借鉴意义.1 一、国内其他节目主持人沟通艺术的不足.1 (

2、一)缺乏语言的文化内涵.1 (二)主持人谈话风格定位不准确.1 二、锵锵三人行主持人沟通艺术启迪.1 (一)主持人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1 (二)主持人明确谈话的定位.1 第五章 结论.1 参考文献.1 致谢.1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发展,人民已经满足基本物质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物质需求达到满足后,人民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精神食粮来源就是电视,电视节目包括:新闻、电视剧、综艺节目、广告四大类。其中综艺节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一档好的综艺节目会为电视台带来收视率,收视率提高后广告的价格也会随之水涨船高。我国的综艺节目最大的特色

3、就是取长补短,吸取国外成功综艺节目的长处,再进行中国本土化的改编,随即诞生出一档收视爆棚的节目,但这类节目普遍寿命较短,能够坚持10年以上的节目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1997年开播至今已经20年的快乐大本营、2001年开播2010年登陆安徽卫视的鲁豫有约,这些都是经过时间洗礼留下来的经典节目,2004年开播2016年停播的康熙来了 、2000年的第一次与观众见面的超级访问2016年也宣布了停播,类似这些停播的经典带走了多少人年少的美好回忆。2017年9月暂时停播的锵锵三人行作为谈话类节目可以算是电视节目里的翘楚,从1998年播出到暂时停播历经了20年的洗礼,一个节目播出20年收视率不减一定有着

4、它独特的魅力。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的电视节目在创新方面虽然有不足,但在本土化改编方面却有着惊人的制作力,可以将国外各种节目做成中国式节目,符合观众的大众口味。电视节目主要分新闻类、谈话类、文艺类、娱乐类、纪录片等,不管节目形式或是节目类型对主持人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一个好的主持人可以带动节目的节奏快慢,让嘉宾跟着节目走,不是嘉宾带着节目走,主持人功底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节目播出时的收视率,国内最好的例子星光大道,主持人更换之后收视率直线下降。国外靠着优秀主持人撑起整档节目的代表作艾伦秀,2003年开播至今,主持人艾伦德杰尼勒斯以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在众多类似节目中脱颖而出。主持人作为谈话类节目至

5、关重要的存在,如何做好一档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的电视节目靠着主持人撑起收视率的节目不在少数,制作人们对此也有同感,好的主持人就意味着节目成功了一半。1.3研究内容 本文对电视主持人和主持节目做浅显的分析和总结,以凤凰卫视金牌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为例,对节目、主持人、来访嘉宾类型做简单的描述,通过对个案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整体行业未来的一些发展目标。 1.4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电视主持人和主持节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读,整篇论文的基础方法是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案锵锵三人行的全面介绍以管窥豹,从一个节目的分析看整个行业的发展。对锵锵三人行主要采用的是观察法,通过大

6、量的观看节目,了解节目的基本形式、结构、内容,对节目的整体制作和营销有初步的了解。采用文献研究法,阅读一些对节目背后故事的解读,更深入的了解整个节目的历史、制作过程、制作状况等荧幕之外的事情。采用经验总结法对论文通篇论述进行精简的总结,使论文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第2章锵锵三人行节目概述 2.1锵锵三人行节目介绍锵锵三人行是凤凰卫视出品,由金牌主持人窦文涛主持,每期邀请两位嘉宾,三个人围坐一个圆桌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的节目名字由凤凰卫视创办人刘长乐根据“凤凰于飞,和鸣锵锵”而定,三把椅子、三只杯子,三张名嘴,锵锵三人行塑造了谈话类节目的经典。节目的谈话内容多是针对社会热点话题、热门新闻、热门

7、事件进行深入的探讨,嘉宾和主持人对今日话题各抒己见,多数时候不对事件进行对错的直接判断,而是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将暗藏的伦理、知识、历史、学问等一系列的东西讲述出来,让观众在听他们讲述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是非判断。主持人和嘉宾的谈话形式好似三个好友相聚闲聊,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事件进行表达,可以统一观点,也可以持反对意见,总之就是毫不做作,说话的时候流露的都是真性情。 主持人窦文涛引导着节目节奏,在两位嘉宾起着“润滑”、“平衡”的作用,在聊天的过程中有时也会有一些大胆露骨的话题,裸露却不色情,大胆却不放肆,趣味无限。传递信息、制造快乐、辩证事理是整档节目的三大主旨,轻松愉快的聊天,有笑点有谈资有思考

