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争吵教学设计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18500214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争吵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争吵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争吵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争吵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争吵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争吵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争吵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争吵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在不背离文本本身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并且注重课内和课外的结合,将学生生活和文本整合,读写

2、结合,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学以致用。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2、学习生字词。3、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一、谈话导入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而发生争吵,说说平时和同学争吵过吗?为了什么事情而吵?最后都是怎么解决的呢?生活中难免有些小矛盾,重要的是看我们用怎样的心态去对待我们身边的人。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也许会受到启发。板书课题:15争吵。齐读课题。

3、(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直接导入。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情境,从而产生交际的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最佳的交际状态.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促进双向互动的活动氛围。)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 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2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教师借机巡视辅导。3 出示生字词: t kng m pio heng cho 替 扛 骂 瞟 哼 抄 用齐读、个别读的方式检查。 4(出示课件)增加难度,你还认识这些词语吗?石匠抄写墨水故意报复缩回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不料既然 5

4、、指生接读课文。正音“嫉”“挨”。 (设计意图:学生自读感知文本内容,以课件的形式过关词语为学生读通文本扫除障碍。)三、浏览课文,感知课文大意。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2、那么在争吵后两人又是怎么表现的呢?指导学生围绕“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而克莱谛又是怎么做的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给每个人畅所欲言的机会;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学会在讨论中容纳别人的意见,在合作中充实自己的信息量,并增强集体荣誉感。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所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

5、进行指导。)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承”字8画,第2笔为“弯勾”。“缘”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以及笔顺,“愤”字,共有12画,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3各自抄写。(设计意图:本课要求认的字比较多,可以用熟字带生字,或者在语言环境里识记。指导写字时要抓住难点,仔细观察笔画和笔顺,教师巡视学生抄写生字的过程,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指导。)六、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了解了在争吵后两人的表现。其实在这个故事当中,还有很多出人意料的地方。这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问

6、题。(设计意图:为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与文本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既激发孩子探询文本的欲望,又为下一节课精读课文做好铺垫。)附课堂检测:第二课时(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一、谈话导入在上一堂课中我们认识了安利柯和克莱谛两个外国小朋友,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谁来说说什么事?(安利柯和可莱蒂因为把本子弄脏的事情而争吵了)相比较而言,你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简单说一下理由。(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对人物行为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体会。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如,有的学生能通过具体事例准确地概括人物的某种品质和个性,说克莱谛能谅解同学的过错

7、,宽容同学,珍视同学之间的友情。总之,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可以的。在交流时,要鼓励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的理由支撑。二、精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再去认真读这个故事,一边读,一边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故事的发展出乎了你的意料?(或者让你们感到了意外?)用笔标画出来。(引导学生抓住“骂了他一句”后的“微笑”、与“我在外面等你”相联系的“从他眼里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我举起尺子”是,克莱谛“微笑、温和地说”,后来,父亲的训斥。)(设计意图: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课文较详细地描写了“我”与克莱谛吵架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吵架后的矛盾心情课文讲述

8、的这种情况,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交流讨论的着力点应放在揣摩和体会文中人物的这些心理变化。)(二)抓住可莱蒂让人感到意外的言行进行分析:要是你此时会怎么做?他此时在想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来认识克莱谛的美好品质。教学时,不但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体会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还可以尝试着积累、运用,学习表达。)(三)我和可莱蒂和好了,讨论:如果你是安利柯的父亲或者老师,你知道后会怎么说呢?(设计意图:给孩子们一点讨论的时间,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

9、经验来说一说)(四)指读课文中父亲的表现,并思考:为什么父亲在我们和好后还是训斥了我呢?1、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可以不可以?(可以,“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2、“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可以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3、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引导学生感悟(一个人不但要能认

10、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4、讨论后得出:父亲的训斥是应该说是深刻的,也是及时的。 5、孩子们,当我们长大成为爸爸妈妈的时候,我们将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呢?(设计意图: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意思。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表达的欲望,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放上这个问题,不要求能够说出长篇大论,只是稍微让孩子感悟到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三、抓住重

11、点,感情朗读,深入体会感情。1、四个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2、班上选代表分角色朗读表演。3、师生评价。(设计意图:这项活动要在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把握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基础上开展。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分角色读出人物的语气。)四、课堂总结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受到哪些启发呢? (指生发言)生活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化解冲突?孩子,本着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人,不怀恶意,诚恳的去对待你的亲人朋友,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关爱。(设计意图: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给每个人畅所欲言的机会;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

12、,学会在讨论中容纳别人的意见,在合作中充实自己的信息量,并增强集体荣誉感。 )五、作业:小练笔当我和XX吵架后要求写出自己当时的心里想法,以及现在学了课文后心里有没有不一样的感受。(设计意图:小练笔,是引导读写结合的题目。在这里让学生来写写自己的事,时机非常合适。因为课文写的就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语言朴实、真切,非常切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可以指导学生试着学习课文的写法,写出内容真实、反映同学友情的片段。小练笔要求不能过高。)六、课外拓展你们知道这篇课文出自哪里吗?课件出示爱的教育书封面及简介推荐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附课堂检测:课堂检测题答案:1、哼(hng)(hng)缝(fng)(

13、fng)2、匠(工匠) 墨(墨水) 缩(缩小) 承(承认) 缘(缘分) 愤(气愤) 戒(戒烟) 既(既然)3、抓(走)(走路)(陆地 )( 地球 )跑(步)( 步行)(行走)(走路)4、雷声大 日久见人心 前怕狼 雨点小 高不成 除非己莫为 路遥知马力 后怕虎 若要人不知 低不就5、略相关链接:亚米契斯(18461908)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意大利作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曾参加解放意大利的战斗。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特写、报道、短篇小说,后汇集为军营生活出版。他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

14、 本课选自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一译心)。这本书1886年一经出版,即在意大利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后的100多年里,已有100多种文字的译本。这本书是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口吻来写作的。全书共100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他的父母在他的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因为19世纪的意大利施行的是男女分校制,所以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男性。 这部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世界各国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和教

15、育性的读物而争相翻译出版。我国文坛前辈夏尊先生曾亲笔执译,并在序言中写道:“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庭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教鞭的教师。平时为人父为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得流泪。”教后记:争吵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课文围绕克莱谛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字迹也看不清,于是两人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