8、,从普通人的视角对国家大事、国际情况做分析,有时候通过不同角度的剖析,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锵锵三人行能持续播出十多年,它的价值就在于主持人和嘉宾在聊闲天中将事理辨析通透。2.2锵锵三人行节目特色 2.2.1提升信息附加值 1994年4月1日第一期到2017年9月12日,历时24年,录制播出超过5000集,不仅是中国也是整个华人电视节目中播出期数最多、播放年长最久的谈话类节目,如今是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媒体界的更新换代更是快,一档节目能做十年已经是一档很了不起的节目了,做了二十四年的节目已经可以称之为艺术了。没有大场面,只是一张小桌、三人围坐,闲云野鹤的畅谈大千世界的万物众生。没有大制作,整

9、档节目的团队人员只有三个人,主持人窦文涛、负责发通告的助理、还有其他节目要负责的邹倚天。没有大明星,除了固定的主持人窦文涛以外,常年驻场的嘉宾有梁文道、许子东、马未都等文化界、学术界、传媒界的人物,很少有当红大牌明星。就是这样一档没有大场面、大制作、大明星的谈话节目创造了超过一亿元的广告收入。节目经常聊的话题普通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在主持人和嘉宾聊天的同时,观众仿佛也置身在这场聊天中,毫无距离感,就是普通朋友的下午茶时光。在闲谈中将文化、历史、知识等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观众,真实的聊天内容,真实的事件观点,让整个节目在观众中留下的印象就是真实,贴近内心。2.2.2精确受众群体定位 节目刚播

10、出的几年里,窦文涛对节目的受众完全没有了解,节目录制地点在香港,观看节目却是内地观众。当时互联网还不是很普及,观众对节目的反馈渠道只有书信,有票的价格也并不低。身在香港的制作人处于一种“真空状态”,观众的来信有时候并不能全部都看的完,脑海中完全对观众的概念根本就没有,谁在看节目?为什么看节目?看节目的什么点全?这些都不知道,就任凭主持人和嘉宾在节目里随心所欲地聊。锵锵三人行最初的定位是一档严肃评论节目,主持人和另外两名固定的嘉宾。这个定位带来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固定的嘉宾,实时的事件,去哪里找一个可以对实时事件进行全面分析的万能嘉宾?而且还得是两个!找不到合适的嘉宾,节目根本没有办法开展。某天

11、凌晨窦文涛突然脑洞大开:为什么在生活里朋友之间可以一直聊下去?录节目像朋友闲聊一样就好了呀。这样一个普通的做法,对当时电视节目的制作却不普通,是属于一种大胆的创新。第一期节目中午播出后所带来的反响,让每个人都惊掉了下巴,就是这样普通的聊天竟然收到了大众的追捧,收视率超出预想。虽然窦文涛违背了当初节目的定位,但面对收视效果良好,节目也就一直沿着这样的风格继续做下去。锵锵三人行的话题多数是公众话题,讲述的就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传媒乃公器”,忧国忧民讲民众最关心的话题,当然受众会买账,因为节目谈的内容他们关心他们熟悉他们想要了解。从最初的风花雪月向讲抗战老兵一类的忧国忧民转型,节目要从没心没肺向

12、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转变。2.2.3开放性的个人主持风格 窦文涛骨子里是晚明江南文人的性格,他有一个很小的朋友圈子,都是些比他大5到10岁的艺术家、收藏家,这些朋友也都是晚明文人的派头,没事坐在一起喝喝茶,看看画,赏玩赏玩新得的石头、古家具、青铜器,锻造窦文涛有一个老灵魂。窦文涛是一个对自己定位很准的主人,就是“我的水平足够和你对话,你说什么我都接得住,但我想听你说,希望你能多说”。一些访谈类节目觉得很累,因为主持人和嘉宾的水平不相称,不能找到嘉宾的痛点;或者主持人并不是聆听型的人,特别自我为中心,抢了嘉宾的风头。窦文涛自己的文学艺术素养上佳,身边也都是梁文道、许子东这样的有识之友,他谨慎的和人群保持着距离,因而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某种程度而言,主持人窦文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